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的馬球場上宋義華注意到了周殷,的確是很特別的孩子。
她阿弟的騎術沒的說,他總能在別人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趕到球邊,帶球衝鋒和投射都是場上最優,但他有個致命的問題:他的隊友配合不上他。
周家那孩子帶著八個人的隊伍,一隊人的騎術球技隻是中上,哪怕領隊的周殷也不敢攖阿弟的鋒芒,但是周家的孩子有一個很明顯的優點,他擅長調度隊友,換防守衛,可以把己方一點點的優勢發揮到極致,該出手的時候也總能準確地出現在該出現的位置,球桿猛地出手,幹脆利落,毫不留情。
每到這個時候,臺上的貴族姑娘總會發出一陣激動的驚叫,掀起一陣浪潮般的歡唿。
但這還不是吸引宋義華的地方,讓宋義華覺得這孩子不一樣的地方是他贏的表現。
阿弟這個年紀的男孩子最愛爭強好勝,輸了贏了臉上的表情都很誇張,周殷那隊打了兩場順風局,樂得上衣都脫了下來,揮舞著馬球桿馳騁縱橫使勁兒地吼,但是周殷沒有,他一點也沒有忘情,他甚至沒有放聲大笑,就那麼驕傲地挽著袖子立馬在張牙舞爪的隊友身前,隨意壓著球桿,露出安靜而篤定的笑。
怎麼會有這樣低調又張狂的小男孩呢?
未來的章德皇後去瞧對麵的阿弟,果然,阿弟就要氣炸了。
她看不下去,打算下場幫阿弟一把。
小唐侯是天生的戰士,後世談起他的騎兵布陣皆以大師級稱唿,宋義華稍稍點撥,他立刻想明白要怎麼贏,和自己的隊伍磨合兩場後,周殷再縝密的調配也要為他絕對的實力讓步,乖乖敗下陣來。
但是弟弟喜歡周家那小子,這件事倒是讓宋義華很意外:弟弟不是討厭他嚒?這怎麼迴事?
她也並不像丈夫那般生氣,她甚至覺得弟弟派頭很足、唱歌怪好聽的,這若是把周殷換個其他的小姑娘,她當場就能把親事說下來給弟弟下聘,是周殷……誒,也沒什麼,自己若是年輕個七八歲,誰還不追求一下周家小公子呢?
並且,阿弟和周殷這事兒一看就沒戲,有什麼好生氣的。
“薛家似乎有意和周家聯姻,那小孩到年紀一定成婚,”宋義華對丈夫說,“生氣憑白氣壞了自己,我去跟阿弟聊聊。”
弟弟是個強小孩,不能打壓,越打壓反而逼出他的倔強來。
宋義華拿著藥膏笑嗬嗬地幫唐放出謀劃策來了:“你追人怎麼這麼沒有章法啊?再說了,你喜歡人家第一次見麵你頂撞人家父親,你這腦子是怎麼想的?”
小唐侯未識風情,追求人這件事實在笨拙得要命,隻能噘嘴求教:“大嫂,那你看我現在還有救嚒?”
宋義華:“要聽實話嚒?”
唐放:“當然啊……”
宋義華如實說:“基本上是走進死胡同了。”
想到周殷今日那臉色,再一聽大嫂這麼說,小唐侯生無可戀地把頭耷拉下去。
宋義華:“挑破感情的窗戶紙呢,這件事按理說應該是快功成時的最後一把力,你這麼冒冒失失地唱情歌,你以為在吹衝鋒號啊?告訴周小公子放馬過來你要進攻了?你瞧瞧他的性格,他像是能接受這個的人嗎?”
唐放懶唧唧地哼唧:“那就是沒有救了唄……”
宋義華:“那倒也不是。”
小唐侯立刻來了精神。
宋義華:“現在反正窗戶紙已經破了,與其你在他身邊等著他態度改變,還不如以退為進瀟灑離開,給兩個人留些餘地,他來日還能念著你的好。”
唐放:……
宋義華展眉:“這件事看你,要麼你在汝南繼續完成學業,要麼你跟著你大哥與我去晉源。”
唐放:“晉源?”
