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一名官員原本便是佛門信徒,日常供奉香火。
對戶部尚書荀彧詆毀佛教的話語自然是不認同的。
隨著大乾皇帝威嚴聲音響起,頓時湧起一股莫名的底氣。
反駁道:“陛下,臣以為荀彧大人之言偏頗。
如陛下所言,佛門千年來,守護蒼生,固然有少數敗類,但豈能一概而論?
此事隻需佛門自查自糾,便可化解。若處理不當,恐引天下大亂。”
此言一出,部分群臣微微頷首。
大乾皇帝麵色不變,但身邊的大總管卻暗暗將這些官員的名字記下。
往後,這些人都是重點查驗的對象。
就在這時,徐庶踏步而出,聲音鏗鏘有力:“陛下,佛門殖貨營生,仗親樹黨,蓄妻養子。
早就六根不淨,不得正法。
同時豢養僧兵數十萬,私下劫掠百姓,聚集匪徒,早為邪教。
請陛下下令,雷霆滅佛,以絕後患。”
徐庶如今在樞密院之下當值,為同簽書院事,為正四品。
但是並未升官,算是平調。
倒是比禦史中丞好上許多,畢竟這算是一個實職。
對於大乾的一些情報倒也有些了解,故而開口道。
大乾皇帝聽得此言,倒也有些好奇的看向徐庶,將此人記在了心中。
要知道,那戶部尚書荀彧是自己早早的囑咐了,讓其開始這話題,但是此人卻不是。
其開口就是覆滅佛教,自然就是說到了自己心中了。
這話語讓八皇子一驚,要知道,徐庶可是自己的人,好不容易的算是進入了樞密院。
如此發言,對抗佛門龐然大物。
算是當了出頭鳥,朝堂之中,佛門的勢力可不小,難免不會被其他人給記恨之上。
此時,朝堂之中卻也陸續發言。
其中自然有支持佛門的,也有不支持的。
其中不支持的,也有分壓製佛門的,還有覆滅佛門的,吵鬧的不可開交。
大乾皇帝此時端坐於龍椅之上,麵無表情,聽著下方爭吵,似乎沒有任何開口的意思。
而幾位皇子,倒也心懷鬼胎,在猜想大乾皇帝這時候具體的想法如何?
若是往後,倒是能夠聽聽自己謀士分析。
但是在朝堂之上,自然沒有這個機會。
但是他們也不是蠢笨之徒,其聽得了自己手下謀士的偏向,自然就明白了自己應該站在哪邊。
雖然不知道為何,他們似乎都提議覆滅佛教。
大乾皇帝沒有說話,他們皇子,自然也不可能加入這群臣之中的鬥爭之中。
“老大,你說這佛教如何?”大乾皇帝半瞇著眼睛,看向了下方站著筆直的那大皇子,開口問道。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頓時安靜下來,所有人都看向了大皇子。
不過大多數人都認為大皇子對於佛教的意見,必然是趨向保守的,哪怕是大乾皇帝都是如此認為。
畢竟直接滅了佛教,這種事情,就不像古板僵化的大皇子能夠提出來的意見。
不過陳群和趙儼兩人在朝堂之中的發言,雖然微小。
但是大皇子,卻也明白了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自從在荊州被人欺騙,大皇子就拋棄了那些繁文縟節,拋棄了那些規矩了。
對於陳群和趙儼兩人,更是信任。
“父皇,兒臣認為,佛教必須覆滅。
那些佛徒隻知佛陀,卻不知陛下,此乃大不敬之罪,欺君之罪。
根據大乾律法,欺君者當斬。
更何況,那無生教作為佛門分支,在荊州行邪祀之事,更是罪不容誅。”
大皇子言語雖然看起來還是一板一眼,畢竟還引用了大乾律法。
大乾皇帝也愣了一下,隨後眼中閃過一絲讚賞。
他沒想到,一向古板的大皇子,居然能說出如此果決之語。。
或許是被那無生教給綁了去,這才對於佛門有些記恨?
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大乾皇帝自然是不會繼續問下去了。
而是總結道:“此番,我讓人去查了查那佛門的資產,還有他們所做之事。
你們看看,接下來再說話。”
語罷,大量的侍從,將他們查出來的佛門罪證遞給了朝中諸位。
滿朝文武看到這些觸目驚心的證據後,那些原本信奉佛門的官員也沉默了。
大乾皇帝準備了這東西,自然是早就想好了滅佛門的想法了。
“朕聞天下佛教盛行,僧侶眾多,廟宇林立。
然,近觀佛教勢力日熾,與政令相悖,且寺院廣占田畝,僧侶不事生產,致使稅賦減少,民力疲憊。
佛教之中不乏不法之徒,以教義為名,行非法之事,敗壞朝綱,擾亂民心。
更有甚者,無生教等邪教更是膽大包天,竟敢綁架皇子,意圖顛覆朝廷。
朕思之再三,為固國安民,振興朝綱,以雷霆手段整飭佛教。
天下佛教寺院,一律關閉,僧侶還俗,各歸本業。
寺院所占田畝,一律收迴,歸國家所有,重新分配於百姓耕種。
僧侶所藏經卷、佛像等物,一律上繳朝廷,由專人登記造冊,妥善保存。
嚴禁任何人假借佛教之名,行違法亂紀之事。違者一經查實,嚴懲不貸。
朝廷將設立專門機構,監督滅佛事宜,確保政令暢通。
諸位愛卿認為如何?”
此話一出,朝堂的群臣一下子愣住了,到沒有想到,這大乾皇帝的旨意居然是覆滅佛門。
那可是比大乾存在還悠久的勢力啊。
“陛下不可啊,陛下,那是無數百姓的精神寄托,如此做法,更是讓天下大亂。”
一人乃佛門忠實信徒,聽得這話,連忙反駁道:“陛下,若是沒了佛門,那佛教徒應該如何?”
畢竟幾千萬的佛教徒,若是處理不當,也是麻煩。
大乾皇帝聽得這話,眼中閃過兇光,冷冷說道:“修佛者,佛在心中,為民為善。
不修佛者,就算在寺廟之中,在佛門之中,在西天之內,也不過是徒勞罷了。
不過佛教徒自然也是需要照顧的,他們也是大乾子民,朕可是愛民如子。
讓戶部成立宗教管理製度,由朝廷運營寺廟。
讓那些善男信女的香火錢用來建設國家,此利國利民,也是大功德一件。
如此所為,諸位呢?”
聽得此話,諸位大臣倒也沒有任何拒絕的權利了,而這對於中央集權也是極大的好處。
如此,佛陀、佛經的解釋權,就落在了大乾朝廷的手中,而不是佛門手中。
那些錢財,也能落入國庫之中,對於眾人來說,當然是雙贏。
至於誰來主持滅佛的事宜,大乾皇帝卻看向了諸位皇子。
思索片刻,決定了人選:“老三,這次你來主持。
老六人呢?難道其沒來早朝,如此沒有規矩,這次讓其輔助你?
他也年歲大了,如今又成家了,也不能無所事事的呆在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