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漠,這是一片古老的佛土,地域無疆,浩瀚無邊。有著太多的傳說,佛徒遍地,信仰虔誠,是一處接近神明之地。
阿彌陀佛大帝是一個擁有大智慧的古人,生生將一片不毛之地化為了一片樂土。
這裏即是佛門之土,亦是信徒之地,無數(shù)大德修士隱逸在田野之中,羅漢、菩薩、佛陀於凡間行走,與眾生同在,顯化神跡,救苦救難,令佛門愈發(fā)昌盛。
在其他修士勢力將凡人視為雜草的時候,佛門卻不一樣。
他們將凡人當做種子,當成修為進步的階梯。
如此,哪怕佛門內(nèi)部有再多不好,也是真真切切的在為眾生做實事,因為他們有“求”於眾生,需要信仰之力來供養(yǎng)己身,增加修為。
而其他勢力,對於凡人無“求”,自然會對其生殺予奪。
秦天立身在西漠之外,即可感知到那一座巍峨神山,佛光自山頂散發(fā)而出,普照十方,凡是心懷惡意來到西漠的修士,都會難以承受這浩瀚無垠的念力衝擊。
須彌山像是矗立在永恆的虛空中,彌漫出不朽的光輝,迷迷蒙蒙。
當秦天踏足這一方神土的那一刻,整個西漠都在發(fā)光,無窮無盡的信仰之力早已埋藏在西漠的每一寸土壤之下,遊離於天地之間,萬道之中,更有菩薩界把控一切。
整個西漠之土,即為一尊獨特的佛陀之身,而此刻的秦天,擁有阿彌陀佛大帝親授的權(quán)柄。
他可以說是佛門第二代扛把子。
在這一片土地上天然擁有天命。
每走一步,腳下就會自動升起蓮花,金燦燦,散發(fā)著如同實質(zhì)的佛性,照耀十萬裏。
天上的,地上的,湖裏的,人心頭的,無數(shù)信仰之力蜂擁而至。
當真是神聖到了極致,與昔年的阿彌陀佛極為相似。
傳說,阿彌陀佛自域外降臨西漠,徒步丈量了每一寸土地,所過之處,菩提生長,蓮花綻放,化戈壁為淨土。
生生將一片不毛之地化為了一片樂土。
如今又有一人,似乎在複現(xiàn)阿彌陀佛大帝的偉業(yè)。
他所過之處,土地綻放神性、佛性,宛若傳說的一幕降臨,一處處戈壁上浮現(xiàn)生機,化作沃土。
清泉自石縫間湧出,天地在改變,化沙石為泥土,廢土為沃土。
一絲絲,一縷縷信仰之力匯聚一體,再弱的力量,一旦有了百上千,乃至億萬京兆,量變就會產(chǎn)生質(zhì)變,迸發(fā)出不可思議的偉力。
秦天恍惚間感覺到無數(shù)生靈簇擁在他身邊,眾誌成城,堅不可摧,每一絲信仰之力都代表一方精神神藏,浩渺如煙,卻又無比堅固。
秦天周身環(huán)繞著驚駭世俗的異象,朵朵金蓮綻放,每一朵仙葩盛開,就有一尊佛陀端坐在其中,神態(tài)不一,各自頌?zāi)罱?jīng)文,卻又齊聲禮讚:“禮讚度世救人無量輪迴聖佛。”
一掛又一掛如同實質(zhì)般的信仰之力澆灌在他的身上,一尊丈六金身法相久違的現(xiàn)世,橫立在乾坤之間。
不朽金身綻放出億萬重佛光,四十八重圓光,貫穿九天十地,大光明,大慈悲,大功德,無窮無盡,無邊無量。
現(xiàn)在的他已為聖賢,戰(zhàn)力可比肩大聖,踏足西漠,執(zhí)掌佛門。
自當……天上地下,唯我獨尊!
