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生與河港商人會麵一事有其重大意義,就商人而言,這可以說是藉由日生來確定神殿想法的機會,然而,這其中是有疑慮的,因為就過去的情況來看,日生雖然處於決策核心,但常常所持的意見卻與決策最終的結果不是那樣吻合。
換言之,神殿藉由日生表態這件事本身就已經有相當強的“不表態”意圖,退一步說,神殿也希望獲得緩衝空間,就眼下情況看來,至少烏爾聯邦現在不想直接跳入戰場,與北方人一起玩“拉攏商人”的遊戲。
但另一方麵,日生所談及的內容也不可忽略,其所談論的部分正好與湊邀請商人們所想像的部分形成一種對比。
湊是這樣說的:如果北方陷入動亂,南方也會變得一蹋糊塗,會有很多很多人陷入不幸之中,所以請大家秉持南方人助人助己的精神幫助北方,並對南方保持中立。
湊的想法很明白,來自烏爾聯邦而且接受神殿教育的她知道商業的威力,所以想掌握商業,正確來說是將物流的力量據為己有,但這是不現實的,所以她以穩
定北方之名希望在維持中立之餘商人們稍稍偏向她。
北方動亂會破壞市場是真的,湊並沒有說錯,實體市場絕對會被破壞,但在這時,日生表達的卻又是另一個麵向。
那個無法代替神殿的男人這樣說:沒有製度的商業與有製度的商業隻是念法相同,本質卻不是同一件事,商業即是經濟,經濟即是製度。
現在人類世界各處的商業製度大致來自烏爾聯邦,正確來說是其神殿係統的成員做出的一連串決策,包含從最早開始放棄宵禁,接著開放商業區等等措施,緊接著發行貨幣並進行統一管製貨幣都讓物流能夠加快腳步到每個地方,於是有人是這樣說的:人從南到北要走上三十天,馬需要跑上七天,船要開上兩天,而錢與貨則可以在半日內來迴,可見物流的速度之快。
錢與貨要靠人運送,自然不可能在當天來迴南北,但是,錢與貨有可替代性,換句話說隻要消息一到,馬上就能從貨倉或是錢莊調用當地的儲備,根本不必真的將東西送過去,而這種情況所需要的就是避免
受騙的信用與製度,以及降低風險的仲裁辦法。
製度很重要,製度的好壞直接影響物流與金流的速度,因此說製度就是商業與經濟的骨幹絕對不為過。
日生所表明的正是商業的核心價值,他不去敘述北方如果混亂有何高風險,反而講述製度本身等同於經濟,商業不能夠離開製度,這也間接表達了神殿維持商業自由的想法。
因此,在興邦鎮的餐會結束後,河港商人與其他商人敘餐提到日生的看法後,每個人都在思考著究竟要如何才維護住他們希望的現況。
“神殿直接退後了一步給我們很大的空間。”
“不想在這個時候爭取我們,反而把麻煩丟給了我們,自己退居幕後。”
“但他們說的卻也沒錯,於現在的情況,商業等同製度,而製度是由神殿所製定,換言之商業不可能與神殿分離,不解決這個情況我們就沒辦法有足夠的話語權。”
“所以我們應該爭取時間做好準備,直到我們的影響力足以直接決定雙方的勝敗。”
七嘴八舌之中,商人們做出了短期的決策。
(本章完)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