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兵勢力試圖離開港口的動作在這幾天之中連續出現,這些駕船者是從本來在這一帶捕魚的漁民之中挑選而出,所使用的是於近海一帶移動的小船。這類小船無法帶給海盜任何形式的傷害,光是船的高度便注定了這些小船會被撞毀的命運。不過榮鄉也不是笨蛋,不會刻意讓小船被撞毀,所以他選擇了不同的港口地形。
榮鄉所選**兵勢力的港口並非是建築在常見的深港,而是利用地域性聚落的漁港。這類漁港基本上能容納的船的吃水均不深,換言之是隻能停小船的港口。而在這港口之外有許多礁石與淺灘,一不小小心船隻就會擱淺或是觸礁,一般被漁民看作天然的漁場。
這幾日來榮鄉讓人用簡易的小型漁船在海盜看得到的地方四處晃,有如挑釁一般的行為讓海盜一方相當不愉快。幾次海盜們都想上前進攻,但無奈他們的大船無法入港,隻能以小船代步,然而此處的水情他們並不熟悉,而且動作太過明顯,常常被漁民逃掉。
對民兵們挑釁海盜很是苦惱,但當榮鄉要求建立的哨塔與木牆在海濱聳立時海盜的眼神便不一樣了。他們沒辦法攻入對方在水田之中的土地,但進攻在海濱上的建築對他們而言卻是無
比習慣的戰術。現在,海盜們必須思考究竟該把兵力放到海上還是繼續如字麵上“遁入泥淖”般的,既不熟悉也無法順利的作戰。
“攻進去後再利用浪板代步,藉此一路殺進對方的基地。”
海盜中有人如此提議。一直以來擁有戰力優勢的海盜對上民兵們最大的作戰問題就是那讓人無法隨意移動的泥淖。海盜們對此測試了好幾種方法,其中一種便是將這些海上戰士的休閑,一種利用木板隨浪移動的遊戲所用的木板應用於此。有如小型船一般,這些浪板將減輕一個人的重量使之不會簡單陷入泥土之中,讓人加速移動。
“從海上攻進去,多少得取得一些作戰的成果,否則眾人的耐性要到極限了!”
海盜們雖然有一筆共享資金,但是還有許多的收入是藉由私人行為獲得,如保護費,如對商人訛詐而來的資金。長時間在此處封鎖民兵就等於這些海盜沒有個人的收入,隻有最基本的那一份,這會加深他們不願意服從海盜頭子的風險。畢竟海盜之間的關係比較接近合夥人,合則來,不合則去,除了契約很少有其他形式的聯係。
在眾人的意思推移下,海盜們基於種種理由決定從海上給予民兵們痛擊,因此其部隊調
度有著顯著的改變。而這變化正與榮鄉推算結果之中部分類似,他大致猜到海盜們可能的作法,於是早就在外埋伏,先一步挑釁。
時間是某日清晨,海盜的部隊還在外海與近海交界處,幾艘漁民的船無聲無息出現使用投石索試圖破壞船體。當然這沒有甚麼效果,海盜也不認為對方是真的想破壞船體,認為這隻是挑釁升級,因此依照計畫追著漁民往民兵的基地移動。
從塔上往遠處看,榮鄉發現了海盜們正在換乘小船逐步迫近,人數大概在一至兩百,遠處還有不少大型船隻正往近海一帶靠近,跟先行的船隻停靠在一起。
“對方來了,準備執行計畫。”
榮鄉說道,民兵們點點頭,一隊又一隊到木牆之上,那人數看來有上千人,如此人數使先行進攻的海盜有些退卻。
“在原地等待後續部隊跟上,不要擅自進攻!”
麵對民兵的陣勢海盜沒有被一直以來壓抑的情緒衝昏頭,而是等待著身後的部隊跟上,同時他們也發現從另外一條路上有一支身穿重裝備的部隊正往大船移動。然而那支部隊目標的盡頭是個海岬,與大船之間便如同河的兩岸一般接近卻又無比遙遠,這行為在激戰之時更讓人摸不清究竟意圖為何。
(本章完)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