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利通過檢票。
江橋雙手插兜,登上了停泊在碼頭邊的琥珀號。
就像鏡湖雖然是湖,但實則跟藍星的海域一樣遼闊。琥珀號雖然是“河船”,但體積卻與海上郵輪一樣龐大。
他注意到這艘金屬建造的郵輪,外殼上攜帶著一股淡淡的靈異氣息。
這種氣息他很熟悉。
冥海之濱的那些擱淺的廢棄船舶上也有。
是一種與隱匿有關的規(guī)則。
因為航行的冥海之上,需要的不是對抗邪祟,而是隱藏自身不被邪祟發(fā)現(xiàn)。
“很淡。”
“冥海之濱的那些殘骸,哪怕風吹雨打不知多少年月,氣息也比這艘船濃鬱很多。”
“看來這是艘便宜貨。”
也正常。
又不是要出海冒險,就是在鏡湖上擔當交通運輸而已。走的也是一些已經(jīng)驗證的、相對比較安全的航線。
鏡湖中的邪祟也不可能與冥海相提並論。
沒必要花大價錢造船。
“琥珀號是從天虞古村訂購的豪華郵輪,擁有隱匿規(guī)則。”
“它可以讓湖中大部分邪祟忽略我們。”
“非常的安全。”
“這樣的船,整個鏡湖都隻有草廟村才擁有三艘。”
那名年輕人興奮的介紹道。
看那表情。
有一種一線城市本地人給外來旅客介紹地標建築時的自豪感,以及隱藏得比較好的優(yōu)越感。
“這樣啊,真是一件偉大的作品。”江橋微笑道。
這小哥性格不錯。
可以看出。
他除了明裏暗裏的炫耀自己本地人身份外,倒也沒什麼壞心思。
怎麼說呢。
有一種沒有被世界汙染的蠢萌。
放眼整個靈異圈,這都屬於一種稀缺品質。
蠻好的。
反正又不是我朋友。
誇就完事。
排著隊陸陸續(xù)續(xù)登上船舷,首先入眼的竟然是兩座雙聯(lián)裝的巨大炮臺,看口徑至少得有356毫米,相當?shù)摹罢胬怼薄?br />
事實上。
因為靈異世界並不太平,所以哪怕是遊輪也是偏軍艦造型。
上麵安裝有火炮。
整艘琥珀號前後甲板一共四座雙聯(lián)裝大炮,共計八主炮。在兩側船舷還各有十幾門小口徑的副炮。
說是大炮。
實則就是靈異物品而已。
據(jù)說主炮每一炮的威力都相當於六階強者的全力一擊。
而且覆蓋範圍還更廣。
用來對付大部分邪祟完全足夠了。
至於為什麼是炮?
名字叫徐彥行,比較喜歡炫耀的年輕人顯然很擅長解惑,他得意洋洋的告訴江橋,因為天虞古村的船舶設計師來自藍星。
一百年前進入靈異世界前就在造船廠工作。
那時候盛行大艦巨炮。
所以他愛巨炮。
除非特別要求,或者一些特殊的訂單。否則他設計的所有船舶,武器都是大炮。
大炮隻是一種造型,核心還是靈異的釋放。
隻不過看上去像是開炮而已。
你見過哪個大炮比導彈還精準,完美鎖定根本無法躲避的?
沒見過吧。
見過炮彈會拐彎嗎?
沒見過吧。
見過看著炮彈出膛,看著它在空中劃出弧線,但偏偏很違和的一眨眼就到了麵前。
沒見過吧?
所以。
千萬別把靈異大炮當成了普通大炮。
要吃虧的。
甲板上除了大炮外,還有一些穿著水手服的船員,他們沒有任何掩飾的手持長刀站在關鍵位置,虎視眈眈的盯著乘客。
顯然。
這艘船上的工作人員不可能有服務意識。
在他們眼中。
所有乘客都可能鬧事。
而一旦發(fā)現(xiàn)鬧事的人,立刻抓起來打個半死扔下船,這才是他們的工作。
乘客們也很自覺。
井然有序的排隊進入船艙。
中途並沒有出現(xiàn)不開眼的家夥想挑戰(zhàn)一下工作人員的權威。
大家又不是傻子。
這倒是讓江橋微微有些遺憾。
…………
嗚——!
汽笛聲響起。
琥珀號緩緩離開碼頭。
坐在船艙座椅上的江橋看向窗外碧綠的湖水,心中歎了口氣。
“出發(fā)了。”
他的目的地是易城。
也就是曾經(jīng)與薛嵐、李鑫做任務的那座城市。
當然。
這並非他最終目的地。
他想要前往陰間,通過易城那座寺廟是最近的方式。因為跨過“鏡湖”轉陸地,經(jīng)過那座傳說中的青縣後,就能直達易城。
換成其他的路程。
需要麵對的問題會更多,中間出現(xiàn)波折的可能也會大增。
坐了沒多久。
徐彥行從船艙外走了進來。
“老哥。”
“又見麵了。”
他身邊還跟著一名相貌平平的中年男子。
“嗯?”
見到這名中年男子。
江橋微微一愣。
隨即露出了一抹奇怪的笑容。
“你不是在另一個客艙嗎?”他看向徐彥行問道。
“船艙很大。”
“到處都是空位置。”
“反正一路上無聊,不如找老哥你聊聊天唄。”
聊聊天?
江橋有些失笑。
也對。
這年輕人看不出他的實力。
或者說。
此刻船上所有人見到江橋,都會以為江橋和自己是同級。
這是隱匿的結果。
不僅實力。
江橋此時相貌也與平日裏不同。
“潛行者”不止可以讓人隱身,而且也可以所以變化樣貌、聲音、氣味、性別,甚至身上的靈異氣息。
而且。
變化以後,就算同級高手乃至身邊熟悉之人,也根本看不出異常!
殺手組織的手段。
防不勝防!
所以。
在徐彥行的眼中,雙既然是同級別。
又是在湖泊號上。
必然不可能有什麼危險。
前往迴風嶺需要七八天的航程,一路無聊,年輕人又跳脫,可不得找個人說說話聊聊天。
正好。
江橋是個“外鄉(xiāng)人”,又願意耐心聽他炫耀。
而且。
時不時還應和兩句。
這讓徐彥行感到作為本地人的極大滿足。
自然而然的。
對江橋就頗有幾分好感了。
幸好江橋不是個喜歡安靜的老怪物,加上同樣也對本地的事兒感興趣,所以也沒有拒絕。
而且。
這年輕人確實挺有意思。
“嘿嘿。”
徐彥行一屁股坐在對麵沙發(fā)上,又指了指旁邊的中年男子。
“這是我在大倉堡認識的朋友。”
“柳揚。”
“來自將軍墳。”
大倉堡是圍繞草廟村建立的十八個村莊之一。
說是村。
實則有鎮(zhèn)的規(guī)模。
裏麵住了七八萬人。
隻不過受製於某些特殊原因,隻能叫“村”而已。
“幸會。”
“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