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現在的後生仔是真的串,拿著120億,一秒都不願意等!”
“如果我有120億現金,我比他還串啊!”
“串有什麼用?最重要的是能賺到錢,他雖然有120億,但也有240億的債務,賺少一點都是虧的!”
“這些金融遊戲一夜就能籌集這麼多錢,依我看,這終歸是禍事,年輕人還是腳踏實地,努力賺錢才對。”
“你都癡線的,如果努力有用的話,元朗的牛早就發(fā)達了,哪還有我們什麼事啊?!”
外麵的吵吵鬧鬧隨著房間門的合上,而瞬間隔絕。
也正是這一刻,房間內幾人輕鬆的麵容漸漸變得嚴肅。
最搞笑的是,他們圍坐著的還是一張賭桌。
感受著氣氛的變化,王一飛拍了拍掌。
“不如這樣,我們一邊打牌,一邊談事好了。”
說著,不等幾人迴話,他自來熟地拆開手上的撲克。
這事還真的隻有他能幹得出來。
幾人沒有說話,靜靜地看著他給每一個人發(fā)了一明一暗兩張牌。
林祥看著自己牌麵上的黑桃k,樂了。
“黑桃k——”
王一飛剛把手指向林祥,就被他打斷了。
“我直說吧,根據港島證監(jiān)會的要求,這120億裏至少要有一半用來投資港島產業(yè)。”
“除了已經決定和飛叔一起投資大埔的30億,剩下的30億……”
林祥眼神如劍,直刺李黃瓜。
“李老先生,我想用來買你未來兩年所有的土地批文!”
在迴歸前,為了防止港英政府把港島土地都賣出去卷錢跑路。
國家在《中英聯合聲明》中,限製了港英政府在每個財年裏隻能出售50公頃的土地。
這是港島地價和房價逐年高企的根本原因,也是林祥和王一飛開發(fā)大埔的最大阻礙。
地不夠用!
王一飛作為地產商人,拿到一定份額的住宅用地倒還夠。
但哪怕是在人多樓少的港島,樓盤也不是建好就一定會有人買的,即使有人買,也賣不出高價。
相關的商業(yè)設施同樣重要。
別指望英國佬會幫忙幹這種事,這時期偏遠地區(qū)的公路和水電,基本都承擔在房地產商人上。
而想要把大埔區(qū)的配套設施建好,抬高房價和租價,王一飛能拿到的土地批文就不夠了。
但如果加上李黃瓜的份額就不一樣了!
港島兩大地產商兩年的土地份額,完全可以在大埔修建一個最具現代化的新城鎮(zhèn)。
最重要的是,可以完美承接住林祥的六十億,搭上港島房價最瘋狂階段的順風車!
在場的都是人精,林祥的價碼一開出去,他們就知道這裏麵的生意有多瘋狂。
正如宋世昌說的,這是六十億,不是六十塊。
六十億砸下去,再加上王一飛的資金,這絕對是港島今年最大的土地項目!
李黃瓜唿吸都急促了幾分。
他正好想從港島房地產中抽身,重點投資內地的產業(yè)。
正瞌睡的時候,林祥就給送枕頭了!
“另外,我知道你打算投資內地,我要求你避開我看上的所有項目。”
林祥故意等到這時候才補充。
李黃瓜頓時左右為難。
要麼,舍棄自己不看好的港島房地產,拿到錢投資內地,但項目隻能投林祥挑剩下的。
要麼,拒絕合作,白白浪費自己能拿到的批文……
就在李黃瓜思考時,王一飛卻默默地派了一輪牌。
“哦,紅桃a,輪到我話事了。”
宋世昌頓了頓,有些難堪,又有些釋然地開口。
“你們也知道,我們宋家現在情況不是很好,所以準備重點投資內地,我可以出人脈。”
“但要求是,阿祥,你剩下的六十億中最少要有三十億放在內地,無論投資什麼行業(yè)。”
早年間,歐美對國家實施全麵禁運,港英政府助紂為虐的情況下。
是宋家傾力組織了一支船隊,為國家運送了大量的急需物資,其中還包括藥物,保障了許多士兵的生命。
十年前,宋家更是最早一批投資內地的港島企業(yè)家。
但也正是如此,港英政府一直都把宋家當眼中釘,限製他們在港島的各大項目。
宋家事業(yè)就此一落千丈。
其實這三十億,宋世昌本來就是準備拿來投資內地的。
但同樣的,這筆錢是宋家最後的現金流,不容有失。
所以,他才決定投資林祥的基金,再用基金的錢投資內地。
這樣就和王一飛的目的一樣了。
不貪多,隻是讓宋家穩(wěn)穩(wěn)小賺10%的收益率。
王一飛默默地又給他們派了一輪牌。
“我再出我的建築團隊,保證你們的工期減少一半,但我要宋家在內地的人脈!”李黃瓜突然說道。
“我們宋家經營多年,人脈怎麼可能隨便給你?!”宋世昌立即反對
他很清楚,他們宋家現在最大的資本就是在內地的人情關係。
用一次就少一分,怎麼可能憑空送給李黃瓜這個曾經的對手?
