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禮詫異,“香爐精?”
“對!就是香爐精!”
攤販重重頷首,雙手比劃起來,“長著雙手雙腳,大概這麼大,這麼高,小小的一隻。”
那日他去官府報官,但最後連大門都沒進去,不僅沒進門,甚至連擊鼓鳴冤的步驟都沒機會進行。
原因無他,那官府門子壓根不信有什麼香爐成精,將他笑話了一頓便將他打發走了。
為此,攤販還應無處申冤抹了好大一把辛酸淚。
“小宋,你說這小夥子買了你的草帽沒給錢我們暫且信了,現在居然扯什麼香爐成了精,你這就離了大譜了。”
“就是啊,且不說香爐能不能成精,就算真有這麼個精怪,按你說的,那麼小小的一隻,怎麼可能拿得動錢袋?”
圍觀眾人起初還都是幫這草帽攤販說話,可當提到香爐精,眾人明顯不相信了。
“你們別不信啊,別看那香爐精怪小,勁可大著呢。”
“我那錢袋子裏有二三十兩銀子,那小小的精怪扛起來就跑沒影了。”
草帽攤販信誓旦旦的開口,話音才落便見到裴禮下了馬車。
“你幹嘛?”
攤販警惕的後撤兩步。
“你等我會兒。”
裴禮留下一句話,旋即腳尖輕點地麵,朝著一側院牆躍了過去。
“又逃跑了誒!大家可都看到了啊!”
“你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我就不信你不迴來!”
攤販直接跳上馬車,坐在了裴禮原先的位置,一副不給錢就不走的架勢。
楊雲可是火爆性子,若非有連紅勸著,險些就沒一拳將人打下去。
現場亂糟糟成一團,不多時,裴禮便就迴來,手裏還拿著個錢袋。
裴禮將錢袋遞了出來,“這是你的錢袋?”
“咦?”
攤販詫異的接了過來,“你跟那隻香爐精果然是一夥的!”
裴禮不曾辯解,隻道一聲,“既然錢袋已經拿迴來了,煩請你下來吧,我們還要趕路。”
“我錢袋裏可是有二十多兩銀子,這裏麵還不到四兩!”
攤販打開錢袋一看,再度不依不饒起來,“你小子是吃了迴扣了吧?!”
“這錢袋裏原本就隻有一兩多銀子加三十幾個銅錢,現在的不到四兩,其中還包括我給你的二兩。”
裴禮抬了抬頭,質問道:“你哪來的二十多兩?”
“好啊!你小子居然在這裏敲竹杠!”
楊雲立時壓不住火氣,抬起沙包一樣大的拳頭,照著攤販的麵門就要一拳落下。
那攤販眼疾手快跳下馬車,躲開楊雲都一拳,由於太過慌張,還摔了一跤。
“今天小爺心情好,懶的與你們計較,下次可就沒這麼好運了。”
攤販心知楊雲不好惹,果斷逃離,畢竟已經要迴了錢袋,況且那二兩銀子也沒找零,已經算是發了一筆不大的橫財。
裴禮麵無表情的坐上馬車,伸手壓了壓草帽帽簷,幾乎將大半張臉遮擋住,以防被人認出。
“駕!”
楊雲一揮馬鞭,馬車重新啟程。
前方之人立時讓開路,隨著馬車漸漸遠去,那些看熱鬧的吃瓜群眾這才意猶未盡的收迴視線。
馬車直接出了城門,順著往南的官道一路往南,不多時便化作一個黑點。
“也就是那混蛋跑得快,不然我非得打得他滿地找牙!”
楊雲一邊趕著馬車,一邊忿忿不平,還不忘對馬車裏的連紅說道:“嫂子,你剛才就該讓我教訓教訓他。”
“楊家兄弟,快少說些吧。”
連紅勸道:“大家都是平頭百姓,誰也不容易,多一事還不如少一事呢。”
“唉,嫂子,你就是太心善。”
楊雲一聲輕歎,專心趕著馬。
馬車裏,葉瑄縮在一角,兩條小手臂抱著膝蓋,視線時不時便要瞧一眼馬車前麵的裴禮。
裴禮自從打發走那名攤販就在沒有說話,盡管他本就話少,但葉瑄還是能感覺到一些不對勁。
這時,一隻小手在他手臂上拍了拍。
葉瑄轉頭便見到丫丫湊了過來,“做什麼?”
“你把裴禮哥哥弄生氣了。”
丫丫壓低聲音說道:“快去道歉。”
葉瑄一聽就不樂意了,“我憑什麼給他道歉?”
“要不是你把銀子弄地上,今天這事也不會有。”
“這能怪我嗎?”
葉瑄強調一聲,“是那個臭賣草帽的先笑話我的!”
“那你也不能把銀子扔地上啊。”
丫丫說道:“那個人沒看到銀子,挨罵的不會是你,而是裴禮哥哥。”
葉瑄微愣,嘀咕一聲,“他應該不會在乎這個吧?”
丫丫有些沒聽清,“你說什麼?”
“沒什麼。”
葉瑄搖頭,斬釘截鐵的道:“反正我沒錯!”
“哼!那我不管你了!”
“誰要你管!”
葉瑄話音落下,果真見到丫丫與他拉開了距離。
他冷哼一聲,索性重新躺下,眼不見為淨,可還沒有多久,又重新坐了起來。
他看了眼馬車另一側的丫丫,後者有意轉頭,避開他的視線。
好半晌,葉瑄一點點挪著屁股,坐到了裴禮身後。
“誒。”
他伸出一根手指頂了頂裴禮後背,“這事是我錯了,我給你道歉,對不起。”
裴禮睜開灰白色的眸子,微微蹙著眉,“楊雲大哥,還請停一下車。”
“好!”
楊雲應了一聲,立即勒住馬韁繩。
“你隨我來。”
隨著馬車停下,裴禮丟下一句話便下了馬車,往山路一側的林中走去。
葉瑄愣了愣,最後還是丫丫在後麵推了一把,他這才懷著忐忑的心情下了馬車。
他往一旁的林子裏走去,不多時便見到前方裴禮的背影。
裴禮並未迴頭,問了一聲,“你說你錯了,是哪錯了?”
葉瑄說道:“不該將銀子丟地上,害的你被人罵。”
“這個不是重點。”
裴禮轉過身,抬了抬頭,露出草帽下的冷峻的麵龐,“那人隻是普通百姓,盡管性子乖張了些,但也是憑手藝吃飯,你憑什麼戲弄他?”
“你是明王世孫不錯,將來還可能會是明王,可為王者,當施仁政,愛民,親民,敬民。”
“若不能體恤百姓,那必定不會是個好王。你可以覺得百姓愚昧,但百姓並非傻子,他們能看出來誰為他們好。”
“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會有反抗。”
“切記,水能載舟,亦能覆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