宋義華:“對,任命過幾日便來,你大哥擔任晉源的留守。”
唐放微訝:“不是去中原嚒?我以為大哥要去那裏。”
齊武帝三征新羅使得人心背離,天下造反的人越來越多,整個中原大地現如今叛軍與官軍打成一團,唐放以為大哥這麼急地承襲了爵位,是想要趁著這個機會卷入中原的戰局,亂中求取富貴。
宋義華:“不是,是你大哥特意討要的北方晉源的官職。中原騷動,朝廷無力經營邊疆,你大哥在北方與草原胡商打交道多年,當然更適合守著北方的門戶。”
唐放眉頭一聳,沒有說話。
兄嫂的許多事情,小唐侯都要等著半年一年後再看才能察覺他倆的布局,大哥對唐家主母沒有什麼感情,對荒唐的齊王朝更沒有效忠的執念,這一串襲爵求官一氣嗬成,朝廷東征後精兵強將損失殆盡,正在用人之時,中原豪取富貴的確立竿見影,但是風險也很大,自己家此時勢力尚小,先借著朝廷的東風在邊角積蓄實力以待後變,的確才是上上之策。
宋義華微笑看著弟弟,拍了拍他後背:“你好好想一想,汝南是去是留,自己拿個主意吧。”
半個月後,唐放去找周殷。
這次小唐侯特意選了個沒有外人打擾的小溪,還牽著那匹叫做“唐唐”的雪白駿馬去,當時周殷但凡對他有一絲的表示,他都會留在汝南,可是周殷沒有,他隻能把馬送給他,和他道別。
離開汝南的那一天,小唐侯還是很難過,眼睛腫得像倆桃仁,不知前一夜哭到多晚。
宋義華怕他這副模樣又挨他大哥訓斥,讓他進馬車裏坐,馬車轆轆地走遠了,小唐侯掀著車簾頻頻迴首,宋義華隻能攬住他的肩膀,把人拽迴來:“別迴頭看了。”
宋義華說:“他若真是對你有意,自會騎著你的馬來找你。”
晉源起初的日子並不好混,朝廷不放心唐耿,安排眼線時刻盯著唐耿舉動,唐耿整日與朝廷派來的官員鬥智鬥勇,為保萬全隻能把唐放放出去曆練。
泰皇十六年,那一年唐耿一家三喜臨門。
齊武帝新羅之征後巡行四方,行至北境為草原烏木可汗所困,他阿弟出奇策解齊武帝之圍一戰成名,同年,唐耿封公、唐放封侯,宋義華懷孕。
泰皇十七年,北境廣武圍城。
很多年後小唐侯迴憶那一戰,自己並不覺得有多危險,隻是戰線時間拉得較長罷了,但汝南城的周公子卻在聽說消息後一個人穿過了北方漫長的封鎖線,單槍匹馬闖到了廣武城城下。
白色的駿馬帶著疾風,那天的彩霞滿天,唐放低頭,在城牆上與周殷的目光對個正著。
大嫂說:“他若是對你有意,自然會騎著你的馬來找你。”
小唐侯心道,大嫂誠不我欺。
其實宋義華沒有。
宋義華當年隻是在教他如何在一段感情裏體麵退場,誰能想到周家的公子會放棄中原的大好進階際遇,自己跑來北方的邊陲呢?
那個時候最出風頭的叛軍是東都洛水外林俊勢力,此人也是貴族起身,早些年跟隨孟奔叛亂被勘平,之後一路受齊王朝通緝險些丟掉性命,後來依附上綠林起義軍逐漸壯大,短短幾年裏,北至黃河南至淮河,這塊地盤裏大大小小的反王都紛紛歸附了他。
大司馬周階,也是周殷的三叔,此時正在東都外平亂呢,那是天下矚目之處,他不去自己三叔手底下刷軍功,來什麼北方啊?
可是這位周小公子,就這樣扔開了他的康莊大道,一槍一馬地來了。
等到小唐侯帶著周殷迴到晉源,唐耿宋義華看到他倆,兩人生米已經煮成熟飯了。
當年阿弟是如何在汝南城頭上唱情歌的,很多人都還記得,周殷來找他,便是把自己的態度擺清楚了。
身體展開了,個子更高了,汝南周家的二公子不再是十五歲的小孩子了,再相見,他整個人深沉了不少,連看阿弟的眼神都不一樣了,兩個人騎著一匹白馬迴來,身後還牽著一匹黑的,阿弟坐在他懷裏,周殷摟著阿弟的腰,下巴壓在他的後頸上,目光又深又清澈。
唐耿很不喜歡周殷。
住進唐侯府,唐耿夫妻把弟弟趕出屋去,兩個人一起盤問周殷。宋義華能感覺到周殷身上緊張,這個年輕人其實也知道自己的身份很尷尬,倉促茫然地就來到這個陌生的地方,拋下自己的過去,要謹慎地討好眼前的長輩,處處看人眼色。
“你來北方,你父母知道嚒?”唐耿問。
周殷垂眸奉茶:“知道。”
宋義華:“你們將會走一條很難的路,準備好了嚒?”
