絳紅色的箭羽飛速迴旋,箭支在空中劃過一道弧線,穩穩落入黃圈,李潯垂著手臂,眺望,確認成績。
“ten。”場上響起裁判員機械的播報聲,四周的掌聲與哨聲穿雲裂石。
“十環!——李潯再一次打出一個十環!”
世錦賽男子反曲弓團賽現場,中國隊解說員欣喜若狂的聲音被收進設備,坐在他身側的嘉賓解說臉上也浮現出久違的笑意:““這是李潯今天打出的第二個十環,發揮得相當出色。”
比賽在國外舉行,連著幾天溫度都很高,室外場地沒有遮陽,頭頂陽光毒辣,寬而長的箭道被觀眾席包圍,坐著的大多都是外國觀眾。
碩大的熒幕上顯示兩組參賽隊伍目前的成績。
china:set pts 2
ukraine:set pts 0
男子團賽八進四,中國隊對陣烏克蘭隊,第一輪結束,中國隊運動員以六支箭58環的成績險勝烏克蘭隊,拿下兩個積分。
解說員趁著運動員短暫休息的間隙,作介紹:“經常關注射箭項目的觀眾肯定知道,這是我們中國隊的一名老將了,今年三十二歲,個子特別高,也非常帥氣,他在四年前因為一些私人原因退役,去年才正式複出,這是他第一次參加世錦賽。”
嘉賓解說“嗯”了一聲,接著說道:“可以看得出來,他的競技水平仍處於一個巔峰狀態,相較於今年的兩位小將來說,他的狀態還是最穩的。”
“是的,作為團隊的三打,壓力最重,必須要具備這種力挽狂瀾的能力,奪得了這關鍵性的兩分,開了個好頭,我們的小將們在下一輪心態也會平穩一些。”
團隊三打,顧名思義就是團賽中第三個放箭的運動員。
在團賽項目中,每輪每隊六支箭,三位運動員各兩支,為了比賽的可觀賞性,兩個國家的運動員輪流放箭,每一箭都直接影響到下一位選手的心態。
所以射箭團賽的站位很有講究,第一箭舉足輕重,會找隊裏綜合能力較強的一位,打出成績,打出氣勢,而最後一箭往往會在關鍵時刻定勝負,壓力如泰山,所以需要有豐富經驗的比賽型選手來一個漂亮的收尾。
中國隊的出場順位依次是宋仰、於慎微、李潯。
團賽一共四輪,獲勝隊伍可以拿到兩個積分,打平各得一分,率先贏得五個積分的隊伍直接晉級四強。
遠處的熒幕切換畫麵,戴著棒球帽和墨鏡的李潯出現在中央,他伸出手臂,宋仰、於慎微的手掌依次壓上去,吼出頗有氣勢的一聲:“加油!”
第二輪,由烏克蘭隊率先放箭。
宋仰貼在李潯身後,下巴墊在他肩頭:“好熱啊,曬死我了,我感覺我快中暑了……”
李潯將棒球帽摘下扣在他腦袋上:“等會兒下去給你買冰淇淋。”
宋仰將帽簷扶準,暢想:“其實我更想喝老北京的酸梅汁兒,最好是冰鎮的,再配上一份雞絲涼麵,爽啊!”
李潯的眉眼彎了彎,壓著聲音:“你好好表現,我迴去就給你弄。”
宋仰湊到他耳邊:“那表現不好可怎麼辦啊?”
李潯挑著眉梢反問:“你說呢?”
宋仰:“認罰。”
王南風在觀察對手之餘,無意間瞥見如連體嬰兒一樣的倆人,幹咳一聲。
倆人沒什麼反應,他又清清嗓子。
李潯終於轉頭,投給他一個“怎麼了”的眼神。
王南風招招手:“站過來一點。”
李潯往他跟前跨了一步,宋仰雖然不明所以,但也立刻跨一步,他就像剛出生的,缺奶喝的小動物,要感受著成年動物溫熱的體溫才安心。
王南風拿他們沒辦法,放棄掙紮,反正媒體問,那就是美好兄弟情。
烏克蘭隊的三支箭結束,解說播報:“26環,看來他們的二打狀態不是很穩定,連著兩次都出現了失誤。”
嘉賓解說道:“本身烏克蘭隊在國際上的排名也是落後於我們中國隊的,再加上第一輪被我們隊反超,壓力肯定很大,關鍵在於運動員們如何進行自我消化。”
“那您可否預測一下這一輪我們中國隊的成績如何呢?”
