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好看的網路小說排行榜推薦,免費小說在線閱讀網

    將近辰時,雨停了。


    王通一係白衣,飄飄然在一群士子的簇擁下,來到了將軍堂門前。


    周圍百姓看見了王通,頓時發出了一陣噓聲……


    很明顯,他們對王通以大欺小的行為,頗有些看不過去。在車上的顏師古,輕輕歎了口氣。


    這王通確有才華,但這一次所為,卻顯得氣度小了些。


    他最不高興的事情,莫過於王通把他和言慶之間的賭約說出去。顏師古當時和言慶立下賭約,也是被氣急了。事後雖有些後悔,但木已成舟,也不可能去悔改。


    王通倒好,把這件事說出去後,使得他顏師古,也站在了風口浪尖。


    他王通以大欺小,現在連顏師古也背上了惡名。


    一想到這些,顏師古的臉色就陰鬱萬分。將王通要過來和他說話,冷冷哼了一聲,一扭頭,做出沒有看見的樣子。那意思是說:你別過來,過來了我也不會理你。


    王通立刻麵呈尷尬之色。


    他也是聰明人,知道顏師古這樣做,是對他有所不滿了!


    “王兄,進去吧,時辰不早了。”


    在他身邊的青年,名叫崔思敬,是鄭州崔氏族人,崔瑉的堂兄,崔千裏的長兄。


    這件事起因在崔瑉,崔家自然不好旁觀。


    崔千裏的學問,尚不足以出門,所以崔家又拍了崔思敬出來,為的是幫襯一下。崔思敬年過三旬,道德文章也不差,在河洛地區小有名望。他雖然也看不過這種事,可事情起自他崔家,他也隻能站出來。當然了,內心中對言慶的目無尊長,崔思敬也是有些看不過去。


    王通整了整衣冠,在一片噓聲中,邁步走進將軍堂大門。


    同來的士子,則在大門另一側站立,傾聽將軍堂裏傳來的消息。


    王通倒是彬彬有禮,先向在堂上端坐的拿下耆老名士行禮,還向著言慶拱了拱手。


    他不是傻子,言慶詠竹詩出來以後,他雖下不來臺,但也頗為敬服。


    雙手將一卷文章呈上,王通說:“半緣君詠竹,已近竹之韻,學生實無法超脫。


    故而學生以‘荷’為題,賦詩十首,崔思敬王績抄錄。”


    反正竇威說過,他可以另行命題。此值夏季,荷花盛開,倒也正和了時節景致。


    將軍堂外,傳來一陣噓聲。


    很顯然,王通取了巧,占了便宜,頗令人有些不齒。


    王通心中則苦笑,早就知道會是這種情況,他落了後招,就有些難以令人信服。可問題是,這十首詩,真的是他臨時所做,絕無半點作弊行為。但旁人就是不信……


    鄭言慶心裏咯噔一下。


    杜如晦說的不錯,王通果然是有才學。


    若非自己先下手為強,搶到了先機,恐怕會輸得很慘吧!


    他忍不住向王通看了過去,就見此人身高大約在175左右,不算高,但頗有氣度。


    一襲白衣,落落大方。


    長的也是齒白唇紅,頜下短須,有儒雅之氣。


    ————————————————————————————


    竇威請來做評判的人,都是當今名士。


    有洛陽易學大家於仲華,還有前旅騎尉,曾因偽造連山、歸藏而被罷免,又因勸阻隋文帝不要關閉官學而聞名的劉炫劉光伯。竇威身旁,還坐著一個中年男子。


    一身華美錦袍,威儀頗重。


    隻是生的略有些女相,使威儀中,又多了幾分慈祥。


    男子身後,站立一名少年,個頭不低,身材也很精壯,正好奇的打量著鄭言慶。


    “王通所做詠荷,與鄭言慶所做詠竹,雖略有差距,但也算中上。”


    劉炫看完了王通所做詩章,做出了評價。


    當然了,鄭言慶盜竊的都是後世名篇,從質量上,的確不是王通所能比擬。


    中年男子也說:“王通這十首詠荷,的確是比鄭言慶的詠竹遜色。不過這篇荷花賦,的確不錯……嗬嗬,王通不愧是出身名門,家學淵源,恩,可算得他過關。”


    表麵上誇讚,可實際上卻暗含譏諷。


    王通臉不由一紅,卻又不得不上前拜謝眾人評點。


    “今曰命題經論,還需光伯先生來吧。”


    中年男子看似隨意的說了一句,眼角的餘光,卻不由自主的朝著鄭言慶看了一眼。


    不過鄭言慶並沒有注意到,此時他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堂上那些耆老身上。


    “鄭言慶,我且問你一句話。”劉炫開口道。


    言慶連忙上前,“還請前輩指教。”


    “你這文中,所說的‘經不空取’典故,從何而來?”


