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東西哪怕對於任何一位元嬰修士來說,都是不可能輕易尋得的。
或許還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而且,修士修為在達到了元嬰之境後,對於自身靈根資質(zhì)的依賴,其實也已經(jīng)很小了。
哪怕是天靈根,也不過是能夠保證在元嬰境之前不會遇到瓶頸罷了。
當修士修為達到了元嬰境之後。
自然也就很少會有修士將自身的靈根資質(zhì)掛在嘴邊了。
因為那毫無意義。
在元嬰境中,哪怕是天靈根。
在該遇到瓶頸的時候,也依舊還是逃不過。
哪怕是何鬆。
現(xiàn)如今選擇這門五行聚元訣,其目的也並非是這門功法可以用來提升靈根資質(zhì)的效果。
而是因為這五行聚元訣,除了可以提升修士的靈根資質(zhì)之外。
還可以依靠潛移默化的以五行之力強化修士自身,讓修士的身軀變得更加強大。
甚至,在五行聚元訣的介紹之中,這種潛移默化的強化,還存在著諸多其他的好處。
而這些好處,或許也是羅靜真君開口,讓何鬆選擇五行皆備的功法的原故。
細細看過五行聚元訣的各種介紹。
何鬆對於羅靜真君之所以會開口,讓何鬆選擇五行皆備的功法的緣故,心中也是有了一些猜測。
根據(jù)五行聚元訣的介紹。
修士修為在達到了元嬰之境後,其肉身也並非是一成不變的。
尋常修士,若修習的是其他類型的功法。
在自身元嬰逐漸壯大,而自身肉身卻又一直不曾得到溫養(yǎng)的情況下。
其元嬰與肉身之間的差距,也將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變得越來越大。
而當這二者之間的差距達到了一定程度之後。
修士的修為,便再難寸進了。
這是五行聚元訣中的原話。
而到了這個程度,修士便自然需要迴過頭來,以自身法力增強肉身。
可元嬰修士的肉身本就極其恐怖。
想要在短時間內(nèi)將其提升到能夠承載強大元嬰的程度,其實還是十分困難的。
而且,根據(jù)五行聚元訣中的描述,元嬰與肉身之間的差距,也並非體現(xiàn)在肉身強度上。
而是體現(xiàn)在法力密度上。
按照通俗的話來說。
元嬰。
其實便是一位修士曆經(jīng)數(shù)百年,才終於在自身體內(nèi)凝聚而出的純能量體。
而若是想要承載這等純能量體。
這個容器內(nèi)的能量密度也不可能太低。
太低的話,便根本無法再繼續(xù)承載元嬰這等純能量體了。
而身為純能量體的元嬰,在強大到了一定程度的情況下。
哪怕其自身絲毫未動,都有可能會直接衝破肉身這個容器的包裹,垂落地麵。
就如同一個鐵球掉進了水裏一般,水根本就承載不起這般密度的鐵球。
這樣的情況,雖然基本上不太可能發(fā)生。
因為一旦元嬰與肉身之間的能量密度差距過大的話,修士的修為便將再無寸進。
元嬰無法繼續(xù)增長,那麼肉身這個容器,自然也就不會被打破。
但此事若是不去管束的話。
卻也能夠讓一位元嬰修士自此之後再無寸進,可謂直接抹殺了一位強大修士的前進之路。
這種情況,自然也是極度可怕。
而這,或許也是羅靜真君專門提醒何鬆的原因所在。
她不想見到何鬆日後修為難以寸進。
也不想見到何鬆行差踏錯,蹉跎歲月。
心中想到這裏,何鬆對於羅靜真君此番提醒,心中也是隨之閃過了一絲感激。
若非羅靜真君此番提醒的話,自己恐怕便會隨便尋上一門元嬰功法,對此毫無察覺了。
不過,如今既然已經(jīng)有了羅靜真君的提醒。
何鬆也在心中意識到了這一點。
這五行聚元訣,何鬆自然也就不可能放棄了。
想到這裏。
何鬆腦海之中再次閃過五行聚元訣中的介紹。
如果想讓肉身這個容器跟得上元嬰的增長,讓其能夠不斷的變強,足以承載同樣也在逐漸變強的元嬰。
其實也是有方法的。
似五行聚元訣這般,五行皆備的功法,大多都可以做到這點。
似五行聚元訣這等五行皆備的功法,除了能夠提升修士自身的靈根資質(zhì)之外。
