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已過,倒春的寒氣倒也不能小覷。
而整個大乾科舉皇榜也在前幾日公布,自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上榜的是一步登天,諸位慶賀。
而沒上榜的自然是唉聲歎氣,或是下次來戰(zhàn)。
不過這和趙闕沒有什麼關(guān)係,他又不考科舉。
而諸位皇子,也得到了屬於自己的麒麟之才。
每個人都想著自己是天命之子,自己似乎朝著大位更進了一步。
而有了荀彧之後,趙闕倒是可以徹底當個甩手掌櫃了。
以前的本土人士,雖然也聰明,但是總歸是不夠順手。
荀彧不管是能力,還是忠誠度,都不用擔心。
趙闕隻用帶著郭嘉去樓中聽聽曲,喝喝酒,倒也是快樂。
不過諸位皇子那些謀士,都統(tǒng)一沒有參加這一場科舉。
因為沒有任何意義。
而婚約一年期限也已快到了,大乾皇帝雖繁忙,畢竟忙著煉丹。
但還是將趙闕宣到了皇宮之內(nèi),準備同趙闕商議一下,同上陽郡主的婚事。
當然大乾皇帝如此上心,卻主要還是因為薛達緣故。
同趙闕商議了良久,批下了百萬白銀。
還有幾千宮女、廚師、雜役等人,還有九寺的配合。
這個規(guī)製來看,已經(jīng)是極其多了,要知道大乾一年的財政收入也不過一兩億兩。
更何況還有其他軍費、官員工資等等支出,能夠拿出百萬白銀,也已經(jīng)是超支了。
要知道大皇子、二皇子、三皇子結(jié)婚時候,大乾皇帝不過是給了十萬白銀,加上一棟府邸罷了,同趙闕可是差了十倍。
這其中自然是有薛達的功勞,或許也有有想要緩和同蜀地霍家的關(guān)係。
霍家一直怪罪是大乾皇帝害死了趙闕母親,現(xiàn)在大乾皇帝自然是要把姿態(tài)做好,起碼不能委屈了趙闕。
天人家族,隻要不造反,那麼一切其實都好說。
當然,也不知霍家會不會前來.....
不過九泉之下的五皇子知道百萬白銀就是這樣花出去的,會不會哭。
將這些安排下去之後,大乾皇帝就準備離去。
他已經(jīng)迷上了煉丹,自是迫不及待。
在他看來,盧生和他的那些師兄弟,都是有真本事的大才。
所以大乾皇帝可不會浪費太多時間在這些瑣事上麵。
不過大乾皇帝走到一半時,突然想起了什麼,轉(zhuǎn)身同趙闕說道:
“老六上次說,你江南那好友也要參加科舉,不知成績?nèi)绾危渴欠裰邪?”
有此一問,主要還是他在煉丹。
所以將科舉全權(quán)交給了吏部負責,故而想起來了,有這一問。
“或許是其能力不夠,其又落榜了。
不過兒臣看其文章不錯,可能是兒臣才疏學淺吧。”趙闕歎了一口氣,似有些惋惜。
卻又說道:“若是父皇好奇,兒臣可以將其文章奉上一二。”
大乾皇帝聽著這話,自然是懂了趙闕意思,說道:“沒想到你倒是個夠義氣的,怕自己的朋友受到了不公。
行吧,你就把文章呈上來吧。
朕也看看,你認為不錯的文章如何。
這吏部主管科舉十幾年了,又怎麼可能出現(xiàn)問題。”
又似乎想到了什麼,點頭再說道:\"若是其文章不是一無所事,倒也可以讓其在翰林院進修一二。\"
別人眼中的功名,在大乾皇帝嘴上,不過是一句話的事情。
這就是皇家,整個大乾都是其私產(chǎn)罷了。
“多謝父皇了。”趙闕見著大乾皇帝急衝衝的離去,看起來盧生他們做的不錯。
不過第二日,當趙闕派人將王方文章的抄錄本送交給大乾皇帝時。
大乾皇帝看完後,眼神立馬就沉了下來,抓著這試卷,身上龍氣環(huán)繞閃著殺意。
身邊的宮女被這氣息壓製的全都跪了下來。
身邊的大總管卻也感受到了這股殺氣,知道可能又有死人了。
倒不是這文章寫了什麼殺頭的東西,他們大乾雖然封建,但還沒有文字獄這東西。
這文章在大乾皇帝看來是極好的,就是因為實在是太好了,大乾皇帝這才如此生氣。
雖不知這一次其他考生水平如何,因自己未曾閱卷,但是這試卷上的文章。
放在其他時候,大概率就是前三甲,現(xiàn)在卻連榜都沒有上。
難道大乾學子今年集體爆發(fā)?取錄的一百二十人文章水平都超過了這試卷?
這可能嗎?可能個屁!
