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事推進至此,北方人與聯軍均已損失不少部隊,雙方都知道最後一戰的時刻已經接近了。在戰局於雙方你來我往幾經拉扯之後,往往會在某個時刻局勢往某一方徹底傾斜,而眼前正是決定戰況對哪一方有利的時刻。
北方騎兵往帕邱穆村急行,在他們麵前等待的是早已經列陣的戰車部隊。照理來說碰上這樣的敵人騎兵應該難以穿過,但事實上湊早已經預留了伏兵──留在山上的石炮陣。
聯軍前線指揮官早已經預言過石炮陣的危險,希望總指揮去鏟除這危險的毒瘤。可事實是聯軍無法分出部隊進行夜間作戰,並非不為,而是無法為之,此乃無奈之舉。這支部隊數量極少,兵力也不多,但確實處於心髒地帶,石炮的掩護攻擊對在此處的戰車部隊造成了威脅,並開出一條路讓騎兵得以通過。
北方騎兵簡單地越過戰車部隊,戰車部隊緊追在後跟著進入帕邱穆村在此處試圖對攻入的北方騎兵形成包圍網。照理來說深入敵陣就算是北方人也會感到危險,然而,帕邱穆村是個特別
的地方,是北方人心中頗有記憶之處。若要問為何有這種感歎,那是因為帕邱穆村東邊靠近河流,而在這條河的西岸正是上次南侵時,日生水淹北方騎兵的遺址。
地部首領為何甘願親自成為深入敵陣的前鋒部隊?除了對自己的身手有自信外,願意到此處最大的原因恐怕還是因為上一次交戰被殺的成員有不少是地部的戰士。
“果然還是像當初一般。”
地部首領身旁一名戰士說道。當時他被水淹而身染傳染病,虧狼育與對方交換條件才活了下來,可對此處的景象從未忘記。
“土地很鬆軟,這是塊好地方,難怪南方人能夠穩定收成。”
地部首領下馬摸了摸土壤有感而發。此時他們正在帕邱穆村北部,沿著河流往北便是烏爾聯邦,可以想見北方烏爾聯邦有多少部隊防守。而帕邱穆村的主力則縮在南方,似乎篤定北方騎兵不會繼續往南方進攻。
事實上,帕邱穆村猜對了。北方人早就知道有烏爾聯邦這個大糧倉做後盾,以產糧量高聞名的帕邱穆村的戰略價值大減,所以隻
打算借道,以及在此處對決戰車部隊。
“那群兩個輪子的來了!”
就在地部首領觀察地形之時,遠方一名偵查騎兵前來通報。聽取報告後,地部首領**一會,轉頭看向身邊的幕僚。
“來了嗎……東西找到了沒?那個女人說的東西!”
“有了!糧食雖然都被搬走但是水利設施還在!”
“很好!主力部隊跟我來!其他人照計畫進行!”
地部首領發出命令,隻見地部騎兵各自分散,轉眼間分散到田野各處。而地部首領則帶著主力部隊往戰車部隊攻去。
同時,在地部騎兵深入敵方擾亂之際,先行原地休息整修戰力的北方步兵與山部騎兵也開始向東移動,形成向東的第二波部隊。
“我們該前去支援地部嗎?”
湊的副官問道,隻見湊搖搖頭。
“我們直接繞道往北方進攻,利用第三波部隊壓製對方的援軍,隻要在這裏癱瘓掉他們的指揮係統就能掌握勝利的條件。”
聽了湊的話,副官想到了還在後方待命的海盜與火部、鐵部騎兵,心中隱隱覺得湊此舉太過躁進了些。
(本章完)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