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中隊長他們脫離危險後,問一小隊長:
“怎麼迴事?\"
“我們偵查任務完成後,剛準備離開,發現一支日軍巡邏小分隊出城巡邏,我們就跟上去想抹了這支小分隊。誰知道行動過程中有一名日軍開槍示警。城裏的日軍很快追了出來,我們被迫跟他們交戰。後麵的事情,隊長你也知道了�!�
迴到大雲山團部,劉中隊長向一團長匯報了他們的偵察情況。
“你偵察清楚九馬咀裏的日軍隻有大約半個大隊的兵力?\"一團長向劉中隊長確認道。
“是的,我用金雕繞九馬咀轉了兩圈,可以肯定九馬咀裏的日軍肯定不足一支大隊。我們是不是收複九馬咀?\"
一團長踱步到根據覃師長師部地圖製造的沙盤上待了一會兒,說道:
“我們的新兵還沒有形成戰鬥力,收複九馬咀的戰鬥暫時先放一下�!�
“就這點鬼子,哪裏用新兵出手?我們一個團都可以搞定�!�
“就這點鬼子我們一個團是可以搞定,問題是九馬咀易守難攻。如果我們不能速戰速決,與日軍打成持久戰,日軍嶽陽臨湘方麵駐守有重兵,他們過來增援我們如何應付?\"
“團長,長沙會戰後撤往嶽陽臨湘方麵的日軍有什麼部隊?有多少人?\"劉中隊長上望著沙盤問道。
“根據覃師長給出的情報,第一次長沙會戰結束後,撤往嶽陽和臨湘的日軍部隊有日軍第3師團:兵力約1.5-2萬人,該師團為日軍常設師團,編製較為完整。
第4師團,早淵支隊,該師團參戰兵力約1.2-1.5萬人,是日軍甲種師團,裝備精良。
第6師團:兵力約1.5-2萬人,第6師團為日軍甲種師團,戰鬥力較強。
第40師團:兵力約1萬人左右,該師團是日軍的特設師團。
荒木支隊:歸第6師團指揮,兵力約2000-3000人。
平野支隊,在湘陰北方白泥湖岸登陸,占領湘陰,掩護傷員由水路北撤,兵力約1000-2000人。
森田支隊,由第4師團指揮,進占神鼎山北麓,主力撤過後歸建,兵力約2000-3000人。
江藤支隊,獨立混成第14旅團下屬,在長樂至新牆之間掩護兵站,第6師團撤過後歸建,兵力約1000-2000人�!�
“日軍在一帶還有六七萬的兵力��?\"劉中隊長心裏默算了一下叫道。
“而且我們大軍過江作戰,不比你們過江偷襲�,F在日軍還占著空中優勢,萬一他們的飛機將我們渡江的木船都炸了,我們一團二團這幾千人就交代在新牆河北岸了。\"
“團長,你知道這裏的日軍有這麼多人,幹嘛還叫我們過去偵查?”
“我們部隊現在缺槍少彈,我不也是沒有辦法嗎?而且我原來也想收複九馬咀。你們走後,我才從覃師長那裏了解到那邊日軍的情報。\"
“我們這次也繳獲了日軍將近200支槍支彈藥,還過去再整一點嗎?\"
“算了,渡江偷襲風險太大,而且日軍已經有所防備了。\"
一團槍支彈藥不足,再找南京政府軍補允不可能,從日軍手中繳獲又不現實。一團長想來想去,還是給冷軍長發了封電報,告訴他部隊目前麵臨的窘境。
很快,冷軍長的複曳過來了,要求一團長與南京政府守軍協調一下,安排個飛機場,他們將運送一批彈藥物資過來。並指示一團長:
你部現處於國統區,注意與友軍搞好關係,如無必要,不要與紅色政權有聯係。
一團長收到電報,馬上把一團的胡政委和二團的梁政委叫了進指揮部。李書記推薦的胡政委和梁政委是什麼身份他是清楚的。
一團長將冷軍長的電報遞給胡政委和梁政委看,並一語雙關地說:
“我們現在在國統區發展部隊,有些容易引起誤會的事情不要做,容易引起誤會的人不要聯係。”
胡政委他們當然知道一團長指的是什麼事情和什麼人,他們目前的任務就是在部隊當好政委,帶領部隊與日軍作戰。並沒有接到組織有什麼新的任務,所以馬上應道:
“團長,你放心,我們知道我們的位置在哪裏,絕不會給部隊添亂。”
“你們知道就好,招募新兵情況怎樣了?\"
“新兵的報名還算踴躍,但是這個區就這麼大,很難再有新的發展,我們能否到汨羅河南岸招兵?”
“這個估計懸,我現在要去找覃師長談點事。胡政委你陪我一起過去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