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覺得這梧竹棲幽閣名字起得不錯,碧梧成蹊,修篁弄影,是處雅致之所。”
“以臣看,此處是輕紗環(huán)碧樹,弱柳窺佳色。”
“好個“輕紗環(huán)碧樹,弱柳窺佳色”甚妙!你二人也老大不小的了,這迴可有“佳色,入眼?若有瞧上的……”
三人正閑聊,李塊和李瑜一上二樓,打斷了談話。
“承安和敏德迴來了。”鬱子都笑著對上首的人說道,語調(diào)中帶著幾分輕鬆之娶。
坐在他上首的是個二十八九歲的青年男子,長臉盤,寬眉闊目,神光內(nèi)斂,身上穿著件絳紫繡海龍戲波紋長袍,配了條紫金白玉扣腰帶,上麵還綴著塊半個巴掌大小的羊脂龍鳳佩,整個人端坐在上首不怒而威的氣勢讓人不敢仰視,一看便知其身份不凡。
李瑜和李塊上前行禮“臣弟(微臣)給皇上請安!”
原來上首坐著的這位就是當(dāng)今大華的天子李冕。
“免禮!這是在宮外,這些俗禮就不必行了!”皇帝揚(yáng)揚(yáng)手”“承安,如何?可是一品朱衣被人選中了?,…
李瑜沒吭聲,臉色有些暗沉,一旁的李塊忙迴說:“迴皇上,是周康學(xué)士家的五姑娘。”
“喲,周康家的兩個女兒還真是與皇家有緣。”皇帝看著李瑜麵色不虞,問道“你的意思呢?”“皇兄,你又不是不知道,那是母後的意思我怕她老人家操心才隨便應(yīng)承下來說要以huā選人,那是一時戲言做不得準(zhǔn)的。”
“你沒相中周家的姑娘?”李瑜猶豫著要不要將暖〖房〗中看到的事告訴皇帝,不想李塊清咳了兩聲,他最終還是沒把樓下暖房的事說出口,轉(zhuǎn)而道:“有一事還請皇兄恕罪,臣弟來送母後那盆一品朱衣之時,隨口提了句,暗示此huā是母後為了選個和緣閨女特地準(zhǔn)備的。
李瑜將“閨女”二字咬得極重。
皇帝瞥了李瑜一眼“你幾時學(xué)會替朕做起主來了?”
“臣弟魯莽,還請皇兄恕罪!”李瑜說著,便起身跪在了地上給皇帝請罪。
皇帝望著跪在下首的李瑜,沉聲訓(xùn)斥道:“和親自古協(xié)戎之上,因其出外代表吾之國體,須擇才德兼具之人,豈可容你如此兒戲?”李瑜雙手伏地叩首“臣弟知錯了,請皇兄責(zé)罰!”
李塊心急,忙道:“忠王殿下年少率性,想來不是有意為之,還請皇上寬宥!”“忠王殿下此事做得確實(shí)不對!”鬱子都阻了李塊求情,對皇上道“皇上,雖說忠王殿下此舉有些荒唐,但這人選卻未必不合適。
以微臣之見,周家書香世家,家風(fēng)嚴(yán)謹(jǐn),子女皆是飽讀詩書,其秉性德行也是上佳,從世子夫人即可看出。”
坐在靠窗邊的華韶彥接口道:“皇上您剛還提過有意從書香氏族中擇女和親,如今合適的也就祁、周、趙、王這四家。而這四家裏,祁、趙兩家一來自江南,一來自東南沿海,而周、王卻是毗鄰上京的北方大氏族,周家更是出身崇州,其人情風(fēng)物更是接近北胡。臣在西北呆了五年,更熟悉那裏的氣候環(huán)境。以臣之愚見,選北方之女和親能更能快適應(yīng)那裏的生活,不至於因水土不服和些風(fēng)俗小事而折了我大國威儀。”
聽完鬱子都和華韶彥的話,皇帝垂眸思忖了片刻,然後讓李瑜起身“今次的事就此作罷,你當(dāng)謹(jǐn)記自己身為皇室宗親,更因以身作則,不可任性妄為。”
“臣弟謹(jǐn)遵皇兄教誨。”皇帝摘下身上佩戴的龍鳳玉佩,喚了樓下迎接李瑜二人的中年男子近前,附耳吩咐了幾句“…
去東huā閣將這玉佩交給太後,就說萬綠從中一點(diǎn)紅,便是奪翠。朕添給魁首的彩頭,不必明言此玉出處。”那男子領(lǐng)命離去,皇帝微笑地打量著在座的四人“李塊,朕就不說了。李瑜,今次選不出正妃來,母後還會給你指位如夫人。你不會連如夫人都說不要吧?”