………
駕馭信仰之力而行的秦天,猶如一尊無上帝者,將自身的大道發(fā)揮到極致。
此刻的他,宛若存世之道大成,他即是宇宙本身,揮灑元氣,點化生機,近乎無所不能。
在這一路上他見到了許多朝聖者,虔誠的一步一叩首,可在見到秦天之後,紛紛大為震驚,那神態(tài)仿佛遇到了真佛一樣。
主動追隨在秦天身後。
秦天所過之處,每一座古寺都綻放出純淨的念力,散發(fā)佛光。
他一步一步丈量西漠,但速度卻快到了極致,不光是他,他身後追隨的眾生也被施加了神通。
可饒是如此,他們也足足走了三個月才抵達須彌山。
………
須彌山太大了,高聳蒼穹中,巍峨浩瀚,可以捅破天,可以填滿海洋,橫亙古今,萬世不朽。
早早得到消息的須彌山眾僧人,紛紛來到山腳下等候。
畢竟整個西漠都在發(fā)光,須彌山上信仰之力都在激蕩,是個人都能看到,須彌山上的眾僧自然也不例外。
眾僧遠遠望見秦天的身影,無不為之震驚。
“諸佛相隨,菩薩侍立!”
“這般盛況,唯有昔日的阿彌陀佛大帝曾經(jīng)曆過啊!”
有眼尖之人認出了秦天周身侍立的神佛,驚歎道:“這些佛陀、菩薩如此眼熟,仿佛曾在畫像中見過他們的身影。”
“那是五萬年前的一尊古佛,死後被葬在菩薩界中,我曾經(jīng)感悟過這位古佛的精神。”
“那是十二萬年的一尊菩薩,修為通天,死後同樣被葬在菩薩界中,留下精神烙印。”秦天身邊侍立的諸佛,一個個全被認出來了。
“天吶,這就是輪迴啊!”
“難怪阿彌陀佛大帝創(chuàng)造菩薩界,難怪鼓勵眾僧將自身的精神與元神融入菩薩界。”眾僧顫聲道。
“原本以為是為了給佛門後輩留下機緣,現(xiàn)在看來是為了未來的聖佛做鋪墊。”
看到如此景象,所有人都不由響起十幾年前,阿彌陀佛大帝所頒布的法旨。
“聖佛降世,執(zhí)掌須彌,開辟六道輪迴,度世救人,為眾生開一線生機。”
有佛門路人激動萬分道:“如今正是阿彌陀佛大帝法旨實現(xiàn)的時刻嗎!”
秦天怡然自得,絲絲縷縷聖道氣機充盈天地,無所不包,無所不有,作為第二代佛門扛把子,得阿彌陀佛大帝親授的權(quán)柄,在這片早已被佛門秩序籠罩的大地上,他便是無可匹敵的存在。
他早在踏足西漠之時,便聯(lián)通了菩薩界,看到了那一尊尊羅漢、菩薩、佛陀的烙印,影像模糊,但給人感覺很是真實,禪音不絕,悠悠傳來。
秦天頌?zāi)钜宦暦鹨鳎骸岸Y讚未來星宿輪迴聖佛!”
一道無形的波動在菩薩界中蕩漾開來,喚醒了所有沉睡於其中的精神烙印,將它們從虛空中牽引而出,化作環(huán)繞自身的諸佛,拱衛(wèi)左右。
成為捧場的嘉賓,撐場麵的小弟,幫助秦天來一波酣暢淋漓的人前顯聖。
而作為迴報,輪迴的力量在幫助他們重塑魂靈,陰德之力填充精神烙印,令昔日的元神再現(xiàn)。
秦天有過幫助大帝重塑靈魂的經(jīng)曆,如今重塑諸佛隻覺輕鬆寫意。
他們可不是大帝,隻是一群聖賢,修複起來相當容易。
一點點陰德信仰按照精神烙印的形體,重塑魂靈,原本隻是印記的諸佛睜開了雙眸,流轉(zhuǎn)出情緒,嘴角含笑,恍然大悟。
一樣的記憶,一樣的元神,所有人無不震驚,這就是輪迴的魅力。
時隔十萬年,逝去的生靈在這一刻再度複蘇,如此景象,太過驚悚,讓人心神皆墜。
一群群僧侶紛紛跪倒在地,如見真佛,虔誠叩拜,齊齊頌?zāi)畹溃骸岸Y讚聖佛!”
“禮讚未來星宿輪迴聖佛!”