還可以依靠潛移默化的以五行之力強化修士自身,讓修士的身軀變得更加強大。
而這般以五行之力強化修士自身,讓修士的身軀日漸強大的過程。
自然也就是讓修士肉身變得更加強大,內(nèi)部能量密度變得更高的過程了。
隻要一位元嬰修士修行了似五行聚元訣這等五行皆備的功法。
這門功法之中的五行之力,便會在潛移默化之中讓修士的身軀得到強大。
而不會讓修士的肉身強度跟不上修士元嬰的增長。
如此一來,倒也能夠避免因為肉身強度與元嬰強度的不匹配,而導致的修為停滯了。
甚至,在五行聚元訣的介紹之中,這種潛移默化的強化,還存在著諸多其他的好處。
不過這些好處,大多都是一些關(guān)於修士肉身,以及修為恢複之類的小好處。
何鬆也隻是掃過一眼,將其記下。
然後便不再關(guān)注了。
這些好處,雖然效果不錯,對於何鬆來說,也算好處多多。
但對於五行聚元訣來說。
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以五行之力強化修士肉身,才是其最為強大的效果。
至於其他,諸如靈根資質(zhì)變好,修為恢複速度加快,肉身變得更加純淨之類的效果。
卻也隻不過是一些添頭罷了。
在確定了自己日後所修行的功法之後。
何鬆很快便又將自身目光放到了別處。
他開始尋找起了元嬰境的防禦法術(shù)。
而元嬰之境的防禦法術(shù),在聚寶閣的寶庫之中,其實數(shù)量也是不少。
何鬆一眼掃過,便發(fā)現(xiàn)了足足數(shù)百,甚至上千門防禦法術(shù)。
見此情形,何鬆心中驚訝。
不過想想之後,卻又釋然了。
聚寶閣,可是化神聖地,閣中不僅有化神修士,元嬰修士更是眾多。
單單是聚寶閣內(nèi)現(xiàn)存的元嬰修士,按照何鬆的推算,都有可能數(shù)以百計。
就更別提那些已然身隕的元嬰修士了。
如此之多的元嬰修士,以及那些化神修士,多年以來所創(chuàng)造的元嬰防禦法術(shù),數(shù)量自然極多。
再加之聚寶閣遍布修仙界各處,無數(shù)年來也不知搜羅了多少寶物。
這等元嬰防禦法術(shù),或許對於他人來說極其寶貴。
但在聚寶閣內(nèi)部,卻也隻能說是稀疏平常。
甚至可以說,何鬆眼前這數(shù)百上千門元嬰防禦法術(shù),其實都還算少的。
恐怕還有大部分的元嬰防禦法術(shù),未被記錄在冊。
而那些防禦力強大到了一定程度的法術(shù),以何鬆現(xiàn)如今的權(quán)限,也是無法翻閱的。
想到這裏,何鬆心中對於聚寶閣的龐大,也是有了全新的認知。
不過,何鬆倒也並未覺得這些元嬰防禦法術(shù)必定弱小。
能夠被聚寶閣收錄在寶庫之中。
這些元嬰防禦法術(shù)哪怕再弱,也是絕對弱不到哪裏去的。
相較於那些元嬰上宗之中的元嬰防禦法術(shù),其防禦力必定遠超對方。
心中想到這裏,何鬆也是很快便開始為自己挑選起了自己所需的元嬰防禦法術(shù)。
而很快。
何鬆便在其中尋到了一門讓他頗為熟悉的元嬰防禦法術(shù)。
玄天土靈盾。
這玄天土靈盾,何鬆此前便在自己的收藏之中見過,乃是一門可以引動天地之力,來增強自身防禦的防禦法術(shù)。
那時候的何鬆,心中還對這玄天土靈盾產(chǎn)生了一絲興趣。
不過後來,當他從自己的收藏之中又翻出了紫陽護體術(shù),以及九陽真火訣之後。
何鬆因為擔心此法與九陽宗有關(guān),這才將其放棄。
不過如今。
當何鬆再度在聚寶閣的寶庫之中發(fā)現(xiàn)了玄天土靈盾的存在之後。
何鬆卻是立刻便將其再度劃歸到了自身可以修習的法術(shù)之內(nèi)。
這玄天土靈盾,已經(jīng)被何鬆記在了腦海之中。
可不需要何鬆再花費貢獻值去寶庫之中兌換了。
若是其真的可堪大用的話。
倒也能夠給何鬆省下一些靈石。
而在將這玄天土靈盾就此記下之後,何鬆也是很快便在聚寶閣的寶庫之內(nèi),開始不斷的對比了起來。
元嬰防禦法術(shù)的防禦力對比,其實還是比較簡單的。
