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司令,\"隋煬帝時期存糧牛,那崇禎呢?他可是連軍餉都發不出來,國庫沒錢,怎麼說他的白銀最多!\"
\"明朝兩百多年,也可以說是萬國來朝,繼宋朝之後,南方的國際貿易很多,基本上明朝在賣貨,賣出茶葉,絲綢和瓷器!
收外國人的白銀!
那時有限海令,就讓這些交易變成了走私,國家沒有任何稅收。
有錢在大商人,大地主手中!而不在國家!
李自成打下四九城後,做過一件事,就是史書中大名鼎鼎的‘烤餉’,抓大臣們打!
逼迫讓他們交錢!
史書有兩個記載,一個是在京城官員手中拿到了6000多萬兩白銀!
另一個是8000萬兩白銀!
這說明當時朝中大臣家中至少有6000萬兩以上白銀!
而崇禎時期最有錢的地方不是北方京城而是南方!
天啟皇帝用魏忠賢可以從江南收到大量稅收,而崇禎不行!
這隻說明江南有錢,而崇禎蠢,手上沒有魏忠賢,活該他沒錢。
崇禎把皇宮折騰空,隻有三千兩白銀,他老丈人一個人白銀超過三百萬兩,還不算其他東西!
所以,不是崇禎朝沒錢,而是崇禎本人沒錢,就他的朝中官員至少6000萬兩白銀!
夠他出兵多少迴!
可以組建多少軍隊!
萬曆可以進行’三大征‘,到崇禎就不行,關鍵就是沒有魏忠賢,更沒有張居正!
南方的錢更多,至少兩億兩白銀隨便有!
一個當官錢多!明朝俸祿很低!他們的錢哪來的!
一個是有錢不交稅,對抗國家稅收政策!
這兩種人全埋了,有錯嗎?
崇禎不敢做,還是不知道!無論哪一種他是真的廢!
如果換成隋煬帝那個對一切都狠的狠人,或者朱元璋和朱棣父子試試!
不把這些人殺光才怪!
沒有錢隻是個笑話!
我對於隋煬帝和崇禎的評價是:隋煬帝敗給了當時正處在巔峰時期的世家而不是別的!
隋煬帝很牛!很剛!
和馬克國一樣!
不是自己不行!而是對手太強大!
換成始皇帝也不行!
崇禎則是麵對巔峰時期的文官集團慫了,敗在他自己身上!
是真的廢!
都和錢,糧外物無關!\"
......
\"你對工分製不滿,要廢除工分製度又為了什麼?\"衛阿姨問曹東方。
\"一個為國家增加物資,一個為了增加農民收入!
讓他們可以吃飽,穿暖!
農民麵朝黃土背朝天,幾千年曆史,一直在種莊稼!
什麼時候和工人一樣上班,到大隊上班,幹什麼?\"曹東方反問眾人。
\"可以侍候莊稼!\"衛老迴答道。
\"以前幾千年不上班,農民就對莊稼不管不問嗎?種不出莊稼,沒收成!
您的這個理由也是沒腦子的理由,不如一個老農民!
隻是在浪費農民時間,原因就是要姓公,大家要一起幹活,別的解釋不通!
這個政策最大的問題就是太死,把農民死死的綁在幾畝地上!
本來一天一兩個小時幹完的活,現在要一天,不然沒工分!
沒工分就是沒收入!
衛老,您打仗當師長時,會指揮到普通士兵嗎?\"曹東方問衛老。
\"唉!不會指揮到士兵的,我明白你的意思了!\"衛老也清楚了裏麵的問題。
\"不是我的意思,而是那位創始人的意思,發揮‘主觀能動性’,都被安排好了,怎麼發揮?
一頂頂大帽子砸過來,誰敢動,不動怎麼發揮‘主觀能動性’?
是誰錯了?
我隻是讓國家鬆開農民身上的枷鎖,讓他們在農閑時,和一些剩餘勞動力,做些別的事情!
既可以增加他們的收入,至少也可以增加國家農副產品的數量!
多吃一口肉也可以少吃一口飯,肉食也不可以缺!
