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黃瓜抬起眼眸,看向左右,將兩個兒子的臉色看在眼裏。
他習慣表現(xiàn)出一副從容淡定的樣子,不是他總能這麼輕鬆,而是他必須表現(xiàn)得輕鬆,這才能給手底下的人帶來信心。
隻是這次實在是……太匪夷所思,才讓他一時失了態(tài)。
“事已至此,就算知道是哪種可能也改變不了這個結(jié)果!
“其實這都是我們的猜測,麵對這麼大的誘惑,林祥又怎麼可能忍得?難不成他戒過毒?”
為了緩解氣氛,李大少特意講了個笑話。
至於效果嘛,換來了李黃瓜一個冷漠的眼神。
這次的意外,讓他更加確定,林祥一定會是他們李家未來最強大的敵人。
如果以後隻有這兩個兒子在撐著,那他們李家完全可以直接投降了!
“如今勢成騎虎,無論他是故意的還是無意的,我們都必須促成這個事實!
“這還能促成?”李二少下意識地問道。
“咳,沒事,我就隨便問問!
李黃瓜這次倒沒有責怪他,畢竟強迫別人上市圈錢,這事聽著就很奇怪。
可沒辦法,他們李家這次積累了大筆資金,就是等著文祥集團上市時狙擊的,如果有機會,李黃瓜甚至還想吞了文祥集團!
李黃瓜很現(xiàn)實。
說實說,他很看好林祥,很看好這個年輕人一手創(chuàng)辦起來的集團,簡直完美符合他的習慣和喜好!
如果不是有巨大的利益擺在眼前,他何必這麼麻煩?
隻可惜,就是太類似了,以至於他們之間出現(xiàn)了不可調(diào)和的矛盾。
是,就目前來看,兩家集團之間的衝突並不算深,業(yè)務重合得也並不高。
但李黃瓜很清楚,港島這麼多家族和大集團,真正能在港島對他產(chǎn)生威脅的,就隻有林祥!
港島才是李家的根本,即使他們在海外依然擁有許多投資。
在他的計劃裏,隻有港島能源源不斷為他們李家提供資金,去投資全世界各地的產(chǎn)業(yè)。
李黃瓜一開始也不想和林祥鬥到你死我活,分個高低,讓年輕人知進退就行了。
結(jié)果,林祥的果斷應戰(zhàn),反倒將他驚醒。
這小子的計劃裏同樣將李家視為敵人!
即便不是現(xiàn)在,將來他們也絕對免不了一戰(zhàn),才會在現(xiàn)在選擇動真格的。
一想到這個可能,李黃瓜就更主動了,甚至親自布局,將文祥集團引到坑裏。
“文祥集團沒有上市,還接連出手,花了這麼多錢,他們的儲備資金應該不多了吧?”李黃瓜陰沉一笑。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文祥集團沒有上市,那就說明林祥沒辦法從股市中獲取大量流動資金。
單純依靠收入,還要考慮運營投入,現(xiàn)金儲備就是再高又能高到哪裏去?
如今又要花一大筆錢買下嘉文集團,即便前一段時間文祥就在儲備現(xiàn)金,現(xiàn)在也該見底了!
“半年!”李黃瓜豎起一根手指,麵容堅決。
“他的批發(fā)市場賣貨,我們就賣得更便宜!他的船要運貨,我們就壓價搶客!我不管他要做什麼生意,我們李家永遠低一口價,我要文祥集團接下來半年都沒有新單!”
看著他氣勢洶湧,如同老獅子般的麵孔,李家大少、二少一時隻覺得老父親大抵瘋了。
他們拿什麼去和林祥競爭!
“老豆,我們又不做這些生意,就是便宜,沒貨也不會有客人上門啊……”
“那就轉(zhuǎn)給其他公司,我們李家出錢補貼!”
“?!”
李大少和李二少滿臉錯愕。
不是,低價搶客好歹還是自己的生意,頂多虧一點。
但你這補貼,生意讓給別人去賺,養(yǎng)別人的公司,可最後虧的就是我們自己啊!
兩人急得站了起來,手舞足蹈。
“沒必要啊,老豆,我們還有大把時間去和姓林的鬥,不用急在這一時!
“沒錯,我們和林祥競爭的也隻是一些小事生意而已,就算這些生意全都輸了也虧不到哪裏去,大家和氣生財,沒必要傷敵一千自損一千二嘛!”
兩人並不像李黃瓜那樣具有危機意識,眼下和林祥在生意上的競爭其實遠沒有到要以本傷人的程度。
之前就是單純覺得林祥一個後起之秀太囂張,想要給他一點教訓,讓他知道什麼叫港島第一家族。
當然,現(xiàn)在裝逼不成反成傻逼,他們也不會太介意。
廢話,任你在一個人身上虧了這麼多次,你也被打服了!
兩人之前服沒服不知道,但見老父親這麼果決,他們立馬服了。
服了你了,別拿我們未來要繼承的錢不當錢!
兩人沒有明說,但心思都寫在了臉上。
他們又不像老父親。
李黃瓜從小經(jīng)曆風波動蕩,做生意幾經(jīng)波折,最後還是踩著鋼絲,靠著一點運氣,殺出了重圍。
他這人最不缺的就是自信和堅決。
做了決定,李黃瓜反倒是從容了許多。
“這次我們準備了八百億,本來是要狙擊上市後的文祥集團,既然投入不了股市,我照樣要堵他!
不是,原先這錢在股市既能狙擊又能賺錢,可現(xiàn)在是純虧。
兩個兒子很著急,可看著老父親逐漸平靜的麵容,再也說不出勸阻的話。
他們不懂老父親的過去,但他們懂老父親。
別bb,說再多我也不會改變主意的。
“那……我說句實話,文祥集團的生意都是類似於中介或者平臺,要麼就是他自己的資產(chǎn),抗壓能力很強。”李大少猶豫著說道。
顯然,相比他弟弟,他是認真調(diào)查過文祥集團的。
至於文祥集團的工廠,大都在內(nèi)地,貨源也很少賣到港島,甚至林祥自己都沒怎麼在意過這點生意。
當然,李黃瓜做的這個決定,比他兩個兒子想象的還要成熟。
“就是因為他做的是平臺,商家和廠家兩邊的客戶,隻要有一邊在他那接不到單,他那平臺就離倒閉不遠了!”
中間商中間商,你要能溝通兩邊的才叫中間商。
無論是隻進不出還是隻出不進,中間商都不可能再做不下去。
而一個中間商的信譽破產(chǎn)了,重建的花費絕對比初建時要多好幾倍。
我們李家是以本傷人不假,但你林祥也一定要跟著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