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隊到齊後北方人理所當然地開始發動攻勢,由於主要的武力都被帶往南方,所以他們攻城的方式相當原始,就是使用攻城槌作為主要手段。而麵對攻城槌稗安等人並不感到麻煩,因為他們物資頗多,有不少東西都能作為燃料藉此燒毀北方人的攻城器具。
另一方麵,稗安等人使用弩箭配合弓箭對北方人進行打擊,城牆居高臨下的特質與專門針對騎兵的防禦結構有效遏止了敵人的進攻。特別是由高而下,弩弓與弓箭的射程硬生生比北方人的弓箭多出一大段距離這更使他們掌握了優勢。
開戰後半天時光,北方人似乎終於認清了使用攻城槌是行不通的,終於開始以勾繩攻城,然而這做法卻被稗安看出破綻,他在過去曾經無數次於心中模擬與北方人的戰役,早對這勾繩的用法了若指掌。
所謂勾繩有兩種用途,說穿了就是攀爬與拉扯。攀爬指的自然是士兵利用勾繩攀上牆,並且攻下城牆之後開城門,這是南方人常用的作法,北方人由於騎馬,所以並不喜歡這種作戰方式。至於另一種則是拉,北方人善使這種戰術,利用
馬的力量大的特點,好幾匹馬一起拉動城牆,一些木牆或是不牢靠的磚牆便會被他們拉動。
而眼下北方人正式使用第二種戰術攻城,對此稗安有了想法,首先他在外牆上裝置鋸齒型的木柵,這種木柵比防範騎兵的木柵小了不少,是專門用來對付繩索的,隻要勾繩勾上城牆受到拉力而緊繃繩索便會開始在這種木柵上磨損,致使勾繩斷裂。這種作法不隻能夠增加對方拉動城牆的馬匹數量,更可以消耗對方的勾繩數量,在北方這種物資的供給數量比較少的地方特別有意義。
其次,自然是布署部隊專門砍斷繩索,這是絕對必要的。至於其三則是最冒險的舉動,騎兵要拉塌城牆必定要接近城牆以及遠離城牆,為了讓馬匹的速度加到最大需要的空間不少,這段時間與空間騎兵附近通常是沒有人的,而騎兵本身也沒有心思反擊,所以稗安決定冒險派兵出手射擊,殲滅敵人。
稗安冒險的舉動確實出乎北方人意料之外,他們打聽後知道占領商業都市的是南方人,他們一向認為南方人自豪於守城而不願意與北方人直接對決,更遑
論對手是弩弓部隊,所以從頭到尾都沒想過稗安會突然派出部隊進行攻擊。
步兵們手持弩機衝了出來射上一發即退,倒地的北方人不過十幾名,然而就是這樣的舉動讓他們暫時不敢繼續使用拉城牆的戰術。接著,夜幕到來,第一天過去了,北方人撤到了原本的紮營區,顯然他們不擅長應付南方人的夜襲。
“第一天交戰後,我方傷亡一百四十人,敵人則還在估計,但目前已知步兵約三百人,騎兵約四百二十人。”
晚間士兵們整理著戰場,稗安則在聽取幕僚的報告。
“傷亡倒是無所謂,對方的後勤物資如何?”
“沒有明顯調動的跡象,多半沒有足夠的能力攻下我方。”
“我想也是,明日開始的作戰以減少我方的傷亡為優先,接著要提防的是這一兩天對方可能從附近召來的援兵,在我方到來前務必要撐住。”
“是,那戰場的清理應該要做到甚麼程度?”
“活人死人全部拉進城充當物資,明天把那些死人從牆上扔出去。”
麵對士兵的提問,稗安冷冷迴答,心中對北方人有著不該讓他們隻死一次的怒氣。
(本章完)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