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起珠子,古就手癢,心念一動,就抓來兩大坨天地靈氣,捏成兩個光潔圓潤的珠子,在手裏轉(zhuǎn)著把玩。</p>
這還是林平之教給古的,他看著不禁嗬嗬直樂,果然還是那個他認(rèn)識的古。</p>
“正是,當(dāng)初我為了體悟天地之道,便化出一分身,在混沌珠內(nèi)模擬開天。”</p>
隻可惜,混沌珠終究隻是個混沌孕化的,根本算不上稀奇的東西,它是能裝“無盡”混沌,但那隻是因為混沌珠內(nèi)並沒有完整的空間與數(shù)量的規(guī)則,其“無盡”和混沌本身的無盡,其概念有本質(zhì)上的不同。</p>
裏麵自然不會孕生混沌魔神,也不會有混沌意誌,更不能支撐真的開天辟地,這珠子都禁不住古輕輕一彈。</p>
所以林平之在裏麵開天,隻為模擬,借此參悟虛空大道。</p>
這也就相當(dāng)於是比山河圖更好一些,嗯,好很多的法寶,內(nèi)有乾坤的混沌至寶。</p>
對於林平之來說,就是個普通的洞府。</p>
但古卻很喜歡。</p>
首先,這是個珠子,它光潔圓潤,其次,這裏麵是他隻能看,進不去的天地,就算不是真的天地,也跟真的相差無幾。</p>
這裏麵是沒有智慧生靈,但既然是開辟出的穩(wěn)定空間,支撐這個空間的道又是參照虛空大道,其持續(xù)運轉(zhuǎn),總有孕生智慧的契機。</p>
“古,這個就送給你,給你這分身當(dāng)洞府吧。”</p>
“好!”</p>
古跟林平之自然不會見外,歡喜的收下,“可惜混沌珠就這麼一顆,不然還能多做幾個洞府。”</p>
古開天,殺生取道,混沌恨之,排擠所有的道,所以不但所有的混沌魔神,連所有的混沌奇物,當(dāng)初都被混沌灌注力量化形,點化為魔神來攻擊古。</p>
所以現(xiàn)在的混沌,真的是除了混沌空無一物了,不知還有沒有可能,恆古不變的混沌,再出現(xiàn)變數(shù),再誕生道的契機。</p>
說笑一陣,古便說道,“林,我想去看看天地間。”</p>
“好,不過這個就隻能慢慢看了。”</p>
林平之與虛空大道溝通,為了讓大道滿意,一再完善或調(diào)整修改計劃,改了近千年才改好。</p>
其中一條,就是絕對防止古幹涉天地內(nèi)的一切,於是連古觀察天地,都受到限製,不能如天道一般監(jiān)察天地間的一切,古隻能以一雙眼睛的視界,觀察天地。</p>
“林,這樣最好,這樣我就可以慢慢看,慢慢欣賞了。”</p>
而古本也不想如天道那般,一念之間,便掌控天地間的一切信息,他又不管事,他隻是看,一下全看完,那有什麼意思?</p>
不斷探索,不斷發(fā)現(xiàn),才能不斷滿足古的熱情和好奇。</p>
古迫不及待地將一縷最細微的神識降臨天地內(nèi),凝聚一雙無形之眼。</p>
天道頓時有感,悟道中的鴻鈞隨之有感,但仔細測算,又一無所得,感應(yīng)天道,也是毫無變化。</p>
這是林平之跟虛空大道交涉的,既然絕對不幹涉,那自然是互不幹涉,若天道發(fā)現(xiàn)古的存在,自然對天道運行有影響,所以就不能讓天道發(fā)現(xiàn),至少不能讓天道在意。</p>
鴻鈞自然又將這當(dāng)成了某種變數(shù),或許隻是一個毫無意義的,對天道毫無影響的變數(shù)。</p>
卻也是他不可掌控的變數(shù)。</p>
等吧,等他完全掌控天道……鴻鈞神色莫名,跟著收斂心神,繼續(xù)參悟天道。</p>
“林,這天道使用者,是當(dāng)初那個混沌魔神的蟲卵吧?他那玉牒便是開天斧一半斧柄和怪石了,他似乎……”</p>
古不能幹涉天地,但他依托虛空大道而生,與天道並行,卻能通過虛空大道,測算到一部分天道的信息。</p>
“嗯,我知道的,古,我已有想法了。”</p>
“好,嗯,善。”</p>
古一聽,就放心了,林的心思和手段,連他都猜不全,就更別說那個小蟋蟀了。</p>
“林,你在天地間交了朋友呢,那是一朵紅雲(yún),那兩個,一個是當(dāng)初你身邊的金剛木,另一個……是當(dāng)初有個樹上長滿了腦袋的怪樹留下的一顆腦袋的腦子化形的,而那個小家夥是全新的生靈,他是什麼?”</p>
</p>
呃……</p>
林平之分身帶著接引和離火龍雀,跟著紅雲(yún)和鎮(zhèn)元子,來到五莊觀,正看著自己麵前,鎮(zhèn)元子命他點化的道童打來的一顆人參果。</p>
古這一說,他也想起當(dāng)初那顆樹枝上結(jié)滿了瘤子,瘤子上長出一顆顆歪七扭八,猙獰恐怖的腦袋。</p>
他趕緊搖搖頭,默念色即是空,伸手指一點,將人參果化作一股瓊漿,送入口中。</p>
說起來,這鎮(zhèn)元子也有些奇特,他本尊是人參果樹,但他卻不是本體化形,而是真靈寄托一件伴生先天至寶,一塊方圓數(shù)萬裏的地衣胎膜……就是當(dāng)初那腦子上的一塊頭蓋骨和頭皮,化作了地書。</p>
頭蓋骨當(dāng)然是比腦子要堅硬的,是更好的依托。</p>
所以人參果樹倒也不算鎮(zhèn)元子的本體了,他相當(dāng)於移魂了。</p>
鎮(zhèn)元子是地書化形,真靈又是靈樹,天生精通木土神通,更衍生出五行相生相克之道,可說是這天地間除了林平之,對五行之道理解最深刻的生靈。</p>
相對而言,紅雲(yún)不管是根腳,還是神通、法寶、悟道,都比鎮(zhèn)元子差不少,他和鯤鵬一樣,其實是趕不上第一波進入紫霄宮的,但偏偏不但趕上了,而且占了蒲團。</p>
“紅雲(yún)道友於蒲團上聽講,想必是收獲最大的,我等論道,道友可願先說?”</p>
既然是剛從紫霄宮迴來,自然講道是重點,至少百倍之速悟道千年,聽道者都收獲頗多,疑惑便更多,鴻鈞又隻管講,不管答疑。</p>
那麼除了潛修自悟,當(dāng)然是要坐而論道,討論一番了。</p>
而接引,龍雀,鎮(zhèn)元子,都很好奇,紅雲(yún)有何獨特的感悟。</p>
“那我就獻醜了,我聽道祖講道,有一最大感悟,便是……”</p>
紅雲(yún)大大咧咧的,沒想太多,直接說出他的感悟。</p>
然而聽了一會兒,不但接引和鎮(zhèn)元子,就連龍雀都眼底閃過一絲奇怪。</p>
跟隨林平之修行多年,龍雀隨修行仍是不如紅雲(yún),卻能聽出來,紅雲(yún)講的這些,遠不如林平之平日裏點撥他的那些話語清晰明了、精辟入微、引發(fā)深省。</p>
你可是坐在蒲團上聽道祖講道的,結(jié)果就這?</p>
不是藏私了吧?</p>
——————</p>
四更求支持,多謝諸位書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