“就目前的狀態而言,我認為我們隊是有很大概率再拿下這兩分的,就看兩名二十歲的小將發揮是否穩定,這兩位年紀都很小,我還是第一次在大賽上見到他們。”
“那我們一起期待他們的表現。”
倒計時亮起,宋仰站到起射線,上萬隻眼睛直溜溜地盯著他。
於慎微在他身後喊道:“放輕鬆了再打,26分而已,小case。”
李潯盯著宋仰後腦勺一小撮被風吹起的呆毛,小聲鼓勵道:“加油,有我們在,不著急。”
鏡頭轉向觀眾席,好些穿著紅色“應援服”的觀眾高高地舉起旗幟與條幅。
宋仰的視線從“中國隊加油”幾個字上收迴,沉了口氣,動作流利地勾箭,拉弓,瞇縫著眼瞄靶。
現場奇跡般安靜下來,耳邊隻剩下工作人員走動時輕微的動靜。
響片如期降落,宋仰鬆開指尖。
“十環!——”解說員的聲音鏗鏘有力,“這是宋仰今天的第一個十環!看來我們的運動員已經找到比賽的感覺了。”
嘉賓解說:“是的,我現在能感受到現場有股風,但很欣慰的是,這股風力並沒有影響到我們選手的發揮。”
“這和他們平時的訓練也有關係對吧?”
“對,在選拔和備戰期間我們的運動員會進行特殊訓練,去適應不同的天氣,場地,氣溫,我想再怎麼惡劣的情況他們也能積極地去應對。”
宋仰的十環穩定軍心,轉身對上李潯濕熱的手掌,交握數秒才鬆開。
輪到於慎微上場了。
李潯貼到宋仰耳側,小聲誇道:“你剛才的表現很棒,隔壁教練都在誇你動作。”
“真的嗎?”宋仰看了一眼旁邊的那支隊伍,教練嘰裏咕嚕地和運動員說著什麼,即使隔著墨鏡,也能感覺到他麵色有些凝重,不過不像是指責,或許是一種鼓勵。
“你還能聽懂烏克蘭語?”
“剛才講英文了。”
於慎微打出一個不錯的九環,李潯以一個十環完成漂亮的收尾。
三支箭總分二十九,力壓烏克蘭整整三環,這樣的絕佳優勢在大賽上是不多見的。
鏡頭推向觀眾席,幾位國家隊領導正翹著腿淡定喝茶。
現場解說員興奮得眉飛色舞:“我想烏克蘭隊的後三支箭很難再實現反超,中國隊很有機會晉級四強,爭奪獎牌。”
“是的,這一輪我們的運動員可以說是勝券在握了。實際上運動員從上場開始的每一支箭,都是給之後的表現打下基礎,打得好的,越打越兇,越打越精彩,一開始就落後的,心理上的波動會很強烈,你甚至可以感覺到烏克蘭隊的幾位運動員的緊張……他們一打的速度又慢了。”
對陣烏克蘭的這一局,中國隊贏得可以說毫無懸念,一下場,隊員們就被記者和攝影師團團圍住。
麵對這些陌生的事情,宋仰缺乏安全感地朝李潯那側貼過去。
不過在被要求擺姿勢合影時,他倒是很愉快地彎了彎手指,比出半顆心。
李潯的餘光掃到,和他的對到一起。
宋仰囅然一笑,鏡頭下,他的耳朵被燙得紅紅的。
於慎微不爽道:“你們這樣顯得我很多餘。”
宋仰和李潯對視一眼,幾乎是同時抬起手臂,舉過頭頂,比了個大愛心。
於慎微被堵在中間,莫名感覺自己像條狗。
迴到休息區,宋仰收起弓箭,接水吃東西。
他們的午飯也在這邊解決,食物是主辦方準備的,不是漢堡就是麵條、土豆泥,國外的東西並不和他胃口,再加上天熱,他扒拉了幾口沙拉就放下刀叉。
李潯插了兩小塊牛排喂到他嘴邊:“再吃兩口,要不然下午沒力氣。”
宋仰抬起胳膊,戳戳自己的肌肉:“放心,我有力氣。”
李潯的手並沒有收迴去,宋仰拗不過他,張嘴咬下,牛肉煎得幹巴巴,他就跟咽藥似的,喝一大口果汁才送下去。
邊上那桌傳來一陣笑聲,他們迴過頭,正是上迴在青海碰見的那幾個韓國人。
安誌宇毫不避諱地用中文取笑:“幼兒園沒畢業嗎?還要人喂?”