一道道純淨的信仰之力融入秦天的菩提子手串中,令菩提子綻放出五色神光,無數(shù)佛門咒文隨之亮起,洗禮著手串的器身,使其越發(fā)晶瑩剔透,所散發(fā)的智慧靈光也愈加璀璨奪目。
秦天嘴角含笑,麵帶慈悲的看著諸佛,這些可都是底蘊。
他的陰間初開,天庭新立,根基尚淺,未來若要鎮(zhèn)壓九天十地,橫推界海,必然需要海量的人才支撐。
而且這些佛門修士,個個都是良才美玉,起步都是聖道往上的存在。
又曆經(jīng)生死輪迴,重活一世,太契合佛門教義了。
每一尊輪迴歸來的修士,至少可以突破一個大境界,其中有望成為準帝的生靈也絕對不在少數(shù)。
甚至有望證道的存在,理論上也能催生幾尊。
生死輪迴,涅槃重生,這太符合佛門教義了,每一個輪迴之人都仿佛“證道”過一次一樣。
而這些人都是秦天未來的班底。
作為阿彌陀佛大帝欽定的佛門第二代扛把子,又是將他們從死亡之中拉迴的輪迴聖佛。
他們不歸順在秦天麾下,又能去哪裏呢!
道在此地,佛在此間,誰又能拒絕輪迴與真佛呢。
萬佛朝宗是必然的!
而他即是那個“宗”,駐世的如來。
秦天走到一隻猴子麵前,輕聲道:“猴子,該退位了!”
“你便是那位輪迴聖佛?!”
“想讓我退位?可以!打贏我!”鬥戰(zhàn)勝佛那一雙火眼金睛,無比璀璨。
猴子成為須彌山扛把子可不是一帆風順,作為外來者,他是直接鎮(zhèn)壓了原先的佛門大聖,穿上佛衣,端坐蓮臺,以此方式執(zhí)掌了須彌山。
如今哪怕秦天拿著阿彌陀佛大帝的遺詔前來繼位,這頭天不怕地不怕的鬥戰(zhàn)聖猿,也不可能心甘情願的放下須彌山掌教之位。
他需要為自己的侄子鋪墊好一條通往極道的大道。
鬥戰(zhàn)勝佛眸子璀璨,金光閃閃,如同有火焰在燃燒一般,在盯著秦天。
畢竟輪迴這兩個字,太令人好奇了。
秦天周身侍立的佛,他都認得,其中一尊甚至還是接引他入佛門的古佛,元神波動一模一樣。
這讓鬥戰(zhàn)勝佛心中驚駭不已,大為震驚。
“既然可以塑造古佛之魂,那麼古皇呢?能否自輪迴中歸來!”鬥戰(zhàn)勝佛不由在心中想到。
他心中一直有一個遺憾,那就是自己的大哥,太古時代的最後一尊皇者。
說是大哥,實際上跟父親差不多了。
畢竟鬥戰(zhàn)勝佛出生之時,他的老父親年紀已經(jīng)很大了。
在他生下來不久後,他那老父親就坐化了。
他幾乎可以說是被鬥戰(zhàn)聖皇拉扯長大的,長兄如父,所以他對聖皇子的態(tài)度也是極高,如親侄如親弟。
“看在你守護佛門有功的份上。”秦天遞給他一根香蕉。
“給!”
“一根香蕉就先打發(fā)我?”
鬥戰(zhàn)勝佛左看看、右瞅瞅,將一雙火眼金睛催動到了極致。
他本以為這是類似於藥王的萬年香蕉,可怎麼看都隻是一根普通的香蕉,最多蘊含些許精氣,可以助人開辟苦海。
但在身為大聖的鬥戰(zhàn)勝佛眼中,但就是一根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香蕉了。
“我隻是長的像猴子,但本質(zhì)上是鬥戰(zhàn)聖猿。”鬥戰(zhàn)勝佛臉色很黑。
“猿不就是猴子嗎?”秦天撓了撓頭,遲疑的詢問道。
鬥戰(zhàn)勝佛臉色一黑,掏出仙鐵棍在地上一杵:“閣下在挑釁我嗎!”
“你扒開看看!”秦天鼓勵道。
鬥戰(zhàn)勝佛微微皺眉,扒開香蕉,神源的光輝灑落在他的臉上,他看到了一尊躺在神源中的神女,是那般的熟悉,紫色的發(fā)絲遮蓋住了些許神顏,蘊含一絲生之氣機。
“怎麼樣,蕉開見故人,很有禪韻吧。”秦天叉腰,樂嗬嗬道:“這可是我想了很久才想出來的點子。”
“謝謝,但下次就別搞這麼抽象了。”鬥戰(zhàn)勝佛沉默良久,直接道:
“你不適合這方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