周殷:“準備好了。”
“阿弟喜歡你,不拆散你們是不想阿弟難過,不是我們認同你們。”
唐耿明明確確地對周殷說:“本公知道你從小是聽著讚譽吹捧長大的,醜話說在前麵,無論以後你因阿弟的關係受到多少排擠鄙視,你都要自己擔著,我們不會為你做主,外麵是你的大好前程,你現在還可以走,本公絕不攔你。”
周殷沒有猶豫,沉聲說:“我準備好了。”
他們夫妻還能說什麼呢?
唐耿一臉“我不看好,我不阻攔,你別招搖”的表情。
宋義華推了丈夫一把,對周殷說:“以後你隨著阿弟叫我大嫂,叫他大哥大哥。”
唐耿是愛才之人,若不是阿弟弄出這麼一重尷尬的關係,他是會很喜歡周殷的。
在晉源那段時間,唐耿經常把最大幅的地圖鋪在廳堂上,穿著襪子走上麵的山川草原,把五年內有名沒名的戰役情況搜羅過來,涵蓋大大小小三百餘場戰役,不同的地勢地形,還原出戰場情況,天下的烽火便是他們倆的教材,前人的彎路就是他倆的教訓。
他弟高興啊,整日在哪都是沒心沒肺地哈哈大笑,也不知道有什麼好樂的,周殷不太敢在唐耿麵前放肆,進退有禮,處處小心。未來的順高祖雖然別扭,但是勉勉強強把周殷當成了弟弟,一視同仁地對待他。
泰皇十六年,叛軍林俊第一次攻打東都。
當時的情況是,官軍與亂軍對峙於三岔河口,林俊將部隊分為十隊,六隊布陣石子河東,由手下二號人物許讓親自帶隊,自己親自率領四隊潛伏,在嵩山北麓埋伏。叛軍的二號人物許讓是個土匪出身,打仗亦穩定地保持著土匪山賊水準,遭遇官軍渡河打不過,後撤,林俊趁機率領部隊從山上衝下來,側擊包抄。
官軍大敗。
泰皇十七年,五月,官軍再派大將,第一戰與林俊打得有來有迴,十分漂亮,半月後,第二仗官軍被上麵逼著出戰,再次隔石子河列陣,叛軍中還是許讓先打,許讓打不過掉頭就跑,林俊從山上衝下,背後截殺。
官軍大敗。
唐耿每月都派專人搜羅中原各地最新的戰局情況,這東都外的一戰很快就到了晉源的廳堂之上,未來的兩位戰神盤腿坐在地圖上排沙盤,聽到這裏差點沒笑噴。
唐放睜大眼睛:“好熟悉的打法。”
周殷抱臂:“連誘敵的人都沒換。”
唐放:“這種仗怎麼還可能打輸呢?”
周殷:“也可能這個敗退誘敵的許讓,有點東西。”
小唐侯憋不住笑,伸手用力地打了周殷一下。
宋義華覺得這倆小孩怪有意思的,在旁邊一邊給兒子縫衣裳一邊抿嘴笑。
八歲的唐聘童言無忌,一語道破玄機:“周家哥哥平日說話總是慢,隻有跟五哥拌嘴的時候才變快。”
十七歲的周殷盤腿不說話,垂著頭,耳朵尖殷紅殷紅的。
宋義華微妙地看過去,點點頭,表示讚同:周殷待人接物一直矜持淡定,聲調不疾不徐,但到了他弟弟這裏,好像生怕說不過他弟一樣,語速情不自禁地就快出好幾個度。
唐耿咳了一聲,把偏出去的話題帶迴來,叮囑:“這些人都是當世豪傑,他們現在的戰法,將來咱們的戰場都可能碰到。”
這句話裏的意思太豐富,周殷和唐放一時顧不上害羞,抬頭相視一眼。
泰皇十七年,七月,齊武帝巡幸江都。此後天下大亂,一發不可收拾。
八月,各地起義兵已經無法控製。
九月,唐耿晉源起兵,自稱齊室宗親,打出義師旗號,一路南下往中都而去。
當時,天下割據勢力大小十餘處,南邊鷸蚌相爭,東邊東都外正打得不可開交,西邊汝南薛家占據大片城池,正忙於開倉放糧,吸納災民。
唐順公兵貴神速,命費如靄護守徑山側翼通道,親自帶著唐放、周殷直取中都,而當時中都內外,外有範陽唐氏主家策應,內有宋義華大哥宋明煦策應,僅僅一個半月,唐耿迅速於北方晉源出發入主紫霄宮。
未來的大順高皇帝,開局便直取帝王之業,布局如棋,毫無亂手。
天下群雄這才緩過勁兒來,驚異震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