可能性就隻有一個,那就是科舉官員問題,要不就是打壓學子,要不就是徇私舞弊。
不過大乾皇帝還是冷靜,又調(diào)取了這王方科舉過程存檔的試卷。
發(fā)現(xiàn)同趙闕奉上來的一模一樣,而後又看了看這王方多年以來的試卷。
卻也發(fā)現(xiàn),前麵的文章。
或許不如今年,但是其水平也是不差,卻依舊沒有上榜。
或許是得罪人了?
大乾皇帝壓抑這憤怒,頓時就將整個大乾三省六部的最高長官,全部召集在了書房之中。
這些官員十多個人,平均年齡都超過了六十,卻各個麵色紅潤,來時互相打著招唿。
不過很快,在他們見到大乾皇帝冷著的臉之後,就徹底笑不出來了。
一排老頭子,顫顫巍巍的站在一旁。
要知道,這些人放在外麵,那可是一句話,就能害的無數(shù)人家破人亡的。
可是在這裏,卻也像個被先生訓斥的童生。
“諸位大臣,是否知朕為何此刻召你們前來?”
大乾皇帝壓抑著怒火,麵無表情。
坐在龍椅之上,麵前則是堆積如山的奏折。
熟悉大乾皇帝的人,見著其表現(xiàn),那麼就明白,絕對沒有好事。
當初他就是這副表情,坐上皇位的。
諸位大臣互相對視一眼,有些疑惑。
可是他們卻都是早就摸透了自己這位陛下。
自然明白恐怕今日有人要人頭落地了,恐怕是誰做了事情,做的不是很幹淨.....
見著沒人迴答,大乾皇帝猛地扔出那試卷,說道:“都先看看,這文章如何?”
諸位大臣有些懵逼了,不過見著這扔下來的試卷。
大家都是人精,頓時明白了可能是科舉之事。
瞥了一眼站在原地不動的吏部尚書,頓時鬆了一口氣,看起來目標找到了。
頓時安心拿起了那試卷看了起來。
而吏部尚書此刻一顆心卻沉到了嗓子眼,渾身發(fā)顫,差點就要站不穩(wěn)了。
在諸位大臣傳閱過後,大乾皇帝掃了一圈,道:“你們覺得這文章如何?”
“此文章甚妙,不知是哪位才子所作?”中書令大概明白了是什麼事情。
不過死道友不死貧道,卻也直接躬身開口道。
而其他官員,見著中書令打樣,卻也附和、誇獎這文章。
“你覺得如何了?朕的吏部尚書?”大乾皇帝見著不說話的吏部尚書,突然開口道。
那吏部尚書頓時承受不住壓力,跪倒在地,頓時道:“陛下恕罪,陛下恕罪.....”
大乾皇帝聽著這話,拿起手邊茶杯,猛地一扔過去。
“砰”的一聲,茶杯碎裂開來,滾燙的茶水和碎裂的瓷片直接將其臉上砸了鮮血和血泡。
不過那人似乎感覺不到什麼疼痛,還是重複著磕頭求饒。
“拖出去,關(guān)入天牢,擇日審問,朕要親自審問!”大乾皇帝雖著急煉丹,但卻沒想到暴露出這麼大一個問題。
科舉重要嗎?當然重要!甚至是極其重要。
這是大多數(shù)百姓學子唯一的上升通道,若是被某些官員把持,那麼就隻能變成一個結(jié)果。
那就是結(jié)黨營私,當官員開始結(jié)黨,那麼剩下的就是架空皇權(quán)了。
這就是為何大乾皇帝如此生氣,這種東西拿出來,就是把自己當猴耍。
“傳朕旨意,將這十年來的所有試卷,全部重新批閱。
讓翰林院負責,但是這二十年進來的學子。
全部剔除,這件事由七皇子負責。
朕倒要看看,你們有多大本事,蒙了朕多久。”
得到命令侍衛(wèi)將兩眼無神的吏部尚書拖了出去。
而大總管則是派人去白露書院尋找七皇子。
剩下的那些官員站在原地,一動不動。
“你們都說說,誰與他有關(guān)?朕不信你們一點察覺都沒有。
說出來,看在你們?nèi)温毝嗄辏摒埬銈兗胰艘幻!贝笄实郯才藕昧艘磺校洲D(zhuǎn)向了那十幾位的官員。
不過自然是不可能有人會站出來。
見到?jīng)]有人站出來,大乾皇帝也懶得再說。
“既然不說,那就先迴去吧,這幾日早朝也不用了。
朝中百官,無論何事,皆不可出城。
若是敢出城者,誅九族。”大乾皇帝擺了擺手,示意他們快點滾。
那些大臣各懷心事,卻也告辭離開。
整個大乾京城官場之中,似乎掀起了一場腥風血雨,而這僅僅是一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