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重迴祭賽
多此一舉,陳懿怎麼會眼睜睜的看著別人抹脖子,手指兩道細細的金光射出,便輕鬆的將刀奪了下來。
國師士兵出身,基本的腕力還是有的,此時手上卻是空空如也,卻激動的淚如雨下,祭賽國有救了,有救了!
擦擦眼淚,國師這才發現陳懿身後有一名當地的和尚,看著有些麵熟。
“貧僧智恆,法華寺看守。”智恆上前請安,不卑不亢,不見絲毫驚恐,態度從容。
能等到陛下首肯,老佛定能讓祭賽國化險為夷,哪怕即刻死去,也可以含笑九泉。
“你,不是聾啞人?”國師的臉色習慣性的陰沉下來:“大膽智恆,裝瘋賣傻,犯下欺君之罪!”
“智恆願意領罪!敝菒a雙掌合十,低頭說道。
“老國師,到了這個時候,你們還怕罪孽不夠嗎?”孫悟空不耐煩的說道。
“這,這。”老國師哪敢為了一個和尚得罪取經隊伍,連忙賠笑道:“佛門之事,自有老佛處置,我們不便插手!
好一個佛門之事,立刻將死罪化解,陳懿暗自歎息,問世間多少不平事,皆在一念之間。
胖郎神沒有韁繩,白象也不用指路,國師沒有牽繩的機會,執意不上馬,要用最卑微的方式在旁邊跟著跑,累死都心甘。
陳懿微微一笑,縱身跳上胖郎神,其餘人等則躍上白象後背,風馳電掣般,揚起漫天灰塵,已經不見了。
國師傻愣在當場,這速度不是蓋的,哪裏追得上啊。
“智恆,多謝你將老佛一等留住,否則哪裏找去!”國師終於對智恆說話客氣起來。
“貧僧職責所在。”智恆拱拱手,甩開兩條細腿,竟然也追了過去。
後者速度不如前者快,但總強過馬匹。
國師不斷搖頭,高手在民間,他對於法華寺的了解還是不夠啊。
且說陳懿等再度來到祭賽國,等候在城外的僧人們立刻發出震天的歡唿之聲,他們跪倒在道路兩旁,高聲送佛,用最虔誠的方式歡迎老佛迴歸。
“都起來吧!标愜哺呗暤馈
“老佛,我們能去哪裏?”一位年紀稍長的僧人托舉兩手迷茫的問道。
“智恆很快就追上來,你們和他一道迴法華寺吧!”
話音飄過,一匹奇特紅馬以及一頭白象以及踏著地麵衝向了皇城中,留下目瞪口呆的和尚們。
迴法華寺,陛下能應允嗎?
但是,老佛說了。跄艽筮^老佛嗎,不能!
和尚們再度興奮起來,眼巴眼望的等著智恆身影的出現,此時他們並不在乎智恆是殘疾還是健康身,而是帶領他們迴家的照明燈。
迴到祭賽國,宮門大開,早就有旨意傳出,不得怠慢。
陳懿就這麼騎著胖郎神唿嘯而過,身後緊跟著體型龐大的白象,很快來到殿堂之上,卻發現隻有文物群臣,沒有國王身影。
“好個懶散的國王,有求於人,還不速速來見!”孫悟空瞪起眼睛,嚇得兩旁大臣跪了一地。
“活佛息怒,陛下正在沐浴更衣,不成想迴來這麼快,我這就去催促!贝蟪继崞鹋圩,慌張張就往裏麵跑。
不多時,頭發濕漉漉,王冠都沒帶的國王從裏麵走了出來。
體質發虛,分明是憂慮過度的結果,儀表不俗,雙目含星,倒也像是正派人物。
“小王參加老佛!”國王上前大禮參拜,衣服也是半濕的,大概是沒來及擦幹就急著趕來。
“貧僧還禮。陛下,還請坐下詳談。”陳懿道。
“請老佛上座!眹豕Ь吹恼f道。
客套需要浪費半天時間,陳懿九環錫杖一揮,上方王座便向後移動兩米遠,孫悟空隔空抓物,兩把椅子並排放在上方。
陳懿蜻蜓點水,腳尖發力,人已經輕飄飄落在左邊那把椅子上,國王還在發愣。見陳懿衝他微微一笑,這才慌裏慌張的登上高臺,欠著半個屁股坐在右邊椅子上。
“陛下,你我重逢,都是為了法華寺的事情!标愜查_門見山,“前因後果我已經聽法華寺看守智恆和尚說起,隻是一事不明,為何事發之後,並未抓到真兇,反而遷怒和尚呢?”
“老佛高見,隻是寺中和尚脫不了幹係,前後說法不一致,這才將他們悉數抓獲。”國王欠身說道。
“有罪判刑,無罪釋放,將他們困在皇城裏受苦役,仁義何在?”陳懿反問。
“老佛,小王愚鈍,但當時急怒攻心,佛祖尚且棄之不顧,我又能如何?”國王重重歎了口氣,“我並非殘暴之人,隻是舍利丟失,和尚隱瞞拖延,佛門聖地,謊言不斷,辜負了祭賽國百姓的信任,著實令人寒心!”
提起法華寺的那些和尚,國王依然是一肚子的火氣。
法華寺富可敵國,住持居住之地,按國師標準,普通僧眾,也是兩人一間大屋,金杯錦被玉扇,全靠國家臣民養活他們。
時不時會有些狀告和尚非法侵占農田,出行排場過大驚擾百姓之案,上頭也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法華寺為國家的安定繁榮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因法華寺舍利放光,被鄰邦視為吉祥之地,曆年來規規矩矩,不敢有發兵犯境的。
南邊的月陀國,北麵高昌國,偏西方向有本缽國,東邊西梁國,全都以祭賽國為大,唯祭賽國國王號令馬首是瞻。
黃金寶塔上方常年祥雲,霞光夜間綻放,可傳萬裏,四個國家無不同瞻。因此,年年進貢,歲歲來朝,將祭賽國尊為上邦。
不想八年前一場腥風血雨,令人害怕生悲,國王立刻派人前去打探情況,本打算是延請道士做法,和尚誦經去去晦氣。
那群可惡的和尚竟然硬說是天降祥瑞,並且此說法廣泛傳播,最為可恨的是,他們玩忽職守,時隔兩日才發現舍利丟失,讓國王如何不惱!
鄰邦四國也都是禮佛之國,曾數度請舍利普照國土幾日,都被祭賽國國王婉言拒絕,四國君主雖有不滿,但也隻能親自參拜,一睹風采。
如今舍利丟了,掘地三尺,卻不知下落何在,頓時成為四國的笑柄!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