對付傻\逼,最好的方式就是無視。宋仰在心裏默念完,暢快多了。
安誌宇笑了笑,擦擦嘴,起身走到李潯跟前:“欸,我跟你說個事情。”
李潯皺眉不語。
安誌宇帶著一抹邪笑,彎下腰,靠近李潯,用幾不可聞的聲音說:“你有沒有覺得你和我爸長得也很像?”
宋仰雖然聽不見,但就衝他的這個笑,也能感覺不是什麼好話。
李潯怔了兩秒,點進語音備忘,將手機遞過去:“我沒聽清楚,你再說一遍。”
安誌宇垂眸瞟了一眼,不太情願地轉身走了。
於慎微好奇道:“他剛跟你說什麼了?”
李潯避而不談,提醒道:“如果下午有機會和韓國對陣,一定要當心,這幫人還可能鬧出動靜來刺激咱們,大家千萬要冷靜,別被他們忽悠了。”
宋仰:“嗯。”
下午的第一場半決賽,中國對陣印度,韓國對陣美國,中國隊的發揮依舊出色,以5:3的成績力壓印度,成為晉級團體的冠亞軍總決賽。
他們下場時,有位外國記者堵住了於慎微問道:“you surprised the audience with your performance today,do you have confidence in the next final?(你們今天的表現讓觀眾驚喜,你對接下來的比賽有把握嗎)”
於慎微一臉懵逼,翻譯沒在,他指著李潯,支支吾吾地說:“i don’t know what you say,this is our……our隊長。”他交頭接耳地問宋仰:“隊長怎麼說來著?”
李潯險些要被他這一口塑料英文嚇跪了,略彎下腰,對著麥克風說:“we will try our best.(我們會盡力而為。)”
“are you worried about being defeated by the korean team again?(那麼你擔心再次被韓國隊打敗嗎?)”
為搏眼球的媒體人,總喜歡趁口舌之快,他的這個“again”,像一根針,直直戳向李潯的心髒。
隻不過,這幾年的沉澱足以讓人練就出一副刀槍不入的本事。
李潯麵對外媒鏡頭,麵不改色地說:“they''re the ones who should be worried about being defeated.(他們才應該擔心被打敗)”
再一次和韓國隊碰麵,是在決賽場上,兩支隊伍先後出場。
決賽的氛圍比上午更熱鬧,全場總共五千多個位置,座無虛席。
賽場氣氛高漲,直播間內,解說員流利地播報:“率先上場的是韓國隊,他們隊一打安誌宇,十九歲的一名小將,是整支隊伍中年齡最小的一位,但他的賽績卻很驚人。”
“現在上場的是二打劉正銘,二十六歲,也是位有名的老將,目前世界排名第十九位。”
“團隊三打樸在容,和我們隊的三打李潯年紀是一樣的,今年三十二,也是韓國隊一名非常出色的老將,經常活躍在世錦賽、奧運會上,上一屆世錦賽的反曲弓個人賽冠軍獲獎者,奧運個人、團體金牌獲得者。”
嘉賓解說:“韓國隊在國際賽上的統治力不亞於我們中國乒乓球隊,至今還沒有在世錦賽上丟過一枚金牌,今年我們中國男團離冠軍隻有一步之遙,但這一步也是最難跨越的。重任在肩,希望我們的隊員能保持冷靜,保持清醒,頂住壓力,發揮出最好的水平。”
看到樸在容,李潯想起了在青海受過的傷。
裁判示意雙方隊員握手,李潯握住了樸在容的,能感覺到對方在使暗勁,他也不甘示弱地施力,雙方體型差了一截,再加上樸在容無名指戴著戒指,一用力,骨節被戒指硌得生疼。
