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蒲怎麼樣?
蒲潼這個問題真把楊盛給問住了,他就是一鎮(zhèn)上辦紅白事的,哪知道什麼娛樂公司……
他撓撓自己的板寸,一時間呆住了,蒲潼在他心目中可是個大神般的人物,這話他可不敢亂接。
蒲潼見人家不說話也有點尷尬,也怪他問的唐突,哪有一言不合直接“boss直聘”的。
魏銘峰卻是暗自鬆了口氣,惜才的可不止有蒲潼,他們央視對這些民俗繼承者們頗為重視,招到國家隊裏才是穩(wěn)妥之舉。
誰知道蒲潼心這麼大連公家的人都敢搶,還好楊盛這小子聰明,沉默不語也能給蒲潼麵子。
“你別給小楊嚇著。”魏銘峰滿意地調(diào)侃道:“你們科蒲不缺人材,小楊我另有安排!”
一旁的楊盛聞言卻是一愣,啥,原來蒲潼剛才那話的意思是讓自己跟著他幹?
俗話說得好,良情擇木而棲士為知己者死,蒲潼是誰啊,那是他們十裏八鄉(xiāng)出了名的藝術(shù)家,誰不想跟著他混?
楊盛之所以毛遂自薦上春晚,可不是為了出名,他就是想上電視給鄉(xiāng)親們帶來點快樂。
去年蒲潼的小品太好玩了,就連他七十歲的老娘都笑的合不攏嘴,然後他才產(chǎn)生了這份向往。
可以說,今天他能站在這裏,就是因為看了蒲潼的作品,他是個俗人,他不懂藝術(shù),但他知道,老百姓喜歡的,父老鄉(xiāng)親們愛看的,就是好東西。
蒲潼的親民程度無需多言,他還用考慮嗎?
“中嘞,科蒲中嘞!”
這麼好的機會楊盛不可能放過,既然人家伸出了橄欖枝,說什麼他也要跟著蒲潼幹。
楊盛的激動之情溢於言表,甚至不自覺開始說起了方言。
蒲潼還以為他猶豫是不樂意,沒想到他這麼熱情,看來自己問對人了,這是位有追求的民間藝術(shù)家。
“小楊,蒲潼他們是娛樂公司,你是搞傳統(tǒng)文化的,這……”
魏銘峰有點急了,他倒不是舍不得人,而是擔心楊盛這樣的傳統(tǒng)藝術(shù)家被蒲潼“帶壞了”。
蒲潼是搞文娛的啊,那是流行元素,他們公司無論是遊戲漫畫網(wǎng)劇,那都是現(xiàn)代化產(chǎn)物,跟傳統(tǒng)藝術(shù)也不搭邊啊!
他不是信不過蒲潼,而是感覺不合適,隻有國家隊才能給這些老藝術(shù)家提供最好的文化環(huán)境。
“魏叔,我懂你意思。”
蒲潼瞬間就聽明白了,魏銘峰這是覺得他們公司的發(fā)展方向太新潮,怕楊盛被埋沒了。
魏銘峰的擔憂是道理的,說到底,他們科蒲還是科技娛樂公司,產(chǎn)出的作品也都是流行音樂和新媒體作品。
就連蒲潼這個老板,也都是靠著唱流行音樂發(fā)家的,公司傳統(tǒng)文化占比很低,怎麼安置老藝術(shù)家?
招人才容易,想要物盡其才人盡其用可就難了!
蒲潼確實有點欠考慮,但他至是稍作思考,就得出了一個可行的結(jié)論,這人,他得招,不僅如此,他還要成立專門的傳統(tǒng)文化板塊。
他做這麼多,不惜和查理幾人過招,不就是為了讓世界接觸到很多優(yōu)秀的中華文化嗎?
自己都不重視,拿什麼展示出去?
魏銘峰的無心之言倒是把蒲潼點醒了,公司早已不是當初的小作坊,也能為文化建設(shè)出份力了。
傳統(tǒng)文化其實很有潛力,完全可以讓科蒲開辟一個新賽道。
“科蒲有開拓傳統(tǒng)文化板塊的打算,正需要楊盛這個開國能臣。”
蒲潼的迴複很講究,他肯定了魏銘峰的質(zhì)疑,但亦有自己的堅持和打算,順帶用一句“開國能臣”點明了楊盛對公司的重要性。
魏銘峰聽了不好再攔,楊盛對於國家隊隻是錦上添花,但蒲潼這意思,這是雪中送炭。
人都開國之臣立身之本了,自己再放人可就不地道了……
楊盛聞言則是心頭一暖,他想跟著蒲潼幹,不怕所托非人,就怕自己沒能力拖後腿,蒲潼這話無疑給他吃了顆定心丸。
“咱一定好好幹!”
看來是跟對人了。
魏銘峰看著一臉感激的楊盛,心情莫名有些複雜,人他放走了,但終歸還是舍不得。
他跟蒲潼對視一眼,這小子是愈發(fā)圓滑了,短短一句話麵麵俱到,自己沒話說就算了,還起到了收買人心的效果。
“那說定了,春晚結(jié)束後來科蒲報道!”
蒲潼拍拍楊盛的肩膀,不知不覺間,他倒是也多了幾分城府,學會八麵玲瓏了。
隻能說大場麵見得多了,心境上確實會成熟很多,畢竟名氣今時不同往日,還是得有點大家風範。
風雪壓我兩三年,我笑風輕雪如棉。
楊盛的加入隻是敲門磚,想讓公司著手文化建設(shè)還得從長計議,這事急不得,現(xiàn)在首要的任務(wù)還是春晚。
蒲潼也不敢耽誤,憑借原作的演出經(jīng)驗,他很快就對小品的演出做了調(diào)整和建議。
在場的幾個小品演員聽的是直發(fā)懵,被他這麼一改,演出還真順暢了好多……
小品不單需要好劇本那麼簡單,演出也是重中之重,每句臺詞每個停頓其實都大有講究,蒲潼的建議直擊要害,給他們幾個專業(yè)人士都整不會了。
他連這個都懂?
蒲潼已經(jīng)習慣這種驚訝的眼神了,該說不說,指導小品這已經(jīng)是他相對順手的那一檔了。
驚訝歸驚訝,幾人倒也沒落下聽課,他們本來也專業(yè),經(jīng)過蒲潼這麼一點撥瞬間就融會貫通了。
在蒲潼反複觀看調(diào)整了好幾遍後,小品《不差錢》算是終於定稿,隻等著除夕夜正式開演。
魏銘峰本來還想請他聚餐,不過被蒲潼用“創(chuàng)作”當借口推掉了。
他可不是喜歡社交的主,喜歡蹭飯這種事估計隻有伊織雪乃做得出來……
功成身退之後,蒲潼將這邊的喜訊分享給了小夥伴們,不過他們應(yīng)該在學校,這會應(yīng)該是看不到了。
……
“小品處理完,下麵就得準備歌了吧,好嘛,忙死他才好!”
“雪乃,該關(guān)機了。”
伊織雪乃不情不願的關(guān)上手機,沒辦法,飛機要起飛了。
出乎蒲潼預料的是,她們並沒在教室裏聽課,而是乘上了前往京城的航班。
而且,七人組一個不多一個不少。
看著在群裏自言自語的蒲潼,為首的餘紈紈莫名生出了幾分憐愛,這種時候,怎麼能讓他獨自麵對呢?
所以他們來了,在蒲潼最需要他們的時候。
這是幾人共同的決定。
你不能隻在需要他時才把他當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