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高敖曹找到韓賢和樊毅等將軍後,他便將陛下的旨意告訴了他們,並且讓他們馬上準備,現在便趁著雨勢漸小而整理輜重糧草。
當聽到高瑋的聖旨是這番內容後,樊毅並沒有多說什麼,畢竟在他看來,無論是攻克鐵錫城還是返迴北齊抗擊北魏大軍,這都會立下大功,區別隻是在於一個時間短,一個時間長而已。
而且現在的樊毅乃是高敖曹嫡係將領,他並不怕缺少機會。
不過韓賢卻是有些著急了,原因倒也不是他貪圖功勞,隻是因為他的獨子韓裔可還在鐵錫城內呢。
當初魏齊聯軍合計如何破城,這往城內安插內奸可就是計劃之一,所以魏國派出了兩位校尉,韓賢為了謀奪功勞,同時讓自己的兒子立下頭功,更是不惜讓他率領兵馬混入被俘的南陳軍民當中。
結果現在說撤就撤,北齊大軍一但撤走,魏國肯定也不會繼續攻打城池,隻會固守銘山城,那麼韓裔怎麼辦,那可是他的獨生子啊。
若是韓裔失陷於鐵錫城中,那他韓賢可就絕後了,這讓他有何顏麵去見韓家的列祖列宗。
而高敖曹拍了拍韓賢的肩膀道:“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此番這北魏大舉來犯,定然是這南陳背後唆使,我們隻有率軍返迴,先將北魏擊潰,再重新調集大軍,與魏國聯手才能攻克鐵錫城,你那兒子也是個機靈之人,想必不會露出破綻。”
韓賢頗有些不甘心的說道:“明明隻差一步之遙,若非那呂布非要與項羽陣前鬥將,浪費了足足兩天時間,這鐵錫城就算不被攻克,那也是搖搖欲墜,怎麼會像今日這樣讓我等前後為難。”
“行了,不要說這麼多廢話了,要麼你隨本將返迴北齊,要麼你就留下來,本將給你留下五千兵馬,看看魏國會不會繼續進攻。”高敖曹顯然也失去了耐心,對著韓賢不耐煩的說道。
韓賢又不是傻子,別說高敖曹給他留下五千兵馬了,就是留下一萬那也無用,當北齊大軍撤離後,魏國鐵定會固守銘山城。
因為魏國那些人也很清楚,魏國和南陳隔著個北齊,若非為了緩解自己的壓力,魏國怎麼可能會選擇攻打南陳,畢竟現在魏國所做也是相當於給北齊當嫁衣,打下來的土地都會歸北齊所有。
而在猶豫片刻後,韓賢最終決定跟隨高敖曹撤軍,別看高敖曹說的不錯,還會給韓賢留下五千兵馬,但是韓賢也明白,他要是繼續留在這裏,一個抗旨不尊的罪名就會下來。
而很快,北齊這邊的動靜也傳到了魏國這裏,而司馬子如的突然到訪也瞞不過留守營寨的於禁,雖然他不知道具體究竟發生了什麼,但他也隱隱感覺有一絲不對勁的地方。
所以當呂布率軍返迴後,於禁便找到了他,並將自己的分析和盤托出。
“所以,你是認為北齊可能要撤軍?”呂布看向於禁,隨後淡淡的說道。
即使呂布和於禁有所仇怨,但現在雙方隻能聯手抗敵,所以不能有一絲的不和睦,再加上剛剛呂布和項羽驚天一戰,將他的氣力全部消耗殆盡,現在倒是性情平和得很。
於禁點了點頭迴答道:“那來此的是司馬子如,此人在北齊地位不低,而且此時北齊大營那邊兵馬調動頻繁,所以我才會推測北齊有可能要撤軍。”
呂布仔細思索了一會,也覺得於禁說的有些道理,他正想說什麼時,孫禮走進來說道:“啟稟大將軍,北齊的高歸彥來了。”
“他來做什麼?”呂布皺著眉頭說道。
