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裝農民再次被海盜們捕獲是隔日之事,正如榮鄉對商人所言,這是個可能會一閃而逝的機會,也就是漂亮脫下有錢人衣物的絕佳良機。
被捕獲的農民們被帶到附近的行刑場準備絞刑示眾,這當然是一種警示的手法。然而海盜們與地上的人不同,由於在海上他們沒有多餘的物資給將死之人,所以不會等到農閑之時再行刑而是在過了一至兩天通知眾人後便處決,反正他們所期望的是由商人組成並藉由收稅來發展的領地,而非藉由農耕來穩定社會的村莊。
然而,這種發展可以藉由商人的決定來阻止。在與榮鄉談過之後,當地一些希望村莊恢複秩序的商人們決定將資金拿出來為被捕捉的農民解套。要從貪婪的海盜手上救人那將是一筆很龐大的財富花費,足以將整支商隊帶到死地的支出,但相對地,也是有錢人能取得窮人信任的關鍵。
見到商人們願意拿錢將自己的生命贖迴,農民們不敢相信這樣的情況,但也不得不感謝這些商人的選擇,這件事在該地的農民之間也傳開了,使當地的農民與商人之間的關係變得緊密。當然,這對海
盜而言並非好事,他們必將適時打壓。可不管怎麼說,這讓拉罕穆村恢複秩序踏出了重大的一步。
“現在的問題在於要如何反抗……不,在那之前的問題是要如何迴收資金,把錢花掉後不隻無法供給商隊運轉,更重要的是連人都快墜落到貧窮線之下。”
這是商人們的抱怨,所謂貧窮線其實是特權階級所應有的資產門檻。在商人們彼此合作後有一部分的人不必摔到動彈不得的階級,但要支持下去卻相當困難。
“我對資金這類問題還是有些人脈,你們要擔心的應該是你們的商船會被海盜特別處理。”
榮鄉如此說道,商人們自然很好奇。
“你說的人脈是?”
“我認為這種規模的問題單靠農民或商人,甚至兩者加在一起就想解決根本不可能。說到底如果團結就能解決問題你們從一開始就不會戰敗了,現在的問題並不是要顛覆體製,而是要打擊入侵者,所以借兵是必要的手段。現在將富有者與窮人之間的緊張關係修複不過是為將來打算的第一步,如果隻往這個方向前進最後隻會被一同毀掉。”
“意思是要將烏爾聯邦的勢力
引入嗎?”
有人帶著質疑的態度問道,但榮鄉卻搖頭。
“拉罕穆村要恢複自主就不能借用烏爾聯邦或是西南各村的力量,因為太過強大的勢力對你們來說是“施恩”而非“合作”,一旦不對等隻會再被賣一次而已。作為烏爾聯邦的人我能保證,在烏爾神殿工作者沒有人會單純犧牲自己人的利益去造福他人。”
榮鄉所言讓眾人點頭同意,這樣誠實的論述沒有人會覺得是錯誤。而聽過榮鄉所言,商人們大致也明白自己的目標為何。
“意思是我們要翻過山嗎?那一邊可不好談啊。”
“沒關係,我在那一邊還有一些辦法,或許可以藉這個機會讓你們合作。我想對方最近因為杜華林村的壓力也急於拓展自己的勢力,可以藉這個機會彼此互惠。”
“既然如此,那一邊的問題就麻煩你了,誠如你所言我們接下來必須思考商船要如何避過海盜的脅迫。所幸現在是冬季,離往北的船隻出發還有一點時間,或許能夠找到適當的對策。”
與榮鄉商量著下一步,商人們也大致明白自己將做些甚麼,而榮鄉也在商人們的幫助下踏上往東的路途。
(本章完)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