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絲紅翡不大,隻夠做一隻鐲子和一套耳飾的。
最後還是李淵發(fā)話,將金絲紅翡帶迴去給長孫皇後處理。
第七天的時候各種木料也送了迴來。
看著木料李淵笑著說道
“不錯不錯,這些木料都很有特點(diǎn),看來朕要多收集一些木料製作成煙桿了。”
聽了李淵的話,李恪有些後悔弄這麼多木料給李淵製作煙桿了。
這怎麼還把李淵的收集癖給搞出來了。
不過現(xiàn)在老李家家大業(yè)大的,有些小愛好好像也不是不行。
想明白這些,李恪笑著說道
“孫兒估計明年老五就迴來了,到時候問問老五新大陸有沒有新奇的樹木,到時候他們再去的時候帶迴來一些。”
李淵聽後笑著捋了捋胡須笑著說道
“好好好,兩年沒見佑兒了,這次迴來,就別讓他滿世界跑了,怪危險的。”
李恪笑著點(diǎn)了點(diǎn)頭說道
“好,不過這事兒還是要爺爺您親自跟他說。
您也知道,老五好動,讓他在長安那也不去,估計他要全身難受了。”
聽了李恪的話,李淵哈哈大笑起來說道
“那就讓他帶著你們那些弟弟妹妹打獵去,那麼大的皇家獵場還不夠他們折騰的?”
李恪並沒有迴答李淵的問題,而是聳聳肩笑著說道
“搞不好,他會拉著您和我爹去打獵,您知道的,老五從小就是個好動又大膽的主兒。”
李淵笑著點(diǎn)了點(diǎn)頭很是讚同的說道
“不錯,佑兒這一點(diǎn)跟你爹還真像,天不怕地不怕,不過他怕你。
不過這也是你下手太重的原因,但好在他本性不壞。”
說到最後李淵有些失神,也有些懷念。
看到李淵的神情,李恪知道李淵這是想李二了,想他的兒子,孫子們了。
這個時候李恪說什麼都不合適,而是蹲在李淵身邊,握住了他的手,靜靜地陪著他。
在眾人的忙碌中,時間也來到了第十天。
自從上次跟李恪談過話之後,李淵的情緒有些低落。
李恪是可以理解的,畢竟人老了,就會時常懷念過去,想要看著兒孫滿堂。
不過好在煙袋鍋製作完成了,不僅煙袋鍋,就連煙嘴都製作好了。
李恪找出一大塊兒白色的軟布,讓人做了一副手套,教李淵怎麼盤煙桿。
剛開始的時候李淵還有些嫌棄,說這是歪門邪道。
但是在李恪強(qiáng)烈要求下,李淵開始盤煙桿,一天兩天沒什麼事兒,但是從第五天開始,李淵整個人精神狀態(tài)都不一樣了。
除了盤煙桿,就是每天笑嘻嘻的跟萬貴妃喝茶看海景。
要不是他們已經(jīng)出發(fā)迴長安了,李恪甚至感覺李淵能跑到礦區(qū)再找一塊兒原石出來。
將原石車成珠子盤串,或者將木料車成珠子盤。
但是看著李淵整個人開朗很多,李恪也放心不少。
這次迴長安,六部首領(lǐng),小石頭都跟了迴來。
跟著一起迴來的還有一大批原石,還有許多木料。
用李淵的話說,那就是帶迴去都做成煙袋鍋,用作賞賜給他那些老朋友。
雖然現(xiàn)在朝堂上沒幾個李淵時期的老人了。
不過一想到一大群退休老頭圍在一起邊抽煙,邊吹牛的樣子,李恪就想笑。
不過他還是很期待這樣的事情發(fā)生的。
貞觀八年,十二月初二,李淵等人終於迴到揚(yáng)州。
換了小船順著運(yùn)河直奔洛陽,最終在十二月三十到達(dá)了長安。
看著不遠(yuǎn)處巍峨的長安城,李恪每次看到的時候,心中總會有一種難言的感動。
李淵湊到李恪身邊笑著說道
“怎麼?才一年沒迴來,不認(rèn)識長安了?”
李恪放下車簾笑著搖了搖頭說道
“並不是,孫兒在想,大唐會不會超過周朝八百年的國祚。”
李淵聽後哈哈大笑起,拍了拍李恪的肩膀說道
“恪兒,自從你提出了國家的種種問題開始。
大唐的國祚便不止八百年,我們會一代一代的改善那些問題。
既然知道問題,就會有相應(yīng)解決辦法,雖然不管是朕,還是你,都看不到那麼遠(yuǎn)的一天。
但朕也希望可以有一個萬世之大唐,可朕知道,這是不可能的。
我們能做的,就是給後人鋪好路,讓他們好走一些。
至於能治理和統(tǒng)治多久就要看後人們的能力了。”
李恪聽後先是一愣,隨後便苦笑著搖了搖頭說道
“爺爺說的是,是孫兒太執(zhí)著了。”
不過李淵對於李恪的表現(xiàn)還是很滿意的,有手段,有想法,沒野心。
李淵對李恪極其看好。
長安城外,李二,長孫皇後,楊妃,李承乾,李泰一大家子喬裝了一番坐在馬車裏等待李淵迴歸。
長孫皇後握著李二的手,麵露欣喜的說道
“父皇這一走就是一年,還帶著恪兒,這一年臣妾都沒睡過幾天踏實(shí)覺。”
李二聽後笑著說道
“有父皇跟著,你還怕恪兒惹什麼亂子?”
長孫皇後翻了個白眼,沒好氣的說道
“父皇和恪兒的性子你還不了解。”
長孫皇後這話沒說完,一個老頑童,一個鬼點(diǎn)子多,這倆人湊一起還指不定幹出什麼事兒呢。
而且李淵雖然有理智,但也架不住李恪會忽悠啊。
到時候就怕李淵被李恪忽悠著幹出什麼大事兒來。
李二自然是聽出長孫皇後話裏的意思,但也不好駁斥,畢竟長孫皇後說的沒錯。
於是將目光看向一旁的楊妃,給楊妃打了個眼色。
但一旁的楊妃隻是笑著看向李二說道
“臣妾覺著姐姐說的是,恪兒就是個閑不下來的性子。
一會兒恪兒迴來要是做了什麼出格的事情。
陛下就狠狠的罰他。”
李二聽後發(fā)現(xiàn)楊妃是站在長孫皇後那邊的,苦笑著說道
“好好好,朕會看著辦的。”
另一輛馬車上,李承乾和李泰坐在裏麵,李承乾笑著說道
“三弟這次迴長安可不能讓他走了,他一走,長安安靜了很多啊。”
李泰在一旁也點(diǎn)頭說道
“是啊,我好些問題都還沒問呢,這次可不能輕易的放三哥走了。”
於是第二人在車廂內(nèi)簽訂了《如何讓李恪不再離開長安的若幹注意事項(xiàng)和條約》。
李恪還不知道,這家還沒迴去呢,未來的生活就已經(jīng)被李承乾和李泰安排的明明白白了。
跟在李二身後的,還有楊家與蕭家的車隊(du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