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北方人向南侵略時無疑還是銅製武器為大宗,然而銅製武器在利度與硬度均比不上鐵製武器,特別是鋼製武器,所以不管哪個勢力都將鋼鐵製武器做為下一次量產的目標,然而,這並非普通的勢力能做到。
大量製造鋼鐵武器需要實驗,而這種實驗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不管是最基本的鐵礦,還是燃燒用的煤礦,乃至幫助煉鐵的石灰等原料,或是製造坩鍋與煉鐵器具的一線人員,以及從後方調度並改善製程的二線人員,這絕對是條巨大產業鏈,可即使如此消耗各項物資與人才,能夠成功作為兵器的鋼製品數量依舊稀少,要百煉成鋼可不是簡單的事,鋼鐵武器隻有精英部隊才能裝備,價位一直居高不下。
但是,已經走在這條路上的人沒有一個會放棄,因為若是能夠量產鋼鐵產品,眾人便能放棄沉重的銅製裝甲,可以想見會減輕多少負擔,鋼劍與銅劍的銳利度,鋼盾與銅盾、鋼矢與銅矢,甚至退一步說,即使是在耕耘方麵鐵器的效用也大於銅器。
然而,縱使有
如此誌向,發展這類兵器就是將錢扔入爐子裏的行為,不管是誰都無法迴本,即使北方人不斷建造鍛冶爐,並將整片天空都染黑了,製造鋼鐵的技術依然沒有重大突破,因此才有狼育將廢鐵拿來做為錢幣的情況出現。
可在同時,隻稍微摸到鐵器技術的森林住民與湊帶領的部隊相遇了,他們的武器半鐵半銅,雖然已經可以煉造出普通的鋼鐵武器,但是在大量生產上比北方與南方差了不知道幾步,根本不能相提並論。
不過根據熟悉森林的人所言,森林住民的金屬工藝未能發達單純隻是因為他們不願意大量開采煤礦,對於他們而言破壞森林似乎是一種禁忌,也因此,掌握南北物資後勤的海盜們認為自己可以簡單擊潰祭司。
可惜,事實一再與想像出現差異,祭司們不但先一步在騎兵培育上取得領先,甚至在製造鐵器上也未如海盜想像的差勁,至少森林住民在這方麵的實力也是壓著海盜。
對這件事海盜內部出現爭議,有些人認為祭司統合了各部族的力量所以才能夠量產
這些武器,也有些人認為因為戰爭需求所以祭司們已經大量開采煤礦,才讓煉鐵的產量翻上數十倍,但不管如何,沒有人認為祭司一方的技術在海盜之上。
但是如今一切均不同了,火在油燈裏燃燒,明明是在白日裏的小火卻讓人感到如此光明,照亮了海盜們一直以來的盲點。
“如果北方連技術都願意交給祭司,那可就不是單純的戰略平衡那麼簡單了。”
遊鳶扶著額頭凝視著油燈內的泥煤,如果北方人願意為了祭司一方實驗並調整配方,一直以來的戰術就需要更動。
“這是甚麼意思?”
見遊鳶的表情逐漸凝重,一旁的女長老問道,但迴答她的不是遊鳶而是獨臂男人。
“意思是北方人打從一開始選擇的合作對象不是海盜,而是祭司一方?”
“這太奇怪了,推算起來北方人不見得有好處。”
“北方有利益衝突的團體嗎?”
“北方仍然治權分裂,但卻是大一統的體製,真要說有分裂可能的……”
說到北方的勢力,不管願不願意,遊鳶又想起了湊的身影。
(本章完)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