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很好理解了,相當於眾多買房人,為梁歡扛下了巨額的資金問題。
基本上,就是空手套白狼。至於那些貸款利息,前段時間他已經找過幾個銀行的領導了,為的就是節省這部分利息,還有資金的投入。
結果就是銀行方麵有顧慮,都不敢幹。
那他隻有自己來了。
你銀行不是不答應嗎,那好來,買房子的自己去辦理貸款。
全是散戶,你的損失更大!
這些房子到手,他基本上沒花什麼錢,付出的就是開發區的一套房子而已!
這年月,在開發區蓋一棟能住三十戶,五六層高的樓,需要多少錢?
答;總共也就十萬左右!
不相信是吧?
九一年,作者老家的醫院翻蓋,隻有二層樓,但占地麵積大,東西長近百米米。醫院地麵貼了馬賽克,裝修當時相當好,縣裏撥款,建成之後隻有九萬多點。
這就是當下蓋一棟樓所需要的全部資金。
這個資金對比下來,足以知道樓市有多麼的暴利。
至於為買房人墊付多餘的資金問題,梁歡早就考慮到了,直接給其墊付,就像六姨她們說得那樣,你在我這裏工作,還把房子置換給了我,我隨時都能拿迴來。
左右倒右手而已!
經過幾次交易下來,梁歡即賺了倒賣房子的錢,房子最終還是迴到了他手裏!
而那些買房子的人,隻不過是幫梁歡賺了一大筆錢,自己還不知道而已。
這也是他為什麼必須置換房子的原因!
沒有這個原因,什麼墊付資金、利息之類的,他才懶得管。
六姨剛才說過,梁歡保證,隻要置換進行得順利,各位買房人欠銀行的部分貸款,可以直接不用還了。
這也不是憑空想出來的。
房子的需求是極大的,青鋼在這個時候,又自斷筋脈幫了他一下,那房價必然還會往高處走。再過一個月,又一個絕佳的機會來了。
物價並軌!
物價並軌在四月份開始實施,距離現在還有半個月的時間。
物價並軌之後,保守估計,房價得上漲一倍,也就是至少四萬以上!
試問,銀行抱著一大群客戶手裏的房子,隻抵押了七千,它心裏難不難受?癢不癢?
應該是心癢難耐!
這時候,梁歡就會使出殺手鐧,還銀行的錢,把抵押的房子套出來。
一套幾萬的利潤,就這麼白白從自己眼前溜走了,銀行著不著急?
那是肯定的。
銀行隻能收點七千塊的利息而已。上千萬的利潤,跟他們無關!
這時候,就可以大大方方的跟銀行談條件了。
利息、後續的欠款之類的,隨便提!
梁歡相信,在巨大的經濟利益麵前,這點錢不算什麼,沒有不同意的。
這就是複合資本運作方式。
在房產改革之前,梁歡已經想到了如何運作這個資本。
環環相扣,就跟二十一世紀你去銀行辦理按揭貸款一樣。
到目前為止,梁歡所付出的,也不過是大姨她們,還有潔神工作人員買賣房子中,產生的差價而已。
也不過十幾萬。
用十幾萬,撬動上千萬的利潤,超值!
幾天下來,潔神這邊給出的優惠條件,讓大部分買房的人都心動了。青鋼這邊還在演戲,人基本上已經跑了個精光,都來潔神這邊買房子了。
有很多人,越過李曼麗幾個大姨,還有潔神房產的工作人員,直接來潔神辦事處買房子的。不為別的,就為圖個便宜。
它收的才一萬四啊。
但梁歡已經下了死命令,不是潔神房產公司下麵的,一律不賣。
李曼麗幾個大姨已經正式成為潔神房產公司的員工了~
沒辦法,想要買房子的人,隻好按照梁歡的規定來。
經過這件事兒,李曼麗的幾個大姨和潔神房產的工作人員也知道了梁歡是什麼人了。
說一不二,而且為職工考慮,這讓他們很是暖心。
他們不知道,梁歡之所以不同意,是怕搞亂了市場,而並不是怕斷了他們的財路。
青鋼,幾天下來,前來抓鬮的人越來越少了。王勝利站在玻璃窗前,都能分辨出哪些是自己人,哪些是真來買房子的人。
“王總,現在房價讓潔神那邊的人炒到了一萬九了,咱們這邊還是出幾套房子,壓一壓潔神的囂張氣焰吧。”秘書道。
王勝利悶聲吐口氣,轉過身道:“媽地,潔神那邊的房子是哪兒來的。”
“是潔神自己的。咱們一開始抓鬮,他們那邊就開始釋放房子,已經好幾天了。”秘書道。
“這個該死的梁歡!”
王勝利不顧有別人在場,惡狠狠罵道。
很明顯,他的抓鬮這招,又被梁歡給利用了。而事情的走向,也正如何主編所預言的那樣,不僅沒有往低處走,反而是又高了!
“去,讓負責處置房產的王總發五十套、不,八十套房子出去。媽地,我就不信這個邪,梁歡一個人能把市場給控製住了!”
“好。”
秘書立刻去辦。
次日,青鋼這邊早晨便宣布了這個消息,釋放八十套房子,價格是六千,不限個人抓鬮次數。
就這樣,依然沒有幾個來的。
青鋼門外,潔神賣房子的那邊,倒是比大院裏麵都火熱。
沒人相信了!
就像何主編所擔心的,青鋼已經失去公信力了。
連續幾天來,青化廠的職工,還有在青化廠家屬院有房子的職工,心裏都跟過山車一樣,忽上忽下!
他們盼著房價走低,沒人買。房產改革也就擱置了,自己不用花錢了。
青鋼拋售的時候,他們很是高興了一番,但沒多久,潔神那邊又開始鼓搗了。
最近幾天,房價一天一個變化,有的都賣到了兩萬!
這讓有房的職工心裏開始打顫了。
房子真這麼值錢嗎?
這房子該買還是不該買?
也就是這個時候,很多買不起潔神房子的人,轉頭來找家屬院的職工。你們要是不買的話,那就把名額賣給我們,我們給一萬五。
這大大刺激了職工們的神經,也職工們意識到,自己所居住的這個房子很值錢!
市裏隻要七千啊,現在能賣兩萬,不買吃虧地是自己。
悄無聲息的,職工們默契的達成了一個共識。
這房子說什麼也得買。
自己花七千就能把事兒辦了,為啥不買?別人想,還沒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