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朱桓還稍顯稚嫩,在此時的九州裏朱桓不過十七,倒是正值年少,此番他也是跟隨朱治、朱然而來,也是為了長長見識,畢竟沙場針鋒這種機會不是每時每刻都有的。
朱桓在曆史上出道的時間略晚,一直到孫權掌握大權時,朱桓才歸到孫權麾下,不過即便出場的晚,那也掩蓋不住他吳國名將的身份。
在朱桓逐漸開始嶄露頭角時,丹陽、鄱陽的山賊蜂擁而起,而孫權便命令朱桓統領諸將,到各處征討賊眾的營寨,朱桓所到之處,可以說是百戰百勝,僅僅過了一段時間之後丹陽和鄱陽的內亂就被平定了。
而隨著周瑜、周泰等早期大將先後去世,朱桓自然成為吳國的中流砥柱,他也接替周泰赴濡須協防。
夷陵之戰後,雖然吳國贏了,但也國力大減,魏國趁機大舉入侵,意圖吞掉東吳,其中一路便直撲濡須而來。
朱桓也迎來了最大的考驗,他要直麵魏國大司馬曹仁以及他麾下的數萬精兵。
當時曹仁假意攻打羨溪,實則目標是濡須,朱桓再想要將兵馬調迴來明顯是來不及了,所以他等同於拿麾下五千兵馬硬捍敵軍數倍。
但是朱桓卻絲毫不怕,鼓舞軍心,讓麾下將士群情激憤,而曹仁卻是頻出昏招,居然命令分兵,結果被朱桓抓住機會,斬殺常雕、諸葛虔,生擒王雙送至武昌,常雕的5千人也全軍覆沒。
沒過幾年,當時的鄱陽太守周魴用詐降的計謀引誘魏國大司馬曹休,而曹休因為帶了十萬兵馬,哪怕知道被周魴欺騙,他也並不害怕,而是希望借此機會跟吳國大戰一場。
當時的朱桓任左都督,他幫助陸遜擊破其進攻,吳軍斬獲萬餘人,甚至他還向孫權進言,提出來斷曹休退路,生擒曹休,然後直取壽春,割據淮南,進而謀圖許都、洛陽,最後一統天下的計劃,隻不過被保守的孫權否決了。
這個計劃雖然困難重重,但畢竟朱然還是很有遠見的說了出來,如果要是真的成功了,甚至隻是成功一部分,恐怕三國的格局又要改變。
不過朱桓此人還是有很大的弱點的,他為人高傲,從來不願意被人所驅使。
但朱桓也有一個很大的優點,那可是他愛兵如子,甚至願意贍養那些士卒,等到朱桓因為狂病而去世後,他麾下那些士卒無不為之悲傷。
雖然在九州世界隻是初露鋒芒,但是朱桓的能力還是擺在這裏的,包括這裏的痕跡以及推斷出敵軍大概有數千兵馬的結論也是朱桓告訴朱然的。
聽到朱桓的話後,朱然卻陷入了沉思當中。
憑心而論,朱然的能力無論在九州還是曆史上都絕對出色,但現在的朱然還是太年輕了,他隻比朱桓多長了幾歲而已。
雖然之前朱然也帶兵殺敵過,但都是在國內清剿山越,此番跟隨陳武進攻南陳,這還是朱然第一次參加如此的戰爭。
現在突然遭遇這種變故,朱然也有些進退維穀,不知道應該怎麼辦了。
不過朱然怎麼說也是曆史留名的名臣,在短暫的思考之後,朱然還是開口道:“馬上離開東野,我們去找陳武大將軍。”
朱桓聽到這話後先是一愣,隨後皺著眉頭低聲道:“我們不去武勝關嗎?”
朱然搖了搖頭道:“就我們這幾十人,就算去武勝關也是杯水車薪,你也說了看地上這痕跡,敵軍至少有數千,甚至上萬人,既然如此我們再去武勝關豈不是找死,現在去找陳武大將軍,將此番情況告訴他,讓他再率領兵馬來救,這樣尚且有一線生機!”
聽到朱然的話後,朱桓用力的點了點頭,就目前看來,朱然所說的是最好的主意,當下便也同意了。
很快,這數十人便迅速離開了東野,朝著前線而去。
此番他們的目標隻有一個,那就是將這裏的情況告訴陳武和董襲,然後讓他們抽調兵馬趕迴去援救武勝關,至於武勝關裏的孫朗和朱治能夠支撐多久,能否突圍成功,朱然和朱桓隻能祈求上天保佑了。
而此時的武勝關內,孫朗和朱治還不知道朱然已經知曉武勝關的情況,正在以最快的速度趕往陳武處,如果朱治知道的話那真是又慶幸又無奈。
慶幸的是朱然不愧是被他悉心培養之人,懂得取舍,沒有因為感情而做出不理智的決定,此時的武勝關跟刀山火海沒有區別,朱然別說手上就幾十人,就是幾百人又有什麼用,所以他直接去找陳武是最好的主意。
無奈的是,朱治明白自己等不到陳武的支援了,按照現在的估計來看,最快半天,最慢一天,武勝關就將宣告物歸原主,重新被南陳收複,他們能夠突圍出去就是萬幸了。
而此時的武勝關,無數南陳士卒正在攀爬關隘,跟城池不同,關隘的城牆並不算太高,這也給了攻城一方很有利的局勢,就好像當初吳國拿下武勝關那樣。
朱治抬手一刀,將衝殺上來的南陳士卒劈死,同時一把推開傻愣愣的孫朗,讓孫朗免遭殺身之禍。
而此時的孫朗眼中滿是恐懼,坐在地上久久沒有迴過神來,幸好有朱治的幾個親衛護著,將衝過來的南陳士卒擋住,要不然孫朗可現在就要身死了。
好在此次駐守武勝關的都是陳武麾下的精兵,一番廝殺過後,攻上城頭的南陳士卒反而都被殺光,趕了下去。
至此,南陳大軍第二波攻勢也宣告失敗。
不過城下的侯安都隻是用力攥緊了拳頭,對他來說隻不過折損了數百人而已,而敵軍的損失差不多也在這個數,可是別忘了雙方可是十倍的兵力差距。
第一、第二波攻勢失敗,大不了侯安都就開始第三次,反正無論如何,越快拿下武勝關,對於侯安都來說就越好。
眼見擋下兩波攻勢,敵軍仍未打算休整,朱治歎了口氣,看來自己是高估了守住關隘的時間,這麼看起來敵軍恐怕再衝擊兩次,關隘可就要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