“臣弟不敢!”李瑜抬頭看見皇帝笑瞇瞇的眼睛,所有想說的話都吞進(jìn)了肚子裏,隻低聲應(yīng)了四個字。
皇帝點(diǎn)點(diǎn)頭,轉(zhuǎn)頭又看向鬱子都和華韶彥“你們兩個都是朕的表弟,國公爺和姑母可不是頭一迴與朕說起你們的終身大事。朕知你們兩人雖是一文一武,可內(nèi)裏都是直腸子,有些事情上拗得很,所以今次借齊王的地方讓你們自己看看。”
“皇上,端陽公主上次進(jìn)宮時在太後和您麵前提到過想跟富平侯……………”站在皇帝身後伺候的穿著便服的內(nèi)侍提醒了一句。
“哎,福山不說朕都忘記了這事,是正月裏的事”
華韶彥抱拳“皇上,今次來臣確實(shí)還有一事,臣當(dāng)初殺了宗拓,您說要給我個獎賞,臣一直沒兌現(xiàn),這次就跟您討個旨意,讓我自主擇親。”
“這”皇帝有些為難地看了眼華韶彥。
“請恕微臣性子魯直,讓皇上為難了。”華韶彥先自省請罪,然後趁著皇帝未開口前,繼續(xù)說“母親素來與太後親厚,關(guān)於富平侯的事許是母親隨口一提,征詢太後娘娘的意思。臣先前不知情,再者事情都還沒定下來。今次是臣以軍功自請的旨意,母親那裏不會再有異議。”
看著麵色沉靜目光中透著堅持的華韶彥,皇帝想起五年前他那次鬧得上京人盡皆知的驚天動地的出逃,不由無奈地?fù)u搖頭,說起來也就是這樣不服管束、不按常理出牌的人才能成為戰(zhàn)場上出其不意的利刃。
見皇帝意動,華韶彥又道:“今次和親送親的任務(wù),皇上若沒合適的,臣自請送親。”
“你倒是會做人!”皇帝笑道“罷了,就準(zhǔn)你自主擇親,若有中意人選,朕再幫你賜婚。和親使團(tuán)親衛(wèi)軍朕今日就一並交給你了,望你不負(fù)朕望。”
“臣領(lǐng)旨謝恩!”華韶彥跪下接旨臉上緊繃的表情也隨之鬆弛了下來。
皇帝身邊這一文一武兩位青年才俊,皆是宗親出身,一個有戰(zhàn)功卻未在軍中和朝中領(lǐng)實(shí)職,一個有才華卻內(nèi)斂欲避鋒芒而請辭,可眾人都知道這二人深得皇帝喜愛所以皇帝才會親自過問二人的親事。
如今,解決完華韶彥,自然剩下鬱子都了。
不等皇帝問話,鬱子都一見皇帝看向自己,便先開口說:“臣謝皇上體恤之恩。祖父答應(yīng)過臣,允許臣自主擇親,而臣看中的人亦要他老人家點(diǎn)頭,所以今日臣來此隻陪皇上談風(fēng)月並沒上心旁的事情,還請皇上容宥!”
“得了,朕要做媒也不是件容易事。”
“皇上胸懷天下,獨(dú)掌乾坤,護(hù)估萬民自不必為這些小事煩心。”
鬱子都這話說得漂亮,皇帝心情大暢“既然護(hù)估萬民,那今次也護(hù)估護(hù)估你們,與叔瀾同,你若成親朕下旨賜婚。”
鬱子都叩頭謝恩。
“此間無事,朕先迴宮了,你們幾個也迴府去各忙各的吧!”
皇帝想做媒,結(jié)果鬧了大半日一樁都沒做成,於是打道迴宮了。
送走了皇帝四人之間氣氛頓時輕鬆多了。
李瑜懊惱地看著鬱子都和華韶彥“皇兄金口玉言,你們可好了,不會有人再逼婚了。”
李塊拍了拍神情有些沮喪的李瑜,不讚同道:“那兩個不能以常理度之。那些無知婦孺不知那huā的來曆,為了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爭執(zhí),你別往心裏去好歹你今日也能抱得美人歸,比那兩個光棍強(qiáng)多了。”
鬱子都但笑不語。華韶彥睨了李塊一眼,轉(zhuǎn)頭問李瑜說:“今兒暖房裏出了何事?原本太後要給你選妃用的一品朱衣,怎麼改成了選和親公主了?”
“這事是他自己定的。”李塊指了指李瑜“定是這廝怕說是選妃惹來一群姑娘搶奪,買通送huā內(nèi)侍改了。風(fēng)。我母妃聽了自然會錯了意,這也難怪周丹娘邸”
李塊差點(diǎn)自己說漏嘴,趕忙截住話頭不敢再說,嘿嘿訕笑兩聲掩飾自己的尷尬。
華韶彥斜也著二人“這些事你當(dāng)皇上事先一點(diǎn)都不知道?”
“你是說”李瑜和李塊驚訝不已“皇上早知道”
“不然,趙家姐妹為何會在出現(xiàn)在那裏?”華韶彥想起他與鬱子都一起往梧竹棲幽閣去時,在林中聽到上官府裏兩個丫鬟高聲議論暖房和簪huā之事,唇角不禁勾起,這丫頭為了怕朋友入彀,倒是什麼餿主意都想得出來。
鬱子都看了眼若有所思的華韶彥,唇角掠過一抹淡笑“皇上心中早有人選,隻是未有定議,借你之手一試,且看天意”
“那若是沒合適的人選中奪翠呢?“該是誰就是誰!”
鬱子都和華韶彥異口同聲,兩人說完,對視了一眼,唇角一起向上揚(yáng)起。
與此同時,東huā閣那邊眾家的姑娘已經(jīng)齊聚到蕊香院,等待著王妃和諸位夫人們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