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拉墨村出兵到定案不過一天的時間,其中的波瀾遠遠比司禮想的要小得多,然而藏在小波瀾之下的卻是正在凝聚的大風大浪,這顯然是比派兵更重要的話題。
不過格拉墨村的事終屬後話,現(xiàn)在必須再次將時間往後推移,迴到聯(lián)軍包圍騎兵隊的戰(zhàn)場上。
聯(lián)軍一方打算進入山區(qū)圍捕在山中實力大減的騎兵,但早在不久前格拉墨村的山地部隊便先一步經(jīng)由中營以北的山區(qū)繞向西麵進入安渚村莊舊山道,並於此勘查地形,進行埋伏。
而當格拉墨村眾人知道對手是杜華林村時更是心情愉快,原本有些不甘願的出征成了一種喜悅,畢竟對格拉墨村來說杜華林村是世仇更有奪家之恨,如果能從身後踹上杜華林村一腳,格拉墨村人甚至願意自掏腰包,拜托別人讓他們出兵作戰(zhàn)。
隨時間漸漸推移,杜華林村終於整軍完成進入山區(qū),然而抱持著欺負騎兵隊的心情未發(fā)現(xiàn)敵人是能以中型村落的規(guī)模與他們僵持許久的格拉墨村,致使他們與死亡相距不過一線之遙。
杜華林村山地部隊進入山中,追蹤著騎兵們的足跡──足跡還很新──騎兵們還未遠離,烏爾村莊顯然知道戲要做全套,否則可無法誆騙杜華林村的山地戰(zhàn)老手。
很快地
,杜華林村的部隊發(fā)現(xiàn)了騎兵藏身在他們最適合藏身的地方——空曠沒有太多草木的巖壁之下,很適合騎兵移動或作戰(zhàn)。
可這空間在杜華林村人看來卻是騎兵的葬身之地,因為在巖壁下便代表騎兵沒有退路,杜華林村隻要以夜間奇襲擾亂軍心,從高處伏擊那些進入山區(qū)的騎兵,以拖待變,不用幾日,當對方身邊的補給用完之後便能一舉解決對手。
如此看來杜華林村已經(jīng)獲得先手優(yōu)勢,在找到整群騎兵後便開始規(guī)劃夜襲,可他們不知道的是危機正在接近。
由於騎兵在山中不好行走,能力跟步兵的相差不多,且體積龐大難以潛行,所以杜華林村的戰(zhàn)士便宜行事隻有進行追蹤,而未做到反追蹤的工作,這正是他們的掉以輕心的地方。
另一方麵,格拉墨村一方麵掌握騎兵的位置能夠判斷杜華林村的目標,一方麵又從後方追蹤杜華林村的行動痕跡,配合過去的經(jīng)驗,對方所有的舉動均了若指掌。
戰(zhàn)爭就要展開了,杜華林村是,格拉墨村也是。
當日夜晚,圍繞著騎兵隊升起的篝火,杜華林村的山地部隊正不動聲色地張開突襲用的包圍網(wǎng),而在他們後方,格拉墨村也正張開包圍網(wǎng)──不同的是,他們是先用黑布蒙住了自
己的眼睛。
而當杜華林村部隊有人模仿鳥叫聲發(fā)出訊號的瞬間,騎兵隊的成員突然滅去了篝火,活像是他們才是接受到訊號的人,轉(zhuǎn)眼間樹林中陷入了一片黑暗。
長時間盯梢騎兵隊的杜華林村成員受到光暗變化的影響視覺瞬間被剝奪,說好的奇襲並未發(fā)動,反倒是格拉墨村一方早已經(jīng)準備好在黑夜中進行攻擊,拉開黑布後藉著山中微弱的光芒反而能夠洞悉一切。
奇襲展開了,不過是格拉墨村對杜華林村的奇襲。
抱著仇恨而士氣高漲的優(yōu)勢部隊,對上搞不清楚狀況連眼睛都看不清的劣勢部隊,結(jié)果可想而知,大量的杜華林村成員被人從後方割斷喉嚨,或被以吹箭擊中頭部,成了作戰(zhàn)的第一批犧牲品。
就在這時,樹林再次傳來鳥叫聲,不過發(fā)聲者是格拉墨村部隊。
接收到訊息,騎兵隊隊長馬上令全軍出動,在格拉墨村部隊的掩護下離開巖壁下區(qū)域,往舊山道離開,倒是杜華林村剩下的成員遭到反包圍,被逼到了巖壁下的區(qū)域──正如他們自己預言的,這是個沒有退路的地方。
整場作戰(zhàn)的勝敗就此底定,剩下來的就看格拉墨村打算花多久磨死杜華林村的成員──對格拉墨村人而言,他們不需要杜華林村的俘虜。
(本章完)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