“恐怕他來,是要告訴我們一個壞消息。”於禁聽後卻是長歎一口氣道。
呂布瞥了一眼於禁,隨後對著孫禮吩咐道:“把他請進來吧。”
很快,高歸彥被孫禮帶了進來,而他一進來,先是對著呂布笑著拱手道:“呂布將軍當真是神威蓋世,今日之戰雖然在下沒能親眼得見,但也聽說了呂布將軍那一戰的激烈,隻可恨未能親眼得見啊。”
聽著高歸彥的恭維,呂布麵無表情,要知道之前的高歸彥可從來不會說這種話,再加上之前於禁的推測,這就更讓呂布有些煩悶,所以他對著高歸彥不滿的說道:“你什麼時候變成這麼婆婆媽媽了,有什麼事情直說便是。”
呂布的話讓高歸彥先是一愣,隨後他也敏銳的意識到恐怕魏國這幫人也知道了他們的打算,既然如此那他便實話實說了。
“呂布將軍實在抱歉,我北齊大軍必須火速撤迴國內,至於你們還請暫時退守銘山城,不過放心,糧草輜重等不會少的,等將我北齊之事全部解決後,我北齊定然還會增派兵馬,與諸位並肩作戰,滅掉這南陳。”高歸彥笑著說道。
“北齊發生了什麼事情,難道是因為那莫名潛入你們北齊的那上萬兵馬嗎,你們不是已經將胡穎的屍首送過來了嗎?”於禁皺著眉頭說道。
之前為了安這支魏齊聯軍的心,高長恭不惜和高阿那肱撕破臉皮,用一道聖旨威逼利誘得到了胡穎的屍首,而這具屍首讓高敖曹這支齊軍放心下來,也讓魏國沒有後顧之憂,還以為北齊已經將這支莫名其妙潛入己國的南陳兵馬全部殲滅。
結果今時今日,魏國這些將領這才知道,合著北齊到現在還沒解決這支殘存的兵馬。
而隨後,高歸彥又淡淡的說道:“若是隻有內憂也就罷了,最可惡的是那北魏不知道為什麼也要橫插一腳,現在北魏大軍大舉入侵我北齊,我北齊連戰連敗,已經喪失百裏土地,
“原來如此。”聽完高歸彥的話後,呂布還沒說話,倒是於禁先歎了口氣道。”
事情到現在也很明朗了,那程靈洗隻不過是小事情而已,雖然也打過幾場勝仗,攪得北齊京城以及周遭幾座城池不得安寧,但在高長恭等將領的圍堵下,想必他也支撐不了幾天,到時候勢必要被全殲。
最大的事情還是在於北魏,北魏這個國家與北齊相鄰,兩國之間摩擦不斷,戰爭也不少,隻不過這幾年來北齊皇帝高瑋毫無銳意進取之意思,隻是命令麾下大軍固守邊境。
而北魏也樂見其成,畢竟北魏的實力本就比北齊高一個檔次,當世北魏皇帝拓跋珪又是一代雄主,比之高瑋強上不知道多少。
高瑋昏庸無能,拓跋珪則是勵精圖治,讓本就實力不俗的北齊國力更進一步。
實際上北魏對北齊的進攻隻是時間問題而已,就算今日不來,再過個一段時間也肯定會來,現在北魏隻不過找到了一個最好的機會而已。
北齊大軍撤走的很快,等到了申時,大軍已經盡數離開,就連營帳都沒有剩下一頂,在夜晚之間北齊大軍要趕到銘山城繼續駐紮,等到了第二天一早繼續趕路,
而北齊大軍走的幹脆,隻留下尷尬的魏國大軍麵麵相覷。
如今已是夜幕降臨,魏國大軍裏自校尉以上官員全部都在呂布的大帳裏,雖然議論紛紛,但是誰也拿不出一個好的章程。
到了現在這種局勢,攻城明顯不智,畢竟現在就算能夠將鐵錫城攻下來,那也是在給北齊做嫁衣,這土地魏國不可能隔著個北齊掌控。
但是就這樣撤離,這就更讓呂布接受不了,他來這裏是立戰功來的,可不想就這樣白白損失數千兵馬後灰溜溜的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