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自三歲入道,修劍已有三十載,自創(chuàng)劍訣《太白劍經(jīng)》,此劍可開天門,還請李神官指教!”
“眾人紛紛恥笑其狂妄,卻見李太白長劍入鞘,冥息片刻後又再次緩緩拔劍,隨後撥雲(yún)、見日、天開,整片天際都被一分為二,李邕的大日法相更是如瓷器般碎裂開來!
“待李太白長劍指向天際時,一頂宏偉天門已出現(xiàn)於十萬大山之上!”
“隻見天門內(nèi),琉璃為瓦玉為柱,遍地金光、白雲(yún)流淌,當(dāng)真是天上白玉京、十二樓五層。有守天神將嗬斥:擾神皇清夢者,何人?”
“眾人紛紛驚駭,不承想這李太白竟真的一劍劈開了天門,直抵大唐神皇居所白玉京!
關(guān)於這篇描寫李白的故事,此前顧也已經(jīng)講過無數(shù)遍,如今已是信手拈來,臺下聽眾聽得血脈噴張。
雖說無人相信大唐的存在,但不妨故事精彩。
再加上在坐的又都是修行之人,雖說所修正道、魔道、釋道、儒道各不相同,但稍微轉(zhuǎn)變一下思維便能有著無窮代入感。
此時在茶樓的一處角落中,有兩位薄紗遮麵的女子亦是跟著眾人拍手叫好。
雖看不清麵容,但從那前凸後翹的窈窕身段,不難看出絕對是一頂一的美人。
其中一人氣質(zhì)清冷,一人較為活潑。
分別名為靳詩寒和宋阿夢
二人皆是來自玄天女宗的內(nèi)門弟子,此行的目的本是為宗門陣地升級尋找所需材料,道途聽說穀陽城外將會有一座上古遺跡即將開啟。
便打算過來碰碰運氣。
在這方茶樓歇氣打探消息時,意外撞見顧也上臺說書。
年齡較小的宋阿夢問道:“師姐,你說上古之時真有大唐這般將皇京設(shè)於天上的神朝?”
靳詩寒看著臺上那長相氣質(zhì)都極為出眾的男子,搖了搖頭:“倒是不曾聽聞過!
“原來是這說書先生編的呀!毙熋貌粺o遺憾。
靳詩寒滿眼都是寵溺:“你呀你,若天下真有這般神朝,那坐於皇位上之人豈非仙帝才行?我們這紫地星,已有三百萬年不曾出過那樣的人物了!”
“便是如今的中土,也不曾聽說過有仙帝坐鎮(zhèn)。因此若是那大唐真的存在過,又怎會岌岌無名,甚至連一點痕跡都沒留下過?”
這方玄幻世界的構(gòu)造,整個世界都是以中土大陸為中心,周圍環(huán)繞著無數(shù)星辰和遊離世界。
而紫地星,則是整體實力都能排得上號的一顆星辰世界。
二人一邊討論著,一邊繼續(xù)將注意力放迴臺上。
此時顧也恰好在臺上說到興起之處,轉(zhuǎn)身向迴走。
側(cè)身之餘他掛於腰間的長劍,剛好對準(zhǔn)二女的方向。
而靳詩寒眼尖,隱約看到那劍鞘上刻著兩個小字——倚天!
她一時有些愣神。
安得倚天劍,踏海斬長鯨——這是顧先生書中李白詩句中的那柄倚天劍?
因為要考慮傳播度的原因,因此顧也將李白的故事編寫得並不算長。
李白破開天門後,得李氏神皇召見,受封於白玉京,兜兜轉(zhuǎn)轉(zhuǎn)百十年終感無趣。
隨後便開始遊曆東土大地,成就一代詩仙、劍仙之名。
但最終卻沒能突破那仙帝境界,葬於一處不可考據(jù)之地,於墓穴中留下自身傳承。
他在臺上講得入神,完全沒注意到臺下有一名女子,正目光炯炯有神的盯著他的腰間佩劍。
故事講完後,要說最興奮的,當(dāng)屬修行儒道的一群讀書人。
隻因故事中李白所創(chuàng)作的詩歌,當(dāng)真是句句名篇,對於他們的修行大有裨益。
隻是顧也所創(chuàng)故事中的大唐,實在強盛得過於離奇,讓他們卻又不得不半信半疑。
有人提問:“顧先生,這劍仙李太白的故事,是您自己創(chuàng)作的,還是從旁處聽來的?”
顧也笑著反問:“為何就不能是真的呢?”
那讀書人一時支支吾吾說不出話來。
他其實想問的是,這篇故事中那些膾炙人口、肆意灑脫的詩歌,是不是你自己創(chuàng)作的。
顧也哪兒能不知道這些人的心思,自然不會做出正麵應(yīng)答。
臺下一時熱鬧非凡,大多數(shù)人都在嘲笑那讀書人的傻氣。
“你這書生,莫不是讀書讀傻了,那大唐神朝何其強大,若真的存在過又怎會一點痕跡都不曾留下?”
秀才梗著脖子反駁:“可你評一評那些詩章,哪一篇不是能震爍古今的存在,總不能全是顧先生所創(chuàng)作吧!
話題再次迴到顧也身上,眾人紛紛向他看去。
可惜此刻他已經(jīng)將城外李白的大墓布置完畢,自然不想再耽擱時間。
兩年的準(zhǔn)備,終於到收獲的時候了!
隨後,整座穀陽城都劇烈震動起來,還不等各路修士有所反應(yīng),一道淩厲至極的劍氣忽地直衝天際。
哪怕距離穀陽城尚遠,但所有人依舊感到仿佛有無數(shù)劍光劈到身上,一時城中各色光芒閃爍不斷。
隨後所有人都眼睜睜的看著,衝天而起的劍氣將雲(yún)層撕裂,天空在一點點的分開,顯露出其後的滿目星辰。
當(dāng)真是——劍開天門!
偌大穀陽城,百十萬人口,在這一刻陷入死一般的寂靜中。
也不知誰忽然一聲高喝,將眾人喚醒:“上古遺跡現(xiàn)世!”
這人說完便衝天而起,向著劍氣尚且激蕩的方向急速遠去,隨後一道道虹光緊隨其後。
能容納數(shù)千人的茶樓中,客人轉(zhuǎn)瞬間少去大半。
見已經(jīng)無人注意自己,顧也悄無聲息退至幕後,卻不想自己早已被人盯上。
待他趕到自己此前準(zhǔn)備的李白墓穴位置之時,那道衝天劍氣已經(jīng)消弭無聲,隻在原地餘下一扇尚未開啟的宏偉石門。
門上龍飛鳳舞的刻著五個大字——“李太白之墓”!
而此前在茶樓中聽書的一眾茶客,皆是滿臉的震驚和不可置信。
“這……這怎麼可能?”
“不是說《李太白傳》是那說書先生編撰的嗎?”
“這座上古遺跡莫不是假的?亦或者某種巧合?”
一行人議論紛紛,有人轉(zhuǎn)身就想返迴穀陽城去尋找顧也要個說法,可茶樓早已人去樓空。
而更多的人卻不知其中有什麼貓膩,便向那些茶客詢問。
道清楚原委後,任誰都覺得世事離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