現在國家的物資匱乏到這種程度,幹嘛不讓農民去做!
隻有他們真正,有人,有時間和場地去做!
光靠國家建工廠不行,成本太高!
還包括現在的工資和物價,低了!
太低了!
所有人都吃虧!
大錯特錯!
這件事慢慢來,事太多,牽扯也太多了,短時間辦不成!一步步解決!\"
衛阿姨,\"農民有時間了,怎麼做,可以增加收入!\"
\"為什麼說現在工資和收入低了,就是大錯特錯!\"宋司令又不懂了。
\"衛阿姨和宋司令的問題可以一起迴答,一句話,無法真正體現出人和物品的價值!
數據一大攤!
舉一個例子,一頭豬收購價每斤四毛二分,國家有沒有想過,一頭豬從豬崽到成年,所需要的費用是多少?
這中間還有沒有掙頭,如果沒有,誰願意去養豬!
養一個孩子長大需要錢!
養豬,養雞就不需要嗎?
這裏還有人工成本!
至於農民可以做什麼,比如比較簡單的,養豬,養雞,種一些不占良田的蔬菜,紅薯等!
在有山的地方種水果樹,種藥材,種快生材,為國家造紙業提供原材料。
有水的地方可以養鴨子!肉可以做成烤鴨,鴨絨,鴨毛可以做棉衣,需求量都很大!
靠海的一個是養殖海產品,一個是出海打魚!
一個小腳盆國的遠洋漁業都比我們發達的多!漁民收入比較高!我們為什麼不去做!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我都知道,國家人更多,也可以想啊,尤其是當地人!
他們比我們更清楚!
他們做好後,除了交國家稅收,剩下一切都是自己的!
這樣他們才會真正的提高收入!
國家糧食價格太低了!″
曹東方說了了一堆辦法。
\"這確實是一個方法,農民可以做的事真不少!掙一些錢!″衛阿姨點頭認可。
衛老,\"掙錢多了,社會會有貧富差距產生,過大了可不行!\"
\"是這樣!\"宋司令也點頭認可!
\"東方,怎麼解決!\"衛阿姨問道。
\"現在不用解決,以後政府一個稅收就可以解決,太簡單!
衛老和宋司令都是軍人,我先不說,我們和普通老百姓的貧富差距!
隻說農民!
做這些事,農民掙不了多少錢,我前麵就說過,物價太低,裏麵有一個成本問題,就是掙錢也沒多少!
我給你們舉個很簡單的例子,養豬!
一頭豬從幼崽到出欄差不多一年時間,按一頭豬200斤,國家收購價隻有一斤四毛二分
一頭200斤豬隻能賣84塊錢!
完全放養一人一年多收入84塊錢,還有稅!
用豬飼料成本都迴法掙迴來,農民養不起!
隻能放養,可一個人用放養法養豬,他可以養幾頭豬!
能超過五頭豬嗎?
就算5頭豬才420塊錢收入!不算稅他一年收入都不如我一個月工資高!
豬崽不要錢嗎,一年全部時間不可能都放養,成本也會有的!
這還不算個人人工成本!
所以我認為,一頭豬能淨掙二十塊錢都多了,富什麼?
連我們的收入都比不了,你們的擔心多慮了!\"曹東方解釋道。
″這樣啊,我不太懂經濟,東方的意思我們也是富人,如果國家富人多又怎麼解決!\"衛老問道。
\"你是軍人不懂經濟也正常,那些管經濟的人應該懂!\"衛阿姨說出自己的看法。
\"這個太簡單了,我國在1300年前的隋朝,就有一個律法,叫’輸籍定樣‘又叫’輸籍法\"!
把全國老百姓根據家產包括了男丁人數,田畝多少,畜牲多寡等綜合財產評定把全國戶籍人口分為,上戶,中戶,下戶!
上戶多收稅,中下戶少收稅!
甚至於不收稅!
這是全世界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劫富濟貧’法律!
隋文帝當時劫的是人!
為的是對付當時的‘世家’!
1300年前的人可以做到的,現在做不到,可能嗎?
不過是把隋朝的東西改變一下,成為現在我們的律法!
這個很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