周凱的視頻,讓同學們津津樂道。
周凱自己也沒有想到,他的視頻會這麼受歡迎。
除了刻苦的學習之外,他的興趣愛好本就是想要當一名up主。
如今視頻播放量破百萬,周凱的心裏別提有多高興了。
他打算把這一係列的視頻持續地做下去。
讓更多人體會到“學霸在身邊”的那種又無力、又振奮、又忐忑、又上進的矛盾感和撕裂感。
啪!
不多時,宿舍樓的燈同時熄滅。
9班的同學們依依不舍地將手機收了起來,很快便進入夢鄉。
……
星期二,風輕雲淡。
上午9點多,參加振中學科競賽一等獎頒獎典禮的幾位領導就已經提前來到了校園裏。
在跟振中的校長、副校長們開了個小會之後。
大紅人許傑又被請到了校長辦公室。
“小許老師,這位是我們中南市教育局的紀局長。”
許傑到來之後,周文光笑著給他介紹辦公室的領導。
“紀局長。”許傑微笑著跟紀奚打招唿。
周日參加表彰大會的時候,他已經見過了。
“這位是中南市教育局分管學科競賽相關的胡主任。”
“胡主任。”
許傑微微訝異,校長昨天不是說隻有紀副局長來嗎?
怎麼今天又多了一名胡主任?
胡主任是一名中年女性。
麵相儒雅隨和,看上去很好相處。
她身上的那一股氣質。
許傑光是看了一眼,就知道這位胡主任必然是一位資深的老教師。
“小許老師,年輕有為。”
“真希望我們中南市教育行業能夠出現更多像許老師這樣的好老師。”
胡主任的聲音很柔和。
“我們請許老師過來,其實是有件事想要請許老師幫幫忙。”
許傑心中微感詫異。
市教育局能有什麼事情需要他幫忙?
就在他詫異的時候,又聽胡主任說道:
“五大學科競賽當中,信息學競賽一直是我們中南市的弱勢項目。”
“這一點想必許老師早有耳聞。”
“往年,我們整個中南市的所有高中,參加信息學競賽獲得的最好成績是國家級三等獎。”
“而今年,許老師班上的劉青雲同學,卻為我們中南市奪得了有史以來的第一枚信息學競賽國家級金牌。”
“這一開創曆史先河的成績,讓我們這些從事學科競賽多年的人心中感慨萬千。”
說到這裏,胡主任感慨地歎了一口氣。
“其他四門學科競賽,有天賦的學生,大多都能早早地被發掘出來。”
“唯獨這信息學競賽,不僅有天賦的學生難以發掘,而且相應的高水平教師也非常稀缺。”
“這與地域經濟的差距、相關行業的稀缺、教育係統的側重、家庭環境的影響都有關聯。”
“但劉青雲同學的異軍突起,讓我們看到了這一門學科競賽的希望。”
“我們市教育局在經過研討之後,決定從今年開始,在振中、宏遠、三中這三所學校,開展信息學競賽的相關試點工作。”
“我們今天過來,就是想邀請許老師擔任我們中南市信息學競賽相關課程的總教練。”
“不知道許老師意下如何?”
聽完胡主任的講述,許傑這才知道領導們叫他過來的意圖。
中南市甚至整個華省信息學競賽的弱勢和凋零。
許傑在帶著劉青雲一路過關斬將、闖入全國總決賽的過程中,早就親眼目睹過。
整個華省,一省之地。
除了省城有幾所學校有相關的信息學競賽課程之外。
省內其餘市縣,均無此競賽課程!
由此可以想見,多少擁有信息學相關天賦的學生,被埋沒在茫茫人海?
華省的學生,天賦就比江浙滬、北上廣深的差麼?
當然不可能。
主要還是信息學競賽的先發優勢太過明顯。
人家發達地區,早就有一套成熟的培養機製和係統。
有些孩子,從小學的時候就開始接觸編程課程。
多年的培訓下來,哪怕他們的天賦差一點,實操能力也不是華省的學生能比的。
在許傑帶著劉青雲踏上競賽之路之後。
其實校長周文光就已經委托過許傑,讓他擔任振中的信息學競賽總教頭。
如今再一次接到市教育局的委任,許傑的心裏其實挺開心的。
如果能夠多多地挖掘出像劉青雲這樣擁有超高it天賦的學生。
無論是對於中南市的信息學競賽,還是對於龍國未來的計算機行業。
那都是大好事一件啊。
為國內培養更多計算機領域相關的實戰型人才?
許傑覺得,何樂而不為呢?
因此,許傑笑著點點頭。
“紀局長,胡主任,為了我們中南市信息學的普及和發展。”
“我願意貢獻一份力量。”
得到許傑的確切答複。
無論是紀局長、胡主任,還是校長周文光,都很高興。
他們或許會有私心。
但君子論跡不論心。
隻要是切實地為廣大學子們做實事。
許傑覺得,送他們點政績又何妨呢?
……
大課間的時候,所有年級的學生都整齊地排列在操場上。
校長周文光站在主席臺上,朗聲道:
“今天,我們在這裏舉辦學科競賽一等獎的頒獎典禮。”
“在今年的五大學科競賽中,我們振中取得了驕人的成績。”
“一共有7名同學,獲得了學科競賽國家級的一等獎。”
“他們同時也獲得了保送清北的名額。”
“其中,高二1班的張弦、高二2班的世鳴語、高二9班的石雲峰、劉青雲四位同學,更是進入了最終的國家隊名單。”
“在不久的將來,他們將代表我們龍國,參加各個學科的國際奧林匹克競賽,為國爭光!”
“希望同學們都能以他們為目標和榜樣,勤學奮進,勇攀高峰!”
校長的話,透過廣播,傳遍整個操場。
“哦吼?今年竟然有四大學霸進入了國家隊?”
“牛逼啊!”
“我記得去年隻有一個吧?”
“得到國家級一等獎就已經千難萬難了,更何況通過層層篩選進入最終的國家隊?”
“是啊,到了最後環節,大家都是一等獎在相互競爭,那種競爭得多麼的激烈?”
“聽說我們今年的競賽成績,是振中建校以來最好的一次?”
“從進入國家隊名單的人數來說,是最好的一次。”
“但是從保送清北的人數來說,並不是。”
“哦?”
“校史陳列館你們不看的麼?”
“我們振中曆史上最牛逼的一次,是2007年。”
“那一年,光是高三一屆,就有13名保送清北的學霸。”
“如果加上高二和高一,總共有20名!”
“這麼多?”
“哇哦,我特麼渾身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原來我們祖上如此闊綽?”
“現在也不差啊,哈哈哈。”
“不行不行,我體內的熱血開始沸騰了,迴去我就刷兩套競賽題。”
“你?你還是先學好基礎課程吧,哈哈哈。”
……
在同學們的竊竊私語中,張弦、石雲峰等獲獎的同學依次登臺領獎。
獲得國家級的一等獎,省教育廳、市教育局、市政府、區政府都是有相關獎勵的。
當然了,現金獎勵的大頭,還是來自於振中自己的學科競賽基金。
石雲峰從紀局長的手中接過沉甸甸的獎勵,心中的高興勁兒,是所有學生中最強烈的。
而隨著他取得的成績越來越好。
心中對許老師的感恩就越來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