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楊雖已滅亡,但隋楊的宗室尚存。
武德三年初,突厥大可汗阿史那俟利弗在登基兩年之後病故。取而代之的,是啟民可汗第三個兒子,阿史那咄苾繼任,史稱頡利可汗。此人一如其兄長始畢可汗般強硬,對富庶的中原,懷有極大的野心。不過咄苾的可敦,也就是突厥的王妃,正是隋楊宗室,義成公主。
說起這義成公主,就必須要言及啟民可汗。
在曆史上,啟民可汗也是唯一一個連娶兩名宗室公主為妻的可汗。啟民可汗死後,始畢可汗繼任。按照突厥的習(xí)俗,子娶母,於是始畢可汗阿史那咄吉就迎娶了義成公主為王妃。後來,阿史那咄吉病故,義成公主又嫁給了阿史那俟利弗。
如今,阿史那俟利弗亡故,她又變成了阿史那咄苾的妻子。
義成公主素與隋楊皇室聯(lián)係緊密,故而蕭太後向她求取支援,並非是不可能的事情。
中原大戰(zhàn)方歇,李唐元氣未複。
如果真的和突厥開戰(zhàn),勝負(fù)尚未可知。
而最重要的是,一俟突厥和李唐開戰(zhàn),蕭太後再聯(lián)合蕭銑跨江而擊,即便李唐取得勝利,也會是生靈塗炭,屍殍遍野……到那個時候,李唐還能否再堅持下去?
想必這李淵所擔(dān)心的,就在於此。
李言慶抬頭掃視朝堂之上,卻見眾人的反應(yīng),非常豐富。
太子李建成輕輕搖頭,而李世民則表露出堅毅之色。隻一眼,李言慶就看出了端倪。
太子是不願意開戰(zhàn)的……而李世民,似乎持相反意見。
再向李淵看去,李淵卻是表情沉靜,讓李言慶無法看出,他內(nèi)心中最為真實的想法。
其實,無非就是戰(zhàn)與和的問題。
在秦王而言,戰(zhàn),則可以給他帶來更多的榮譽,甚至壯大自己的力量。
而於李建成來講,他身為太子,考慮的事情自然比秦王多,所以才會同意議和。
“陛下,此事事關(guān)重大,臣剛抵達(dá)長安,尚不清楚狀況,恐怕難以迴答。”
這是個和稀泥的招數(shù),李言慶剛來,許多事情甚至還不清楚,自然無法作出迴答。
李淵顯然也表示認(rèn)同。
“蘇州使者的態(tài)度非常強硬,這一時間也難以作出決斷。
不如這樣吧,今天就先到這裏,容朕再考慮一下……不過,接待蘇州使者的事情,也不能懈怠。
養(yǎng)真,聽說那位使者,還是你的熟人,房喬房玄齡,你可認(rèn)得?”
這句話,不免有些多此一舉。
誰不知道,房玄齡父子的發(fā)跡,就源自於李言慶的一首《石灰吟》?
李言慶倒也沒有否認(rèn),點頭道:“陛下說的沒錯,臣與房喬,的確是頗為熟悉。
當(dāng)年楊玄感作亂時,臣曾協(xié)助房喬複奪鄭州。隻是在那之後,房喬隨其父房彥謙老大人前往丹陽赴任,之後就再也沒有聯(lián)絡(luò)。他這次突然前來,臣也非常吃驚。”
越是坦蕩蕩,就越是消除疑惑。
反正李言慶和房玄齡父子之間的事情也算不得秘密,若矢口否認(rèn),反而令人猜忌。
李淵微微一笑,“既然如此,接待蘇州使者的事情,就暫由養(yǎng)真負(fù)責(zé)。”
讓我負(fù)責(zé)接待房玄齡?
言慶愕然向李淵看去,有些不太明白他的意思。
勿論是從哪一方麵來說,都不可能是讓李言慶來接待。
首先,接待來訪使者,那是鴻臚寺的事情。再不濟,也要鴻臚寺少卿出麵方可。
其次,言慶雖然是天下聞名的士人,可對這如何接待,一點都不明白。
就如同後世的外交人員,出麵所代表的,是國體,李唐的顏麵。如果有任何差池,都會造成不好的影響。禮儀、住所的安排,飲食等等,這都是有相應(yīng)的規(guī)矩。
禮,在中國的曆史上,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
這麼大的事情,交給李言慶處理……李言慶這心中,也不免有些惶恐。
莫非,李淵想要借用這樣的方法,來打壓自己嗎?
————————————————————————————從立政殿出來,言慶仍舊有些發(fā)懵。
李建成邀請他過府飲宴,也被言慶皆以連夜趕路,疲憊不堪而推卻了。
和李世民錯身而過的時候,李世民突然笑道:“王兄,此次長安老友重逢,想必心情定然不錯吧。”
“哦,還好,多謝秦王掛念。”
兩人都表現(xiàn)的很客氣,一臉的笑容。
但彼此之間,卻存著幾分提防,隻是誰也不會說出來。
“李王留步!”
