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外國領主將夏國主力消耗完之後,自然而然的,夏國也就被蠶食幹淨了。
那麼,如何才能破開這個死局呢?
朱釗想的辦法就是瓦解他們的聯盟。
要做到這一點,需要朱釗先去一個地方。
倭國!
隻要朱釗趁著倭國主力在進攻夏國的時候,去倭國境內搞一些事情。
梅川內褲肯定爆炸。
那麼,為什麼朱釗隻選擇倭國,而並非鷹醬國或者其它國家呢?
很簡單,因為上次的星魔戰場秘境事件,倭國慘遭各國的針對。
也就是說,倭國和其它各國,特別是鷹醬國,中間是有間隙的。
而朱釗要做的,就是將這個間隙擴大。
到時候,梅川內酷自然會和聯軍鬧崩。
隻要他們聯盟關係一崩,夏國的機會不就來了嗎?
國戰。
玩的並不單單是實力,''還有腦子。
“梅川內褲,等著我送你一份大禮吧!”
朱釗看向倭國的方向,嘴角勾起,露出一絲冷笑。
……
在朱釗神不知鬼不覺前往倭國的時候。
夏國的大軍,已經和外國聯軍展開了超級大戰。
幾個兆的兵種分布在各個戰場,打的不可開交。
但是,總體來說,夏國的防線還是挺給力的。
除了西邊。
進攻西邊的是鷹醬國的亞瑟。
也是外國聯軍中主力的主力。
幾乎聚集了鷹醬國所有的力量。
甚至,裏麵還可以看到了不少的阿三國,毛熊國等其它國家的領主。
現在,這些人在亞瑟的驅使下,朝著前方衝鋒陷陣。
而鷹醬國大軍,卻大搖大擺的跟在後麵撿漏。
沒錯,這就是亞瑟的計策之一。
他仗著自己實力足夠強,輪番請求,讓各國派出聯軍協助自己,以最快的速度攻入夏國。
這樣的說法是好聽。
可亞瑟的真實目的是什麼?
率先攻入夏國是第一點。
第二點,率先攻入夏國,優先占領夏國刷新的特殊建築。
第三點,讓其它各國聯軍打開缺口,為鷹醬國大軍創造機會。
鷹醬國本就比其它各國更強,如果可以在進攻夏國的過程中,保存足夠的實力。
那麼最後獲得勝利,還難嗎?
到時候,各國和夏國兩敗俱傷,唯獨鷹醬國實力保存完好。
豈不是想幹嘛就幹嘛?
美滋滋,有沒有?
這才是亞瑟計劃的全部。
此刻,正在一步步的實施著。
倭國,西邊,這裏聚集了倭國所有的大軍。
梅川內酷坐鎮指揮臺,聽著手底下匯報來的各種信息。
“梅川閣下,近五分鍾內,我們又開啟了通往夏國的跨國要塞106座,目前已經打開的,通往夏國的跨國要塞一共1023座!
一名倭國的領主匯報道。
梅川內酷不茍言笑,點了點頭。
“呦西,傳令前線,繼續努力,爭取在三個小時後,打開超過3000座跨國要塞,打開的越多,我們倭國大軍入侵夏國的速度就越快!
說著,梅川內酷還是有些心事重重的樣子,看向另外幾頭倭國的領主。
“山本君,岡田君,還是沒有天蓬的消息嗎?”
山本,岡田兩個就是梅川內酷麾下專門尋找天蓬的領主代表。
此刻,聽到梅川內酷的話,它們兩個對視了一眼,齊齊搖頭。
“並沒有找到,這家夥如同憑空消失了一般。”
“我們安插在夏國的間諜,也沒有任何消息傳來!
聽到這些話,梅川內酷眉頭皺起。
“奇怪啊,這家夥到底跑到哪裏去了?越是這種平靜,越讓人緊張啊!”
說著,梅川內酷的右眼皮跳了幾下。
讓它的心也跟著驚了一下。
它還記得自己的母親曾經跟它說過,夏國有句古話說,左眼皮跳財,右眼皮跳災。
算上這幾下,自己的右眼皮,已經在十幾分鍾內跳動了好幾十下了。
這更加讓梅川內酷心慌慌。
“都給我打起精神來,密切關注夏國那邊,用盡全力尋找天蓬的蹤跡,以及聯係其它各國,進行資源共享!
……
山本,岡田齊齊點頭,表示明白。
大戰繼續。
……
夏國北邊戰場,南邊戰場,現在都已經進入膠著狀態。
不管是毛熊國,還是阿三國,都不具備立刻攻入夏國的實力。
所以,雙方正在相互消耗。
比例大概是四比一左右。
也就是,擊殺一個夏國領主的兵種,毛熊國和阿三國,就需要付出4個兵種左右的代價。
別嫌高。
這也是因為兩個國家的大部隊還沒有過來的緣故。
跨國要塞開的傳送門有限,兩國的大部隊,根本沒辦法快速的傳送過來。
又怎麼能對夏國大軍發動總攻呢?
所以,整個夏國戰場看起來,就是東邊和西邊危險一些。
雄霸天下,十方俱滅,帶刺玫瑰,天道酬勤四個應急部隊裏麵。
帶刺玫瑰去東邊戰場支援夢涵去了。
剩下的三支部隊,則去了西邊戰場,支援雷震子,王武等軍方代表,共同抵禦鷹醬國的聯軍。
一切都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
戰局看似膠著。
實則是風起雲湧。
不管是外國領主,還是夏國領主,都在尋找著朱釗的蹤跡。
可惜的是,朱釗仿佛憑空消失一般,根本找不到。
越是這樣找不到,各國聯軍就越是心慌。
天蓬,他到底去了哪裏呢?
誰也不知道。
……
十多個小時後,諾亞號跨過了夏國和某島的海域。
成功抵達某島上空。
算起來,這好像是朱釗第四次踏入某島的區域了。
十幾個小時的努力,倭國成功的打開了三分之二的通往夏國的跨國要塞。
現在,大批大批的倭國大軍,正朝著跨國要塞內蜂擁而入。
爭先恐後的傳送到夏國領土。
對夏國大軍發起猛攻。
時至此刻,幾乎有超過一半的倭國大軍進入夏國境內。
這是朱釗特地安排的。
六個小時前,他用八戒的麵板聯係過夢涵一次。
隻說了一句話。
讓夏國的防守大軍後撤三百公裏。
這是為什麼呢?
是打不過倭國,要逃跑嗎?
並不是,而是朱釗準備給倭國大軍留下一塊落腳的區域。
讓更多的倭國大軍進入到夏國的領土,為朱釗之後的行動創造機會。
結果不出意外,倭國果然中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