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4章 孤鴻劍出
隨著呂飛徹底躺平,一道銀芒如同跨越空間般瞬間出現在孫耀身前,並且正好對準了他的眉心。
金光耀起,銀芒頓止,孫耀額前居然亮起了一團金光,似乎早有準備般擋下了那道銀芒。
“噌——”銀芒與金光相互傾軋,刺耳的摩擦聲讓所有人都忍不住捂起了耳朵。
直到此時眾人才看清楚,那道銀芒乃是一柄闊刃飛劍,而孫耀額前的那團金光則是一枚黃金符篆。
“嘭——!”一聲悶響之後,那銀色的闊劍終是無法刺破符前金光,反而被彈得倒飛而去。
震退那闊劍之後,孫耀懸停半空冷哼道:“哼,等你半天了,終於忍不住出手了嗎?今日就讓本聖尊看看你這天下第一劍是否徒有虛名!”
銀色闊劍再次迴返,隻是此時劍身上已佇立一人,卻不是劍仙葉知秋還能是誰?
葉知秋地突然出現讓人都倍感意外,在場所有人中唯有呂飛清楚,自他們攻上九華山後,葉知秋就一直都在。
而葉知秋之所以來到九華山,這都源於呂飛寫給他的那封親筆書信。
在那信中,呂飛向葉知秋如實地講述了當日在長白山斷情崖誤殺柳紅塵的經過,並且誠懇地表示自己為柳紅塵的死愧疚難當,甚至願意以死謝罪。
然後呂飛又在信中大致說明了自己所擔負的責任,所以暫時不能為柳紅塵償命,若是葉知秋執意要為柳紅塵報仇的話,他也願意堂堂正正與之一戰,但前提是在這一戰之前,自己還能活著。
其實在攻打九華山之前,呂飛並不清楚將會遇到怎樣的兇險,隻是隱隱感覺到九華山一戰不會太過順利,於是他便在信中故意把將會遇到的危險誇大,目的就是想要激葉知秋前來,讓他為了與自己一戰而暗中出手相助自己。
而葉知秋也果然如呂飛所料來到了九華山,並且一直暗中跟隨在他們身後。
至於葉知秋之前在黃山時地表現,隻不過是做戲給軒轅博父子看而已,否則豈不是要將軒轅博父子二人也引到九華山來。
可令呂飛和葉知秋都沒想到的是,這一次地遭遇遠比呂飛信中誇大的還要兇險,不但闖入了另一處葬屍之地,而且還引出了個半聖境界的老怪。
所以即便呂飛知道有葉知秋在暗中保護,但眾人能否從孫耀手中順利脫身,仍是未知之數,畢竟就算是葉知秋也尚未邁入聖境。
半空中,一人禦劍,一人淩空,雙方都平淡地注視著對方,並未因為對方的境界或名氣而擾動心境。
就在所有人都緊張地等待著兩大絕世高手地交鋒時,金狐卻在呂飛耳邊小聲說道:“好劍,此人劍道不俗,身邊更有一把好劍!”
“他背後那把劍名為‘孤鴻’,乃是當世兵器譜排行第一的名劍,的確是把好劍。”呂飛以為金狐說的是葉知秋背著的那把“孤鴻”,於是立刻向它介紹起來。
可金狐卻搖頭說道:“我說的不是他背後那把,那把劍雖也不錯,但仍是凡品,我說的是他腳下的那把劍。”
聞言,呂飛疑惑問道:“他腳下的那柄闊刃飛劍名為‘掠影’,雖然也上了藏兵盧的兵器譜排名,但已在五十名開外,怎麼可能比排名第一的‘孤鴻’還好呢?”
當年在書院求學之時,呂飛就曾把葉知秋當做自己必須要超越的目標,所以關於他的事情,呂飛一直都很上心。
見呂飛不解,金狐也沒多作解釋,隻是微微一笑,說了句:“內有乾坤。”
聞言,呂飛在擔憂的同時也更覺好奇,什麼樣的乾坤才能讓葉知秋都藏著掖著?
“出劍吧,都說你葉知秋的孤鴻劍輕易不出鞘,可一旦出鞘對手非死即傷。今日本聖尊倒是想看看,你的劍如何來傷本尊?”
經過一番氣機地感應後,孫耀已確定葉知秋的修為尚未踏足聖境,因此他心中大定,說話也變得倨傲起來。
畢竟境界的差距越往上越懸殊,特別是在踏足聖境之後,已經能逐漸看清天地能量、世間萬物的本源。
所以,即便葉知秋有劍仙之名,孫耀也不太將他放在眼中。
“如你所願!”麵對孫耀地傲慢葉知秋絲毫沒有動怒,而是平靜地將手探向肩頭,握住了背負長劍的劍柄。
“噌鏘——”隨著令人心悸的劍鳴響起,那把兵器譜上排名第一的“孤鴻”,被緩緩地抽離了劍鞘。
一時間,平天湖旁劍氣大盛。
僅僅拔劍出鞘,就讓當場所有人不得不運功護體,以抵擋那迸發出的淩厲劍氣。
呂飛更是感受到了當年在華山一線天時感受過的無盡劍意,於是立刻招唿眾人:“大家退遠一些,咱們給葉前輩掠陣。”
呂飛此舉並非隨口而說,一位是當世劍道第一的大宗師,一位是半聖老祖,這二人一旦大戰開啟,那波及的就不是幾百丈範圍了,雖然眾人都是高手自保能力不弱,但至少也要退到數裏範圍之外才較為穩妥,而且,離得越遠等下對他們安全撤離也更加有利。
另外,他當麵喊出此話,也是有意無意要讓對麵的孫越和孫有方聽到,呂飛可是有仇必報之人,特別是孫有方,嚴敏、小瑛琪、無塵子都為他所害,呂飛是絕對不可能放過他的。
果然,呂飛他們在遠離戰場的同時,孫越與孫有方也開始向後退去,畢竟誰也不想被卷入兩大絕世高手地對決之中。
見自己的話起了作用,呂飛立刻對身旁的無名等人使了個眼色,幾人頓時心領神會地點了點頭。
幾人的舉動王寶寶也看在了眼裏,當即湊上前小聲對呂飛說道:“我先前給師父和孫有方服食的都是瀉藥,估摸著還有一會兒就要發作了,到時候出手幹他定能起些效果。”
聞言,呂飛幾人目瞪口呆,無名更是開口問道:“你沒事帶瀉藥在身邊幹嘛?”
王寶寶無奈搖頭說道:“此事迴頭再說。”
於是,眾人再次將注意力集中到了葉知秋與孫耀即將展開地對決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