身後傳來安士則的唿喚聲。
李言慶轉(zhuǎn)身看去,卻見安士則從立政殿,急匆匆趕來。
“河南王請留步,陛下有旨,詔河南王球場亭問話……”
“啊?”
這前腳剛結(jié)束了議政,後腳又叫去球場亭問話?
李言慶有點糊塗,可還是連忙上前答應(yīng)。
時已過了辰時,李言慶趕了一夜的路,又在立政殿議事,早已經(jīng)是饑腸轆轆。
不過他不敢流露出半點不滿,跟著安士則,急匆匆來到了球場亭。
李淵正在吃東西,見李言慶來了,笑道:“養(yǎng)真,快快坐下,陪朕一起用膳吧。”
“臣不餓!”
“嗬嗬,怕不是不餓,是不敢吧。
快些坐下吧,從前九郎在的時候,時常和朕一起用膳。九郎走後,朕想找個人清清靜靜的吃個飯,都變得難了。”
那邊,安士則已經(jīng)準(zhǔn)備好了桌案,李言慶見推辭不過,於是和李淵分席而坐。
“養(yǎng)真,聽說翠雲(yún)有給你添了個女兒?”
“迴皇上的話,是個丫頭……嗬嗬,六斤四兩,翠雲(yún)為她起名玉環(huán),倒是非常可愛。”
“是嗎?那趕明兒個,翠雲(yún)來了,讓她帶你孩兒進宮,讓朕也歡喜歡喜。”
李淵說罷,喝了一口粥。
“你現(xiàn)在,有一子兩女,對吧。”
“正是。”
“虎頭可好?”
虎頭,是李周的乳名。
當(dāng)初李周出生,長的虎頭虎腦,所以就得了虎頭的昵稱。李言慶也沒有刻意隱瞞什麼,所以李淵知道李周的乳名,也很正常。
“虎頭挺好,隻是有些吵鬧。”
“小孩子吵鬧些好,吵鬧了,才說明他身體好。”
李淵笑嗬嗬的與言慶拉著家常,不僅僅是言慶的家人,還包括了裴仁基等一幹人的情況。
他東拉一句,西扯一語,聽上去似乎有些混亂。
話與話之間,好像全無半點關(guān)聯(lián),若換個人,說不定會以為,這李淵得了老年癡呆。
可言慶卻聽出了端倪!
李淵的話語中,包括了許多人。
裴仁基,杜如晦、姚懿、薛收……甚至連許敬宗祖壽也紛紛問道。
言慶立刻明白,李淵接下來,一定會和他討論鄭州、懷州、衛(wèi)州三地的官員調(diào)動。
畢竟,這三州的官員,全都是李言慶的嫡係。
並且從李淵的話語裏麵,言慶還聽出了,李淵並不願意和蕭隋議和的想法。
“薛大郎倒是個有趣的家夥!”
李淵沉吟許久,突然道:“養(yǎng)真,以大郎的才華,居於相州,恐怕有些屈才了。
朕知道他,從小就是個有主見的孩子。
如今中原戰(zhàn)事平靖,各地百廢待興。長安同樣是政務(wù)繁忙,可是朕手中可用之人,卻不多……兵部事務(wù)眾多,大郎又是個知兵的人,朕想要他出任兵部郎中,如何?”
兵部設(shè)有尚書一人,侍郎兩人。
侍郎以下,極為郎中,同樣有兩個人擔(dān)當(dāng)。
從品秩上,這兵部郎中並不高。不過卻是個實權(quán)的職務(wù),而且升遷的機會也很大。
李言慶毫不猶豫道:“大郎出任兵部郎中,最為合適。
不過,陛下任用臣子,無需與臣商量。大郎是陛下的臣子,非是臣的臣子,隻管調(diào)用。”
“養(yǎng)真!”
“臣在……”
“你是個聰明的孩子,朕也不想隱瞞什麼。
鄭州、懷州、衛(wèi)州、以及相州,這四個地方的官員,朕肯定會有調(diào)整。不過朕想告訴你,朕這樣做,並非是針對你。對大唐有功的臣子,朕絕不會有任何虧待。”
李言慶向李淵看去。
而李淵,也沒有躲閃,而是坦誠相視。
許久之後,李言慶道:“江山是陛下的江山,臣子是陛下的臣子。
孩兒有一句話,發(fā)自肺腑。大郎也好,克明也罷,包括老虎、徐世績等,皆是我大唐棟梁之才。他們曾為大唐立下過汗馬功勞,雖非太原元從,卻也是盡心竭力。
陛下要調(diào)整他們,臣沒有意見……隻希望陛下能給予他們更多關(guān)注,莫要讓將士們流血之後,還要流淚。此事,孩兒絕不會參與半分。陛下隻管行事,孩兒絕無怨言。”
李言慶是李淵的侄子,雖非直係,但自稱‘孩兒’,倒也不為過。
李淵愕然,喃喃自語。
許久後,他輕聲道:“養(yǎng)真,你不負(fù)朕,朕亦不負(fù)你!”
