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迴娘家。
今年,蘇紫琪肯定是迴不去啦。
同樣的,王媽也迴不去中原省的外婆家。
上午九點多,王可的大姑和小姑兩家人來大王廟走親戚。
還是以往的順序,他們先到大伯、二伯家,最後來王可家。
見麵打招唿坐下之後。
一行人就盯著王可一陣打量,好像是要找出什麼不一樣的東西。
這還是他們從小看著長大的“王可”嘛。
他們之前也知道王可掙錢發達了,從種種跡象就能發現。
結婚的場麵也給他們一個很大的震驚。
但沒想到會那麼有錢。
幾百億是什麼概念,他們不知道,也想象不出來,隻知道多到幾輩子都花不完。
而和王可同輩的李淑娜、李淑嫻、李濟晨、吳奕敏、吳玉穎幾個老表,也用探尋的眼光觀察他。
除了李濟晨比較小,他比和王欣還小兩歲,今年上初二。
其他幾人都和王可的年齡相差不大。
但成就差距卻很大。
王可見狀,環視笑著說道:“哈哈,我也沒有整容,應該沒有什麼變化吧,姑姑姑父你們還不認識我了嗎?”
小姑聞言感歎道:“模樣是沒變,但是有點不敢認了。”
“小可,你給小姑說說,你真的有人家說得那麼多錢嘛,都說你有幾百億,你這才大學畢業幾年,是怎麼掙這些錢啊?”
“我的老天啊,我和你小姑父一年累死累活,到頭來還落不到手裏十萬塊錢呢,你這也太厲害啦!”
小姑驚歎地說完,其他人紛紛把目光投向王可,他們也都非常好奇。
王可聞言先是笑了笑,旋即表示道:“這網上說的富豪榜,誰有多少錢就是一些估算,他們也不可能知道人家到底有多少錢,誰也不會告訴他們。”
“所以他們就靠猜,靠查資料,然後估值,就像一家公司今天市值一百億,過幾周或者幾個月可能就跌了漲了,都是不確定的。”
“而且還有很多人明麵上是有錢,實際上是沒錢的,億萬富翁也能是億萬‘負’翁,負債的負,這次可能幾百億,下次可能幾十億,都是有可能的。”
……
他繞圈子雲裏霧裏的解釋了一下情況。
最後說道:“所以說,我有幾百億肯定是不準的,具體多少錢也算不清楚,都在開公司搞投資做生意。”
“目前還算是比較有錢吧,吃穿不愁,現在媳婦又懷孕了,我也想多給孩子掙點家產,我當不成富二代,讓自己孩子當富二代也行啊。”
說了很多,又好像沒說,也算含糊其辭地應付過去。
他也不可能實話實說自己有幾千億資產吧,反正以億計數的錢也差不了多少。
讓親朋好友知道他有錢就行了。
其他人聽到最後也哄堂大笑,目光紛紛看向了蘇紫琪。
人家的娘家也不簡單,也非常有錢。
根據王可和蘇紫琪的情況,他們的孩子一出生確實就贏在起跑線上了。
後麵大家接著聊起了孩子的問題。
王可也順利轉移了話題。
老話說“財不露白、富不露相、言不露形”,謙虛低調點有好處。
財富、利益、言語最是考量人性善惡的試金石。
麵對財富利益的誘惑,人之初的善良早被拋到九霄雲外,古往今來很少例外,看似諷刺,卻是現實。
……
王可他們這邊歡樂的聊著天。
二伯那邊也開始打電話催了。
今年輪到他家招待,也需要王爸當主廚炒菜做飯。
王爸接完電話,開口表示道:“二哥打電話催了,說家裏二嫂和小正忙不過來,讓我趕緊過去幫忙做飯,還讓小敏也過去幫忙。”
“那咱們都過去吧,今年在他家吃飯,咱們不過去,後麵又該挑理了。”