    “哦,幼年時翻一殘書所得。”


    “經為何名?”


    言慶有些奇怪這劉炫為何揪著佛經典故不放。總不成告訴他,這個典故還沒有出現,是幾十年後的產物吧。


    於是搖頭道:“學生當時年幼,記不得名字。”


    “嗬嗬,看起來,你對釋教頗有緣啊……此前又有修緣七品……恩,我有一題,釋、道。”


    劉炫說完,向其他人看去,“諸公以為如何?”


    釋?道?


    就是佛教和道教嘛……


    這個命題,未免太大了一些吧!


    中年男子一蹙眉,剛要開口反對,卻聽劉炫說:“自漢魏以來,釋道並行。鄭言慶熟知釋教典故,想必也有所心得。正好他文中也提到了釋教典故,何不以此作論?”


    “劉光伯,你這是何意?


    誰不知道河東王氏,是三教並修。鄭言慶不過八歲孩童,你出這麼大的題目,他如何能作的出?”


    鄭言慶聞聽聲音,扭頭向身後看去。


    這一看,卻讓他一愣。


    原來站出來為他說話的人,居然是鄭仁基。


    “鄭少兄此言差矣,你鄭家不也是玄儒並修,鄭言慶既然能說釋教典故,焉知他不懂其他?再說了,學問不在年齡,王通雖癡長幾歲,但這才華未必能高過半緣君啊。”


    表麵上看,劉炫是在為鄭言慶說話。


    可實際上呢,他卻是在為王通開脫……是啊,鄭言慶年紀雖小,可名聲大啊。咱作學問,不能以年紀做判斷,而是應該以名氣做判斷。他既然這麼有名,想必沒有問題……


    竇威白眉一聳,做勢要起身。


    中年男子,卻在這時候一把抓住了竇威的手臂,將他按住。


    竇威一怔,向男子看去。


    卻見男子輕輕搖搖頭,然後看了一眼鄭言慶。


    鄭言慶麵色平靜,雙手抄在袖中,恍若這一切事故,與他沒有半點幹係。


    鄭仁基爭辯不過劉炫,悻悻退到一邊。


    “劉光伯不要麵皮,怎能如此做呢?”


    顏師古也是臉色陰沉沉,拍了拍鄭仁基的肩膀,“莫著急,且看鄭言慶如何迴應。”


    “鄭言慶,你以為如何?”


    劉炫,是河間人,與太原王氏族人王崇關係密切。


    他裝模作樣的詢問鄭言慶,其實隱隱有逼迫之意:你若是不答應,幹脆認輸算了。


    鄭言慶說實話,本無所謂勝負。


    隻是這劉炫一派道貌岸然之色,讓他頓時心生厭惡。


    “前輩即已發話,學生怎敢拒絕。”


    “既然如此,那限時一個時辰,你二人就以釋道為題,各做一篇文章,以判論高下。”


    王通和鄭言慶恭聲答應,各自在堂前書案落座。


    與此同時,門外眾人也停止了議論,將軍堂前,一派靜穆。


    ————————————————————————五點後第三更,求推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篡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庚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庚新並收藏篡唐最新章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庆云县| 五河县| 翁牛特旗| 民勤县| 平昌县| 日土县| 高青县| 崇州市| 伊通| 西昌市| 平安县| 南阳市| 饶河县| 景宁| 宁远县| 宁津县| 吉木乃县| 内乡县| 石泉县| 永州市| 泉州市| 东明县| 怀安县| 云梦县| 龙江县| 尚志市| 竹山县| 潮安县| 内黄县| 锦屏县| 黄骅市| 介休市| 虹口区| 民县| 四川省| 衡阳市| 陆良县| 新蔡县| 余干县| 上杭县| 屏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