在鬆手後,他擰眉甩了甩胳膊,瞪著李潯,咬牙切齒地說了串韓文,看表情大概不是什麼好話。
李潯挑了挑眉,也學著他在青海的樣子,聳聳肩,表示聽不懂。
宋仰作為團隊一打,率先站上起射線,一抬眼,滿是黑壓壓的人頭。
主辦方很巧妙地將觀眾席按國家區分,中韓兩國的應援隊人數相差無幾,舉著不同的旗幟與橫幅,一紅一白,觀眾席形成了涇渭分明的標誌性景象。
“中國隊!加油!——”不知道是誰先帶的頭,觀眾席忽地躁動起來,高舉橫幅吶喊。
直播間內,解說員的手緊緊地攥住了臺本:“現在由我們中國隊的小將宋仰,打出第一支箭,對於團隊賽而言,他的這一支箭至關重要……”
宋仰在熱火朝天的吶喊聲中深唿吸,抬起雙臂,看似鎮定的瞄靶,實際上他的心率已經飆升過百。
他的緊張會直接反應到他的瞄靶速度上,這一點宋仰自己也有感覺,但很難去控製,信號片不掉落,他就不能撒手。
已經十五秒了。
李潯站到宋仰身後,一手扶著弓箭架道:“慢慢來,不著急,有的是時間。”
團賽的六支箭一共120秒,按道理來說,每支箭20秒,但一打超過20秒是沒關係的,後邊的隊員能在規定時間內把箭放出去就不算超時,這也是王南風當時為什麼把宋仰放在一打的原因之一。
他們這隊有於慎微——這個瞄靶隻需要11秒的男人。
所以在時間方麵,李潯還是挺寬心的。
宋仰鬆手的同時,解說員道:“似乎是一個壓線的九環,能看得出來他有些緊張,裁判員現在正在用放大鏡確認……好的,裁判員已經確認是九環,不錯的成績。”
嘉賓解說:“但我們麵對的是世界第一強隊,九環肯定還是不夠的,希望接下來的兩位隊員能有更出色的發揮。”
字正腔圓的聲音通過接收器傳遞到千家萬戶。
宋仰家的客廳沙發裏擠滿了親朋好友,茶幾上堆放著一堅果和飲料,儼然是把家當成了據點。
李初之指著電視機大喊:“是哥哥和舅舅!”
尿尿趴在茶幾邊,看見熟悉的臉,仰起脖頸“汪”了一聲,逗得大夥兒哈哈笑。
隔壁阿姨剝開橘子往嘴裏塞:“慧瑛,你家小仰真的是上鏡,跟那幫老外一比,顯得特別清秀。”
“那肯定,也不看看是誰生的,基因擺在這。”
宋景山笑著將電視機音量調到最大。
音響裏傳出解說員頗為惋惜的聲音:“中國隊二打出現失誤,隻拿下一個八環,這給李潯帶去很大的壓力。”
嘉賓解說:“我們在現場可以感覺到,場上已經起風了,剛才這一箭發揮失誤或許和風速也有一定關係,希望他能盡快調整過來。”
李初之眼睛一亮:“輪到舅舅了!”
午後的陽光很烈,正對著場地,李潯戴著墨鏡和漁夫帽,手握一把紅黑色的反曲弓上場,攝影機推進,拍到他的鼻梁和緊抿的嘴唇。
箭飛出去,解說心頭一緊:“九環,李潯也是一個九環,中國隊目前分數是26環。能看得出來,大家在對陣韓國隊時的狀態和對陣烏克蘭隊時有很大的變化。”
嘉賓解說:“是的,我在臺下就跟著緊張,別說臺上的運動員了。”
輪到韓國隊運動員上場了,王南風扶著望遠鏡,說:“大家調整狀態,別繃那麼緊,尤其是於慎微,別想那麼多,他們沒有完美到不可攻破的地步。”
李潯繞到望遠鏡後瞅了一眼靶麵上的三支箭,略微一皺眉,二十六環的成績和他預期的有一定差距,他甚至都能預見韓國隊拿下開場這關鍵的兩分,除非等會兒的三支箭,他們三個都拿滿環,說不定能打個平手。
王南風拍拍他肩膀說:“你剛才那箭偏右了大概一毫米左右,問題不大,下把穩住。”
李潯一點頭:“嗯”
韓國隊的安誌宇打了個十環,舉著白旗的觀眾沸騰了,高高起立,扯著嗓子大喊道:“大韓民國懷挺!”
