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
皇宮大內,豹房。
正德皇帝收到了大同城的奏折,拿起來從頭到尾的仔細看了看。
接著又拿起另外的一本奏折相互對比了一下。
然後放下兩本奏折仿佛遇到什麼有趣的事情一般嗬嗬的笑了起來。
“鬼王看起來這小子是一點虧也不想吃啊。”
一個身穿蟒袍一臉笑容的中年人聽到正德皇帝的話後。
跟著笑道:“是啊,這小子為了手下的功勞可是跟其他人爭得麵紅耳赤的。
還差點跟曹少欽打起來,要不是汪直攔著的話。
保不齊兩個人還真的就打起來了呢!
“嗬嗬,這家夥以前可不是這個樣子的,看來他是覺得自己已經(jīng)有一定的話語權了!
“是啊,話語權!這家夥一直都在等這個機會呢。
話語權!都在整這個話語權,可是朕的話語權什麼時候才能得到呢?”
“陛下……”
鬼王聽到正德皇帝最後的話後,趕緊站起來朝著正德皇帝拱手行禮。
正德皇帝看到鬼王這個樣子,一掃剛才的陰霾。
臉上恢複了笑容說道:“好了鬼王,你我君臣不必如此。
朕也隻不過是一時之間有感而發(fā)罷了,這點事情不會影響到朕的心態(tài)的。
朕也不會因為一時的衝動,導致我們這麼多年的謀劃成空的。
放心吧。”
看到正德皇帝這個樣子,鬼王心中鬆了口氣。
大明雖然看起來實力強大無比,但是朝中可是爭鬥不停。
皇權跟相權的爭鬥,皇室內部的爭鬥,數(shù)不勝數(shù)。
如果光是一個護龍山莊還好說,左右不過是一個朱無視罷了。
雖然在朝中有些影響力,但是還不足以讓正德皇帝這麼忌憚。
正德皇帝最大的敵人從來都不是對外,而是內部。
內閣的權力越來越大,文官們還不滿足,觸手已經(jīng)開始深入軍隊了。
這種現(xiàn)象對於皇帝的統(tǒng)治可是影響極大的。
如果軍隊都不聽從皇帝的命令了,那麼皇帝在不在或者是誰是皇帝就真的不重要了。
要說起這正德皇帝,又或是說大明朝曆代的皇帝們啊,他們一生中所麵臨的最大敵手,那無疑永遠都會是內閣了!
且不說旁的,單就看每當皇權強盛到足以將內閣徹底碾壓之時,那場麵才叫一個驚心動魄呢!
彼時,朝堂之上風雲(yún)變幻,各方勢力明爭暗鬥,而皇帝與內閣之間的較量更是猶如一場不見硝煙卻激烈異常的戰(zhàn)爭。
雙方都在竭盡全力地爭奪著對朝政的控製權,每一步棋、每一次決策都可能影響到大明朝未來的走向和命運。
而皇權如果得到了勝利,那麼在內閣的輔佐下各項政策都是利國利民的。
那個時候也都是大明實力鼎盛的時候,反之則是各種危機不斷。
內憂外患層出不窮,這倒不是說文官不行。
在有人能夠強勢的監(jiān)督他們的時候,文官們絕對是一個國家發(fā)展或者是強大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國家的方方麵麵都離不開文官的治理,甚至很多文官名留青史。
在史書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這些文官都是為國家朝廷老百姓做出過突出貢獻的。
然而,當那些文官們掌握到權力以後,情況就變得令人瞠目結舌起來。
他們的道德底線竟然如此之低,簡直超乎人們的想象。
這些平日裏滿口仁義道德、自詡清正廉潔的文官們,一旦擁有了權勢,便將所謂的原則和操守拋諸腦後,完全陷入了欲望與貪婪的泥沼之中。
他們對於金錢、地位以及各種私利的追求已經(jīng)到了不擇手段的地步。
貪汙受賄、徇私舞弊成了家常便飯;賣官鬻爵、欺壓百姓更是屢見不鮮。
在利益麵前,他們毫不猶豫地拋棄了自己曾經(jīng)堅守的信念和良知,絲毫不在意這種行為會給國家和人民帶來多大的危害。
更有甚者,可以說他們根本就是毫無底線可言。
無論是多麼卑劣、無恥的行徑,隻要能夠滿足自己的私欲,他們都會毫不猶豫地去做。
這樣的現(xiàn)象讓人不禁感歎:權力真的能讓一個人變得如此麵目全非嗎?
而這些失去底線的文官又將會把這個國家?guī)蚝畏侥兀?br />
這個答案曆史上的大明已經(jīng)告訴眾人,當文官徹底掌握朝政之後。
當他們徹底的掌握一個國家的話語權之後,那麼等待這個國家的唯一後果便是滅國!
沒有其他的選擇!
所以正德皇帝如今最需要做的就是把所有的權力都集中起來。
大爭之世列國伐交頻頻,強者生,弱者亡!
機會稍縱即逝,大明雖然實力強大,但是機構太多,辦事效率太差。
很多時候都是因為這種原因而錯過了變強的機會。
隻有權力都集中起來之後,所有的力量都朝著一個地方使。
那時候才是大明真正強大的時候,這時候的大明就缺一個太祖太宗這樣的人物。
正德皇帝別看年輕,他的心氣可是一直很高的。
一點也不認為自己差到哪裏去。
自從登基以來,正德皇帝就開始謀劃,積極做準備。
現(xiàn)在就差一個合適的機會罷了,隻要機會合適。
正德皇帝隨時都能夠露出自己的獠牙,到時候整個大明必將麵臨一個改天換地的變化。
鬼王就是正德皇帝最忠誠的臣子,也是最佳的盟友。
也正是有了鬼王的幫助,正德皇帝這些年來的謀劃才會這麼的順利。
沒有因為一些原因而半途夭折。
可以說沒有鬼王就沒有正德皇帝的現(xiàn)在。
現(xiàn)在的正德皇帝雖然在等待機會,但同時也在考察手下的臣子。
那些人能用,那些人不能用,那些人能為之心腹。
那些人隻能當做普通的臣子,正德皇帝心中都有數(shù)。
而丁偉就是正德皇帝選中的人,認為可以倚為心腹的人。
這才讓鬼王麾下的龍騎禁軍時刻關注著丁偉的一舉一動。
隻不過丁偉之前實在是有些太過鹹魚了,竟然在金陵安安穩(wěn)穩(wěn)的待了六年。
這讓正德皇帝心裏對丁偉的用法產(chǎn)生了疑惑。
雖然一開始正德皇帝知道丁偉這是在低調躲躲風頭。
可是特娘的實在是太低調了,六年啊,這癟犢子竟然在金陵整整待了六年,
給人的感覺就是在養(yǎng)老了,這還是正德皇帝氣不過才讓江彬命令丁偉前往大同的,
要不然正德皇帝都不知道丁偉會不會就這樣一直待著養(yǎng)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