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曆過一番有愛的溝通之後。
這母子二人最終不歡而散。
而在其中充當橋梁的孔武,因為沒有訓斥兒子,又被儀琳說了一通。
確實是沒有想到。
哪怕都已經是修煉之人,而且還相隔兩地。
竟然也會遭受,這中年男人難以躲避的家庭痛苦。
不過好在這樣的情況,每月隻有一次,總算是沒給孔武帶來太大的負擔。
若是這情況真的是天天都有,隻怕孔武這個《逆生三重》也不用練了。
家庭催婚,亂他道心。
……
往後的日子就這麼平平淡淡過了兩年。
華夏的內部的戰爭基本接近尾聲,就孔武得到的消息。
原本在金陵的“光頭佬”已經也說不出“優勢在我”這話了。
隻能說他與偉人相比,還是差了一個檔次,直接被降維打擊了。
現在的情況就是節節敗退,看得出來,已經撐不了多久了。
孔武此時都已經準備好了。
等到那天,他真的準備去一趟原本的紫禁城。
不為別的,就為見證一下曆史時刻。
不過在這兩年之中。
孔武《逆生三重》的第二重,還是沒有走到盡頭。
而上華山兩年了的馮寶寶,雖然對基礎事物的認知多了許多。
但是她的情感依舊淡薄,仿佛就像佛門中所言的那樣斬斷了七情六欲一般。
而至於功法,馮寶寶則是一問三不知。
孔武曾經搭脈渡炁,探尋過馮寶寶的運炁功法。
可惜一無所獲,這就是一門簡單的煉炁法門。
尋常人修煉,也就能練個江湖三流的水平吧,根本不能達到馮寶寶現在的修為。
不過這兩年來對於孔武可能是沒有多少收獲。
但是對於馮寶寶就不同了。
原時間線上的馮寶寶,身上的對敵手段並不多。
每每出招,全都是依賴本能。
更多的還是自己的‘性’‘命’修為,手段上基本沒有。
哪怕一直到幾十年後,也就徐四給鬧出了一個玩笑般的《阿威十八式》。
但是在華山上卻不同。
雖然孔武身上的華山派絕學和三一門的功法都不能傳給馮寶寶。
但是除了這些,他身上的外門功夫也不少。
像是桃花島上學來的《劈空掌》、《彈指神通》、《落英神劍掌》、《玉簫劍法》、《碧波掌法》、《旋風掃葉腿》、《蘭花拂穴手》。
還有當年方正大和尚送的《金鍾罩》,以及在這個世界收集的各路《八極拳》匯總而成的《蘇珊四式》。
雖然其中有些招式,孔武自己也是淺嚐即止。
但是隨意挑出了兩門教給馮寶寶,也比他原著中的《阿威十八式》要強。
不過馮寶寶練得最好的,還是孔武潛心所創的《蘇珊四式》。
其中練的最好的就是《坤山靠》,而且馮寶寶的天賦極高。
在孔武看來,馮寶寶的《坤山靠》已經遠超自己弟子劉得水。
看到這一幕,孔武的內心是十分欣慰的。
他的腦海中都浮現出了畫麵。
便是到了後世,當‘哥哥’火遍大江南北之時,馮寶寶與人對敵。
使出了自己所創的最得意的功法。
《露出疾腳》、《坤式五折手》、《坤蹬四海》。
以及最終大招:
《連續中出坤山靠!!!》
那畫麵,想想都讓人感覺驚喜。
至於原本已經修煉了十坤年的劉得水。
看到師父將為他所創的《蘇珊四式》傳予他人。
劉得水心中沒有埋怨,甚至還有一絲絲的小竊喜。
畢竟之前他就跟孔武提過了,這《連續中輸坤山靠!!!》它根本就不強。
但是孔武並不理會他。
現在師父將目光從他的身上轉移到馮寶寶身上,正是他求之不得的。
對於自己這個徒弟的想法,其實恐怖心理是知道的。
不過劉得水還是沒有明白他的良苦用心。
畢竟這個招式不僅僅是肉體上的傷害。
受到這招的人,還會受到心靈上的打擊。
而且這招是時間越往後,威力越大。
隻可惜劉得水不堪大任,孔武也就聽之任之了。
這兩年時間內,除了豐平和孔武外,其餘幾人都沒有下過華山。
孔武中間出去過一趟。
那一次是閑不住的豐平準備下山,去一趟經曆過那場戰爭後,差點滅門的蓬萊劍閣。
去之前正巧與孔武提了一嘴。
豐平出去,孔武從來不過多詢問,畢竟以他的手段在江湖上,可以說來去自由,倒是無需讓人擔心。
不過一聽豐平要去蓬萊劍閣。
倒是讓孔武想起一事。
蓬萊劍閣地處齊魯大地,而此界的泰山,他還從未去過呢。
更重要的便是這個世界的泰山玉皇頂,他還沒有去挖過呢。
畢竟他對那五色祭壇,可是愛的深沉。
當年在笑傲之中,他就去泰山派挖過玉皇頂。
而在這個世界,他也一直想去來著,可是紛紛擾擾各種事情,導致他一直沒有去成。
這次正好也有時間。
所以聽到豐平要去蓬萊劍閣,他就決定走一趟泰山。
去見識見識,那泰山玉皇頂下到底埋沒埋五色祭壇?
自己在這個世界能不能等來九龍拉棺。
待豐平下山之後。
孔武將自己準備前往泰山的事情與儀琳一講。
對於孔武想要下山,儀琳沒有反對意見。
倒是聽聞孔武要去泰山,儀琳倒是好奇的問了一句:
“夫君此行要去泰山,此行倒是與那曲阜孔家離的近,不如正好去見見。”
聽到這話,孔武眉頭一皺開口說道:
“我不是此界之人,與這裏的孔家沒有任何關係!”
“此行隻去泰山,到了看一眼就迴,沒有多少時日。”
聽到孔武如此說,儀琳倒也沒有糾結,隻當丈夫認為自己不是這界之人,和這裏的孔夫子沒有關係。
但其實真實情況並非如此,孔武在笑傲之時,還時常自稱是孔聖人之後。
但是來到這個世界,麵對這個“世修降表”的孔家。
孔武沒有絲毫好感,也不想與其沾上半點關係。
所以那次下山,他也僅僅是去了一趟泰山。
在確認了玉皇頂下,還是一堆土嘎啦之後,就老老實實的迴華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