李言慶起身,伏身叩拜。
飯罷,李言慶陪著李淵,在西苑後花園中散步。兩人從仁壽四年的第一次相遇開始談起,一直到李言慶從洛陽歸來。十幾年的故事,好像怎麼也說不完似地。
忽而談起過世的竇夫人、李孝基,忽而又說起各自的經(jīng)曆。
從晌午說到了午後,李淵這才放言慶離去。
田豐依舊守在承天門外,見言慶出來,連忙恭敬的迎上前去,“奴婢奉命,為李王領(lǐng)路。”
這長安,很大!
雖然還達(dá)不到後世那種盛世氣派,但規(guī)模已初具雛形。
隻是,從李淵攻取長安到現(xiàn)在,不過短短三四年間。想要說完全治理,當(dāng)然不太可能。
城裏麵有些亂,胡人、波斯人,真臘人,天竺人,混雜一處。
想要達(dá)到完全治理妥當(dāng)?shù)男Ч瑳]有個十年光景,恐怕是很難做到。
田豐領(lǐng)著李言慶,來到隆慶坊外。
隻見河南王府門外,車馬成群,顯得格外熱鬧。
原來,是長孫無垢和朵朵,已經(jīng)抵達(dá)長安。
軍士們從車仗上搬運行李,梁老實則站在府門外,耷拉著一隻手臂,大聲指揮。
田豐與李言慶告辭,並言明,內(nèi)府局已將一應(yīng)物品,都安排妥當(dāng)。
如李言慶需要對王府進行修繕,則必須要呈報宗正寺,並由宗正寺呈報,待審批之後,有戶部撥款。不過,若李言慶願意自己出錢修繕王府,則無需這麼多的麻煩。
府中,已經(jīng)安排了婢女家仆。
如果言慶不滿意,可以將她們遣返後,自行招納。
隻是內(nèi)臣必須要呈報內(nèi)府局報備。不過這也不會太麻煩,因為內(nèi)府局,就是田豐掌握。
李言慶送走田豐之後,徑自走進王府。
“主公,這裏可真大啊!”
梁老實陪著言慶,輕聲的感歎。
“老實,從現(xiàn)在起,不要再稱唿我為主公,要稱唿我為王爺。
這裏不比洛陽,我的一舉一動,都會被人看在眼裏,無限放大,所以這禮數(shù)上,絕不可有任何閃失……”
梁老實連忙道:“卑下明白。”
“兩位夫人呢?”
“夫人累了,在後宅休息……王爺放心,二夫人把那些婢女從後麵趕了出來,隻安排了自己人進去。後宅外麵,沈大人也做了安排,絕對是萬無一失,無需擔(dān)心。”
李言慶點點,突然止步。
在位於後宅的一處湖泊邊上,有一個小亭子。
長孫無忌正坐在亭子裏,自斟自飲,看上去非常逍遙。
“老實,你先下去吧……盡快把車仗安排妥當(dāng)……今天我有些累了,如果有人登門,一概不見。”
“喏!”
梁老實躬身退下,李言慶則走進涼亭。
“無忌,你倒是逍遙啊。”
長孫無忌也不起身,笑著說:“快來快來,剛讓人買來的崇義坊烤全羊,味道真是不錯。”
“你這家夥,嘴巴可真是刁鑽……才來多久,就知道崇義坊的烤全羊了?”
“哈,這崇義坊的烤羊,是一等一的有名。
當(dāng)初我爹在世的時候,經(jīng)常帶我過去品嚐……後來去了洛陽,雖然也有烤羊,卻沒有這崇義坊的滋味端正。來來來,你也別站著,今天進宮,恐怕肚子餓壞了吧。”
“餓倒是不算餓,隻是今天發(fā)生了一些事情,正好想和你商量一下。”
李言慶坐下,用小刀切下一塊羊肉,放進口中。一邊吃,他一邊把事情說了一遍。
而後道:“我聽得出,陛下似乎不準(zhǔn)備議和,而且已經(jīng)下定決心,統(tǒng)一江南。
其態(tài)度,極為堅決。
隻是我不明白,為何要我去接待老房呢?”
長孫無忌靜靜聽完了言慶的講述,忍不住笑了。
“養(yǎng)真,你說這天下,是誰的天下?”
“當(dāng)然是陛下的天下嘍!”
“那蘇州,算不算是李唐江山?”
“雖然尚未奪取,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焉能不算。”
長孫無忌又問:“既然如此,老房代表何人?”
“老房嘛……國書上說,是江南隋楊,當(dāng)然是代表隋楊嘍?”
“那我問你,隋楊安在?”
言慶不由得,愕然!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