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其他門派眼中,他們同明教衝突也是越來越嚴重。
因為明教已經開始侵蝕他們的勢力了,甚至已經開始死人。
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三宗五門肯定想要獲得更大的地盤。
故而同周圍門派發生衝突這種事,都是水到渠成,沒人不想自己地盤更多。
現在的明教,可是一個香餑餑。
在他們眼中,明教殺了張家,又拿了嚴家,這兩個家族可是錢財無數。
隻要他們能夠接手,那麼張家、嚴家的財富就都是他們的了,他們可就不用再過苦日子了。
那麼作為三宗五門能夠有多少錢呢?
首先就是一些田產,大乾陛下賜予他們從龍之功的,三宗大概都有百萬畝吧。
一畝產量二三石,也就是兩三百斤,那麼百萬畝能夠養活二三十萬餘人。
剩下就是一些店鋪和其他收益了,不過武林門派都沒有什麼做生意的天賦,隻能收點保護費。
還有就是一些富商提供的擇校費,這其實也是一個大頭。
可以說,就算是三宗,一年能夠拿到的錢財可能也就五六十萬白銀。
五門的地盤要小一些,不過小得不多,大概能有個四五十餘萬。
這些錢財,看起來雖然多,實際上,對於算上雜役、外門弟子一共幾千人的武林門派,那可是少得可憐了。
畢竟就算是五千人,一人一個月一兩白銀就得六萬的開銷了,何況這些修武的怎麼可能一兩白銀打發。
後天修為起碼好幾兩銀子,先天更是幾十上百兩銀子,宗師、大宗師同樣,俸祿不在少數。
這些人又不懂得省錢,降低俸祿更是不可能。
三十年前這些地盤還足夠養活一個宗門。
因為那時候的武林門派人數並不多,剛經過血魔之禍,而且也沒得到地盤,故而最多兩三百人。
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為了權利,各大門派也是不停地招人。
導致了現在入不敷出,吃老本的情況。
不僅僅是天羽宗,其他的宗門一樣,不過發展的沒有他們那麼快,問題還沒有顯出來罷了。
這也是為什麼,武林之中衝突變多的原因。
這些花錢大手大腳的武林人士,卻也需要白花花的銀子來支撐。
不過武林門派又不可能去打朝廷和其他的商會的主意。
當初他們和大乾皇帝有約定,那就是武林事,武林畢,不會牽扯到朝廷。
可是也不能去動同武林無關之人。
這也是為什麼,當初嚴家沒有什麼高手,可是也沒有什麼人敢去搶的,隻能私下有些小動作。
可現在不一樣了,明教現在是人都知道他們有錢。
這誰能知道他們有多少白銀啊,幾百萬?上千萬?
於是乎,願意來參加瓜分明教的武林宗門來了,不願意的選擇封山。
由天羽宗宗主,此任天羽劍--藍無訟作為聯軍首領,這是一個看起來極其銳利的中年男子。
實際已經八十餘歲了。
長發飄逸,身著錦衣,衣袖繡著天羽宗的標誌,一柄寶劍被其係在腰間。
一行人聲勢浩大,提著武器,朝著明教總壇,光明頂殺去。
約有千人,都是六大宗門的高手,其中落虹宗雖然沒有來無上大宗師,但是派遣了五名大宗師。
加上其他四門,一門出三兩個大宗師,天羽宗除了留守的兩位大宗師。
剩下的六位大宗師也是全部出動。
可以說,此戰,除了無上大宗師來得不多。
宗師卻也有了整個中原武林中近一半的人,超過了二十位。
其中宗師更是超過六十位,先天一百五十餘人,剩下都是精銳的後天好手。
大多數都是後天八九層的,後天大圓滿的也是多見,倒是後天七層的算是少了,多少帶來見世麵的。
這個陣容怎麼說,除了大乾朝廷,就算是北地武林劍宮,或是江南的四大世家也不可能阻擋,除非他們能聯合在一起。
\"彩雲姑娘,此去,我們天羽宗必將為勝,往後也要多走動走動罷了。\"
那寒羽劍藍玉雖然是五皇子的二舅,如今已經四十來歲。
因為修為的緣故,麵容還是一位翩翩公子。
因為他大多數時候,都閉關練劍,沒有經曆什麼。
所以這年齡雖大,但是經曆的東西太少。
打個折扣沒有問題,他雖然四十二歲了,還有一顆十八歲的心智。
這就是武林,活得長了,出世、學習的時間就晚了,成家立業的年紀自然就晚了。
那落霞宗的彩雲姑娘,頭戴麵紗,三十餘歲,卻也靚麗身姿,宗師修為。
藍玉此番行動,自然有了追求的意思。
想給五皇子找個舅媽,或者添一個差二十來歲的表弟。
天羽劍藍無訟見著這一幕也是笑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嘛。
而若是他能夠娶得了落霞宗的嫡係弟子,他們也可以將勢力探入落霞宗了。
如同這種閑逸地聊天在這個隊伍之中,可以說是到處都是。
他們互相交換姓名、武功 ,互相吹捧著,絲毫沒有上戰場的緊迫感。
或者他們眼中,此去也不過是一場必勝的戰鬥,三宗五門多麼強大,毋庸置疑。
而區區一個明教,怎麼可能阻止他們的聯軍呢?