三支箭下來,韓國隊拿到28環,三個人重重擊掌,拿挑釁的眼神看向中國隊。
輸人不能輸氣勢,輪到宋仰上場時,觀眾席後座有人揮動起國旗:“中國隊!加油!”
這哥們喊完,好些觀眾的情緒都再次被帶動起來,振臂唿喊,吹著響亮的口哨。
宋仰聽得熱血沸騰,深深吸了口氣。
他想,今天不為別的,就衝這嗓門兒,怎麼都要拿一個十環下來。
嘉賓解說員:“我們可以看見,宋仰的動作比剛才流暢許多。”
“十環!”解說員激動地拔高嗓門,“這是中國隊拿到的第一個十環!”
“我們的二打發揮也很出色!雖然是一個九環,但著箭點離十環非常非常的近!看來他已經找迴狀態了。”
“輪到李潯上場,這會兒的風又有點大,不知道會不會影響到他……”
“十環!漂亮!一個壓線的十環!”解說亢奮地拍著大腿,“目前中國隊一共是55分!”
而就在他報完分的下一秒,熒幕上卻亮出54環的成績,他不可置信地“呃”了一聲,頗為無奈地說:“裁判員在用放大鏡確認後,將李潯的成績改判為9環。”
剛才那位吶喊的大哥有些坐不住了:“臥槽,這裁判會不會判啊!分明已經壓線了!”
——在射箭項目中規定,若是箭頭打在黑線上,即按照高分環數判定,李潯這一箭,理應判定為十環。
但這個壓沒壓線的評判,帶有一定的主觀性。
直白點就是人家裁判說什麼就是什麼。
李潯繞到望遠鏡後邊,看清自己剛才打出去的那一箭,眉頭緊鎖。
這不是中國隊在國際賽上吃虧了。
坐在觀眾席裏幾位國家隊的領導也看不下去了,氣得顧不得形象,破口大罵:“這他媽判的什麼玩意兒!”
不過令人沒想到的是,之後韓國隊也出現了小失誤,他們的第五箭和第六箭分別是9環和8環,熒幕顯示總環數45,也就是說,除非韓國隊的三打能射中一個10環來,否則就和中國隊打平,各得一個積分。
這是至關重要的一箭,韓國觀眾搖旗吶喊:“懷挺!懷挺!”
另一邊的中國觀眾也是有節奏的吶喊:“八環,八環,八環——”
場麵振奮中透著有點搞笑,宋仰努力憋笑,一轉頭,瞟到觀眾席前排,幾個平日裏不茍言笑,作風嚴謹的國家隊領導竟然也在默念:八環,八環,八環……
隻可惜,天不遂人願,樸在容的最後一支箭打在九環和十環的分界線上。
王南風在望遠鏡裏看見箭頭壓到了一點黑線,和李潯的那一箭很相似,如果按照裁判剛才所說,這一箭應該是九環,兩邊各得一分。
幾秒後,熒幕上亮出韓國隊的總環數——55環。
china:set pts 0
korea:set pts 2
“臥槽?”中國觀眾全體蒙了,“剛那箭什麼情況?”
“不應該是九環嗎?”
“那裁判是傻|逼嗎?”
宋仰和李潯交換了一個震驚又無語的眼神。
這感覺簡直像吃了蒼蠅一樣難受——尤其是當對方教練員投來輕蔑的眼神時,這種被侮辱了的情緒到達巔峰。
國家隊的工作人員徹底坐不住了,帶著翻譯人員一起,向裁判組發起申訴,比賽被迫暫停。
離得老遠,宋仰還是能聽見爭執的聲音,穿著紅色製服的國家隊工作人員,為了那小小的一分,為了那一點勝利的可能性,和他們辯論得麵紅耳赤。
可是犯了錯的人哪會那麼容易承認自己犯了錯,他們隻會狡猾地辯解,甚至反過來賴中國隊胡攪蠻纏。
幾分鍾後,申訴結果出來,維持原來的判定,韓國隊贏得第一輪的兩個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