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奔川騖,寒冬又至,大梁城終於落下第一片雪花。
長秋宮中,陸玄樓站在庭院中,負手而立,抬頭望天,在滿天大雪中,有種扶搖直上青天的錯覺,竟是沉迷其中。
“嗯?”
陸玄樓輕哼一聲,從入神中驚醒過來,微微皺眉,望向身側,隻見青蕪將一件厚重皮裘披在陸玄樓身上,柔聲說道:“陛下,天氣漸冷,開始有霜,多添件衣服,莫要著涼。”
陸玄樓眼眸瞬間溫柔,伸出手掌,輕揉青蕪的長發,笑道:“傻瓜,朕是天人。”
青蕪輕輕搖頭,柔聲說道:“天人也有生老病死,便是陛下也不例外。”
陸玄樓輕笑點頭,緊了緊身上嗯厚重皮裘,笑問道:“陪朕走一走,淋淋雪?”
“嗯!”
青蕪輕笑點頭,眼神溫柔。
兩座天下都知道,這位年輕帝王兩座將在大雪時節問劍三教祖庭,身為大魏王朝最尊貴帝後娘娘,青蕪怎麼可能一無所知?
滿天大雪中,兩道身影並肩而行,留下一串串腳印,到了宮城,遙望遠山,山舞銀蛇,原馳蠟象,粉妝玉砌,分外妖嬈。
許久以後,大雪落滿肩頭,覆蓋長發,陸玄樓輕笑一聲,伸出手掌,滿是愛惜的揉了揉青蕪被凍得發紅的臉龐。
青蕪秀目微微蹙起,好似生氣,嘟囔說道:“陛下有拿臣妾當小孩子!
“本來就是小孩子!”
陸玄樓哈哈大笑,“好歹是九境修士,竟然被凍成這般模樣,害不害臊?”
“陛下有好到哪裏去呢?”
青蕪揶揄出聲,伸出芊芊玉指,拂去陸玄樓眉間的風霜。
“世間修士,真正所求,其實就兩個字,長生?晌矣X得,人,百年一世,這一百年的生老病死,才是韻味十足。這當然不是我不想長生,隻是比起長生,我更想與你共白頭!
陸玄樓頓了頓,輕歎說道:“青蕪,這次問劍,朕沒有把握,甚至有極大可能一去不迴,怕是不能與你共白頭了,人生苦事,莫過於此!
青蕪眼眶瞬間紅潤,踮起腳尖,雙手捧起陸玄樓的臉龐,肅然說道:“我的夫君陸玄樓,是古往今來最驚豔的帝王,有些無所不能的魅力,我不許你說些喪氣話。”
出乎意料的是,陸玄樓沒有順著青蕪的話說下去,而是搖頭說道:“世間哪有人兒不敗,世間哪有人兒無敵,朕如何能例外?”
說到這裏,陸玄樓微微挺直身軀,周身散發一股沛然氣息,煌煌大氣。
“朕是大魏帝王,這座大魏王朝為朕而存在,而朕為這座大魏王朝而存在。倘若問劍失敗,朕身為大魏帝王,唯有一死,以殉國祚,別無二路!
陸玄樓將氣息收斂,笑道:“因為某種緣故,朕將生死看得不算太重,慷慨一死,不算為難。朕思來想去,唯有放心不下的,大抵隻有你了!
青蕪強笑歡顏,“我又不是小孩子,陛下不必替我擔心!”
陸玄樓搖搖頭,憂心忡忡的說道:“你太善良,你太單純,在這個絕不算好的世道,其實很難安生,所以問劍之前,我得先替你想一想!
青蕪抿了抿嘴唇,沒有說話,安靜等待陸玄樓的下文。
“我大魏陸姓一族,看似無情,實則有情,且最講道理。朕與魏帝陸啓雖然貌合神離,但這與你與關!
“若事有不濟,朕死以後,大魏王朝還有國師聞溪,三教祖庭還或將投鼠忌器,那麼你就以女帝身份執掌大魏,就此偏安一隅!
陸玄樓頓了頓,繼續說道:“猛虎雖死,餘威猶在,即便朕死了,也有幾分威勢,包括浮屠、顏沉魚在內的大魏王侯都會以你唯命是從,所以你不必去理會那些煩瑣政事,莫去看那些江湖紛爭,隻管坐在長秋宮,做你想做的事情,快樂著,高興些,比什麼都好!
陸玄樓又說道:“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倘若三教祖庭咄咄逼人,勢必要世間再無陸字大王旗,朕留有後手,送你前往伏帝關,有魏帝陸啓護著,以你的性子,可以平平安安,百年又百年!
青蕪咬了咬嘴唇,說道:“臣妾相信陛下一定會平安無事,陛下此番言語,臣妾隻當是未雨綢繆。”
陸玄樓想了想,笑道:“可以這麼想,但等到了下雨的時候,你一定記得躲雨!
青蕪微微躬身,俯身見禮,擠出一抹笑容,柔聲說道:“臣妾遵命!”
“這就很好!”
陸玄樓扶起青蕪,輕輕一拉,將她擁入懷中,大雪飄落而下,好似白玉珠簾,不過片刻,兩人身上就覆蓋一層冰雪。
今朝已經同淋雪,此生也算共白頭。
將青蕪送迴長秋宮,陸玄樓出了宮門,來到大梁城的街道,向城門緩行。
或許是因為大雪的緣故,街道上人影寥寥,反倒是不怕冷孩童,在雪裏撒觀,笑得比誰都歡快。
陸玄樓會心一笑,停下腳步,忍不住多看了一會。
“陛下!”
一個皮膚黝黑的孩童,跑到陸玄樓身邊,揚起頭顱,看著陸玄樓,眼眸中是全是憧憬神色。
陸玄樓蹲下身子,問道:“認得朕?”
“認得!”
孩子將頭顱高高抬起,好似認識陸玄樓,是天底下最驕傲的事情。
陸玄樓不問這孩子因何認得他,笑問道:“有事?”
孩童輕輕點頭,問道:“陛下是要去問劍嗎?”
“嗯!”
陸玄樓輕笑點頭。
孩童雙手互相糾結在一起,難舍難分,好一陣猶豫,還是鼓起勇氣問道:“陛下,問劍的事情可不可以緩一緩!”
不等陸玄樓說話,孩童急慌慌的說道:“再等十二年,我就能從軍,成為大魏鐵騎軍卒,隨陛下一起問劍!
陸玄樓笑了起來,說道:“不著急,你可以慢慢長大,這場問劍,曠日持久,興許要打上十年、二十年,一百年。”
過了一陣,陸玄樓轉身離開,在孩童的注視中漸行漸遠,到了最後,身影被滿天風雪遮掩,目之所及,瞧之不見。
……
十月初九,風雪之中有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