甚至天羽劍藍無訟都是如此想的。
這支隊伍的行動速度並不慢,僅僅三天他們就越過了淮河,來到了明教的地盤。
“盟主,那明教周邊的分壇的人全都不見了,似乎知道我們盟軍已至,落荒而逃了!
一個在前探路的武林好手,縱動著輕功,朝著藍無訟匯報道。
“真是一群軟弱之輩啊,居然未戰而逃,哈哈!
“是啊,未曾見過如此的武林門派,自己尊嚴都沒有了!
“不用擔心,他們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咱們好好上那光明頂去尋他們。
讓他光明頂變成黑暗頂!
...........
眾位武林人士見著這一幕,也嘲諷著,強大的武力,滋生了自大的他們。
又見著周邊似乎躲在一邊的那些百姓,那些武林人士大聲說道:“諸位不要害怕。
我們聽聞明教作惡多端,特來剿滅他們,不久之後,這個毒瘤就要消失了。
這裏以後,就由我們武林盟統治了。
到時候,有什麼問題,都可以來找我們。”
可是此等話語,沒有得到任何的迴答,讓他們站在此處,有些尷尬,可又不能對百姓發怒。
卻也隻能繼續上路,想的是等著消滅了明教,這才來教訓一下這些不尊重他們武林俠客的愚民。
卻沒有看到,周圍百姓眼中,望見他們的並不是敬仰,也不是憧憬。
而是深深地害怕,見著這些武林中人走了,其中老者朝著自己兒子說道:
“你身子快些,快去看看,去通知明教。
讓他們知道有人來找麻煩了,如果可能,你也去搭一把手!
“爹,明教的大人如此厲害,肯定是知道了,你不要擔心了!
那年輕人嘴上這樣說著,其實是不想自己父親擔憂明教。
身上動作不停,迴頭拿上了包裹,裏麵有些麵餅,以前他們可吃不上這些東西。
準備出門時,卻也見著一名白發蒼蒼的老者牽著一匹駿馬,來到了這年輕人的麵前:
“我老了,沒啥用了,小武,你年輕。
這馬兒快些,你快騎上吧!
“六爺....這...”那年輕人有些猶豫,要知道,六爺的妻子兒子、孫子都死在了那場水災之中,剩下的就是這駿馬。
像是兒子一樣愛護,平時自己騎上都不肯。
若是自己把這馬兒帶出去,出了閃失,那六爺以後該怎麼辦?
“莫要說這些,你是我大侄子的兒子,他肯讓你去。
這馬兒終究不過是畜生,去吧,小心點。”六叔昏黃的眼中含著淚水,卻還是鬆開了粗糙的手,拍了拍那駿馬,雖然話語是如此說。
但是又怎麼可能沒有感情,可當初他們的命就是明教給的。
年輕人點了點頭,翻身上了馬,出門卻發現,門口也已經站滿了人:“小武,這是我們村裏麵最好的劍,你帶上!
每一人,都拿出了自己最好的東西,武器、傷藥、食物.....
雖然不知他們能夠幫助小武多少,也不知道小武到底能幫助明教多少,但是他們還是毫不猶豫。
或許他們這些鄉野村民,不知道什麼大道理,不知道什麼武林,但卻知道知恩圖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