小姑父聞言沒好氣道:“這大過年的走親戚,小敏拿東西來看他這個二舅,還指使上外甥客幹活了。”
大姑和大姑父臉色也是不痛快,但是卻沒有說什麼。
王可、吳奕敏他們這些小輩也不好說什麼。
小姑對著丈夫開口說道:“行了你,少說兩句,都知道他是啥人,大過年的犯不著跟他鬧別扭。”
“走吧,那咱們都過去。”說著就要起身準備走。
王可忽然想起什麼,連忙叫住大家。
從屋裏把他們從魔都買的禮物拿出來,和蘇紫琪一起送給大姑、小姑兩家人。
“這些禮物都是我和小琪在魔都帶迴來的,大伯、二伯兩家已經給了,今天正好一起給你們了,後麵也省得麻煩再跑一趟。”
“穎姐和小娜、小嫻是女孩子,一人一套化妝品,小敏和小晨你們倆一人一個翡翠牌子,大姑、小姑你們也有一個珠寶吊墜。”
兩家人也知道王可現在不差錢,客氣表達一下感謝,就非常高興的把禮物收下了。
“哈哈,禮物很好,我們都很喜歡,讓小可和小琪你們破費了。”
“謝謝小可(哥)、小琪(嫂子)。”
表姐吳玉穎、表妹李淑娜等人也分別對王可和蘇紫琪說了一下感謝。
他們看著禮物都很喜歡,而且猜著肯定不會便宜。
接著,眾人便拿著禮物開開心心地朝著王正家趕去。
王可一行人說笑著到了王正家後。
二伯看到這麼大家都過來了,臉上勉強擠出一絲笑容迎接。
“哈哈,來了都進屋坐著喝茶吧,還是小可送的好茶葉。”
隨後又對著王可等小輩招唿道。
“噢,小可、小琪、小穎、小娜你們也都進屋,桌上有洗好的水果,還有花生瓜子糖果,有喜歡打牌的,屋裏也有撲克牌。”
“在咱自己家不用客氣,東西隨便吃……”
此時的二伯看起來很親切,說話也很和善客氣。
堂姐王歡也已經帶著自己丈夫和孩子迴娘家來了。
這時候,堂姐王歡正抱著孩子在客廳玩,看到王可他們來了家裏,非常高興的出來打招唿,顯得格外熱情。
沒一會兒,大伯一大家子也過來了。
一時間,二伯家裏也熱鬧起來。
王爸這邊閑聊幾句,就和外甥吳奕敏進廚房開始忙活今天中午的飯菜。
大姑、小姑、王媽等女眷們也動手幫二伯母洗菜收拾東西。
果然人多力量大,幹活就快了。
……
中午十二點多,忙碌了兩個多小時。
三桌豐盛的午宴終於擺上餐桌了。
王家這樣一個大家庭,五家子,大人小孩一共28個人。
這麼多人也要分成三桌用餐。
王可和王振、王賀兩個堂哥已經成家立業了,自然是陪著五個長輩在主桌。
堂姐夫是客也在主桌。
王可他們這桌九個人就需要喝酒了。
大家推杯換盞之間,說說笑笑。
現在一家人一起喝酒聊天,總會談論起王可怎麼怎麼樣。
有什麼事情,也總要讓王可說一下想法和見解,都認為他說的一定對,就是至理名言。
這讓王可有些苦惱,也有些感慨。
真的是“你若成功,放屁都是道理,你若失敗,再有道理都是放屁”。
這種“成敗論英雄”的現實演繹,也是當下社會公眾普遍存在的。
尤其是現在身邊的親人問了,也不能胡扯或者不迴答,有些事情,他也不好迴答。
不能信口開河,隻能絞盡腦汁的去給出一個客觀合理的解釋。
“小可……你說說。”
“小可……你怎麼看?”
“小可……你覺得怎麼樣?”
一個個求知欲滿滿。
這種應對,讓王可感到心神俱備,非常頭疼和無奈。
讓他有種想跑路的衝動念頭。
成功者飽受追捧。
但各種煩心事也不約而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