李黃瓜卻比他預料的更自信。
“我的建築團隊是港島最大的,有了他們的加入,大埔區(qū)的項目能從四年至少減少到兩年。”
“我想,阿祥應該比我更清楚這兩年的時間可以多賺多少錢!”
林祥的表情裏多了幾分玩味,知道壓力現在轉到自己身上了。
他用手撐著下巴,思考了一會。
“昌哥,我可以再出最後的三十億投到內地,讓你做人情,但我還要大豐集團的海沙和河沙!”
建築需要大量沙子。
港島的海沙技術被大豐集團壟斷,而河沙全都來自內地,更是隻認宋家的招牌。
可以說,這是大豐集團最後的賺錢生意了。
但換來的,是三十億的人情!
在如今還一窮二白的內地,這三十億可就是巨無霸級別的資金量了。
不是說這三十億可以由宋世昌掌控,而是在許可範圍內,讓他可以賺到中間人的人情關係。
對於喜歡經營人脈,一心向國的宋家來說,絕對比單純的金錢更重要!
宋世昌當即心動了。
李玟龍卻再也坐不住了。
“等等,我三條三,聽我多說一句。”
“你們加起來現在起碼有上百億的資金,隻建樓的話絕對會超過內地的承受能力。”
“不如這樣,你們出一部分錢,我出工廠的技術和管理,我們合作照樣有錢賺!”
他熱情地說道,不過注意到宋世昌,他又補充了一句。
“當然,人情同樣可以賺!”
這話說得李黃瓜和宋世昌一震。
對啊!
三年前國家在深城進行了第一次土地拍賣,8588平方米住宅土地50年的使用權隻賣了580萬。
這個價格,相比貴上天的港島簡直就是白菜價。
他們本來就是衝著這個來的。
但他們的錢太多了!
林祥的六十億加上李黃瓜準備的資金,別說是建設團隊夠不夠用了,國家也不可能一次性賣這麼多土地給他們建樓盤。
工業(yè)區(qū)就不一樣了,屬於工業(yè)用地,地價便宜,成本全在人工、建設廠房和機器上。
綜合起來,以內地的市場和勞動力,建廠賺的錢未必比開發(fā)樓盤少。
“沒錯,李世伯的李氏集團深耕工業(yè)多年,我相信有他的幫助,我們在內地的投資結構會更加合理。”
林祥笑著請王一飛發(fā)出最後一輪牌。
李玟龍直接掀開,“三條三。”
“錢放在我這算股份,建廠、生產和銷售都不需要你們煩惱,你們覺得如何?”
李黃瓜皺眉掀開自己的一二三四五的順子牌,神色有些猶豫。
“我的錢已經有了計劃,不過如果多了土地批文的三十億,我可以考慮拿十億出來合作建廠。”
李玟龍笑瞇瞇地迴應:“夠了夠了。”
“那我也不遮遮掩掩了。”
宋世昌掀開自己的四條八。
“我隻要基金的六十億投入內地,無論什麼項目都行,如果需要人脈關係,盡管來找我!”
“那就是談攏了。”
林祥笑著舉起酒杯。
金色的酒液在燈光下散發(fā)著奢靡的光芒,將他臉上的得意藏了起來。
“基金會的六十億留在港島開發(fā)大埔地產,六十億投資內地,我可以保證,至少有二十億在工業(yè)上。”
每個人的目的都達成了!
大家頓時露出了滿意的笑容,紛紛舉杯,也不介意是林祥這個小輩帶頭。
“那就祝我們一切順順利利了,幹杯。”
“幹杯!”
李玟龍也顧不上長輩架子,喊得最大聲,連帶著其他人的聲音裏也多了幾分激昂。
“幹杯!”
“幹杯。”
“幹杯。”
將酒杯裏的酒一飲而盡,林祥站起身。
“你們慢慢坐,我剛入行,想去外麵認識一下各位前輩。”
其他四人舉了舉杯,沒有在意。
這麼大的項目,後續(xù)還是有很多細節(jié)要談的。
等林祥出去,重新關上門以後。
李黃瓜頗為感慨地和宋世昌碰了碰杯。
“在來之前,我怎麼也沒有想到我們兩家,會有一天進一起合作。”
“我也沒想到,我們兩家都換了經營方式,最後兜兜轉轉又碰到一起。”
宋世昌屬於小輩,但並不妨礙他理解雙方曾經的恩怨。
李家和宋家以往談不攏,其實是因為雙方能力和條件不一致。
但沒想到,多了一個居中的林祥,三方的關係反而可以形成一個獨特的閉環(huán)——
林祥需要李家的建築團隊,李家需要宋家的人脈關係,宋家又需要林祥的投資。
“最巧的是,我們五個人最後能互幫互助,一個不漏,全都有賺!”
王一飛笑瞇瞇地總結道。
商會一般就喜歡這麼做。
但對於他們這些級別的大富豪來說,不背後捅刀子都算和睦了,能互相協(xié)作的機會少之又少。
“巧什麼啊,你們忘了,我們是被阿祥邀請過來的。”
李玟龍突然好氣又好笑地在位置上搖頭苦笑。
“我們手裏有什麼牌,需要什麼牌,全被這小子摸透了!”
說著,他一把掀開林祥的底牌,一張黑桃a拍了出來。
“大同花順,通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