尤其是在有聚寶閣寶庫這個參照物的前提之下,便更加簡單了。
何鬆甚至都隻需要對比這些元嬰防禦法術(shù)的價格,再稍稍挑選一番,便能夠得到自身想要的答案。
而隨著何鬆的不斷對比。
何鬆也是很快鎖定了數(shù)門元嬰防禦法術(shù)。
這些元嬰防禦法術(shù),其價格在同類法術(shù)之中,都是一等一的。
而且,其防禦力和效果,也比同類法術(shù)強大了不少。
可以說,這些防禦法術(shù),隻要何鬆習得,日後在麵對敵人時,勝率天生就會增強幾分。
而在這數(shù)門元嬰防禦法術(shù)之中。
玄天土靈盾赫然在列。
同時,還有另外的一門元嬰防禦法術(shù),也在何鬆的收藏之中。
此術(shù)名為紫陽護體術(shù)。
雖然被冠以紫陽之名。
但卻似乎並非是九陽宗內(nèi)獨有的防禦法術(shù)。
因為何鬆在聚寶閣的寶庫之中,也尋到了這門法術(shù),並且還將其列為了自身需要去修行的那一列。
畢竟,紫陽護體術(shù)和玄天土靈盾這兩門元嬰防禦法術(shù),早已被何鬆記在了心中,隻需要隨之修行即可。
而無需花費貢獻值再去購買。
要知道。
這兩門法術(shù)就算是被放在了聚寶閣的寶庫之內(nèi),其價格也是頗高。
可以說,何鬆所得的這兩門法術(shù),倒是給他省去了不少的靈石。
而在將自己看上的另外兩門元嬰防禦法術(shù)也記下名字,留待日後兌換之後。
何鬆也是隨之看向了元嬰攻擊法術(shù)的那一列。
既然防禦法術(shù)自己已經(jīng)擁有了兩個,也留了兩個當做日後修習的對象。
那麼接下來,自然也就輪到元嬰攻擊法術(shù)了。
元嬰修士,若是想要真正獲得元嬰戰(zhàn)力,這攻擊型法術(shù)是必不可少的。
元嬰攻擊型法術(shù),可比練氣,築基,金丹修士所能夠修習的各種法術(shù)威力更大,範圍更廣,效果更強。
帶著這樣的想法,何鬆很快便在聚寶閣的寶庫之中尋到了幾門元嬰攻擊型法術(shù)。
並在挑挑揀揀之後,選擇了其中的兩門,作為自己日後的常用法術(shù)。
這兩門元嬰攻擊型法術(shù),一個名為玄武鎮(zhèn)嶽踏,一個名為地靈九轉(zhuǎn)印。
其中,玄武鎮(zhèn)嶽踏一旦施展,天空之上便會有異象出現(xiàn)。
一隻由磅礴法力凝聚而成的巨大腳掌,會從天而降,狠狠的踏在前方。
其腳踏的位置,由修士自身神識鎖定。
這一招威力據(jù)說十分恐怖,一旦成功施展,哪怕是一座巨大的仙州州府,一座極其龐大的山脈,都要眨眼間煙消雲(yún)散。
元嬰法術(shù),已經(jīng)初步擁有了移山填海之能。
而地靈九轉(zhuǎn)印,一旦施展之後,則是會在半空之中凝聚一道由磅礴法力,以及周遭天地之力凝聚而成的巨大印璽。
此印璽會隨著修士神識的操縱而迅速落下。
並在隨後連續(xù)凝聚出足足八道印璽,一共九道印璽凝聚而出。
而且,這九道印璽越是往後,吸納的周遭天地之力越多,其威力自然也就越強。
到達最終的第九道印璽之後,一擊之威,便是駭人聽聞。
這地靈九轉(zhuǎn)印,與那玄天土靈盾一般,皆是能夠借助天地之力增強自身的法術(shù)。
而在有了這兩門元嬰攻擊型法術(shù)之後。
何鬆日後與人廝殺時,自然也就擁有了極強的攻伐之力。
這等法術(shù),一旦施展便是天崩地裂,元嬰修士的破壞力,自此可見一斑。
選擇了自身所需的兩門元嬰攻擊型法術(shù)。
何鬆隨之又在聚寶閣的寶庫之中尋找了片刻。
自身修為達到了元嬰之境。
那用於隱匿自身的秘法,自然也就不通用了。
何鬆在金丹境時一直視作倚仗的隱神術(shù),現(xiàn)如今也已經(jīng)不再適合何鬆了。
日後,何鬆若是在外行走時依舊還隻運起隱神術(shù)的話。
隱神術(shù)能否瞞過其他元嬰修士,恐怕還是一個問題。
因此,為了讓自己日後還能夠安安靜靜的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