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殺魏忠賢失敗的消息,很快傳到了江安耳裏。他知道自己很快會被逮捕,接下來會被關到大牢,受盡折磨,並最終被處死。與其如此,還不如自己了結,逐服毒自盡。
家人知道主人是刺殺魏忠賢的主謀,都嚇壞了,立馬一哄而散。等抓捕的人來到江府後,除了江安的屍體之外,偌大個院子,已經見不到人了。
原來江安下決心要刺殺魏忠賢後,知道這事很危險,一旦事發,定會株連家人。為了不使家人受累,早早地把家人轉移到鄉下去了。
發現江安已死,家人不知去向,魏忠賢便把其屍體弄到野外曝曬,並查其家人都轉移到哪兒去了,然後派人去追拿。
對於五個膽敢進府謀殺他的人,當然毫不手軟,在一番審問後,斬殺了四個。
對於徐方,沒做具體安排。
親信曾問他,這個人咋處理,是不是也一殺了之?
“慢,先關段時間再說,至於如何處理,聽我的安排。”
魏忠賢成功抓獲幾個罪犯後,在幾個衛士的保護下,進入了地道。見從進口到出口,那麼遠的距離,甚本上是一條直線,特別地佩服。
更叫他心服口服的還是他把出口直接打在他房內八仙桌下,如果不是親眼所見,他是一百個不相信。
這也是他為什麼直到這些人鑽出地麵後,才把幾人抓獲的原因。就是想測試一下,他們會否像自己說的一樣,把洞打進他房間裏。
雖然他相信這夥人能把洞口打在院內,至於要打到他房間內,他認為不可能,認為這簡直就是癡人說夢。
在漆黑的地下,把洞打到他臥室內,而且不出一點差錯,有誰會相信?
所以魏忠賢最初就沒當迴事,最後在下屬的勸說下,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才在自己臥室裏安排了力量,守株待兔。
當那一夥人從地下冒出來時,魏忠賢當時眼都直了。他以為別人不可能做到的事,被輕鬆實現。如果不是親眼所見,真難以相信。
他確定徐方是個難得的人才,對於自己的以後,肯定會有所幫助。在殺死了那四個刺客後,唯獨把他留了下來。
把他關到大牢,不打不罵,每天好吃好喝好招待。
開始,徐方知道自己死定了。敢在魏王頭上動土,肯定不會有好下場。好在他在做這件事之前,己做好了赴死的心理準備。被抓後,心內也就不怎麼慌了,該吃吃,該喝喝,等著那天的到來。
一天,牢門被打開了,進來幾個官差。他以為這些人是來殺他的,就從容地把昨天剩的酒喝完,然後跟這夥人走了。
奇怪的是,他並沒有被帶到荒郊野外的行刑場,而是被帶到了一個庭院裏。
那是一個四合院,院子裏裏種滿了花花草草,空氣中彌漫著花香的氣息,環境很美。
一個老婦人正在院子裏曬太陽。
除了這個老婦人,偌大個院子裏,再見不到別人。
忽然,徐方呆住了。這個老夫人,不就是他朝思暮想的老母親嗎?
“娘,”他叫了一一聲,哭著撲了過去。跪在地上,抓住老婦人的手,搖晃著,說道:“娘,您這些年去了哪兒,叫我好找。”
那個老婦人用手撫摸著徐方的額頭,激動地說:“你真是我方兒,他們沒有騙我,你果然在這兒。告訴我,這些年你去哪裏了?可把娘想死了。”
原來這個老婦人,便是徐方的母親秦氏。
在江湖上,徐方從不透露自己的真實身份信息。除了姓名是真的,他說的其餘話,根本上全是假的。
為什麼把自己的真實身份深藏不露呢?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在民間,人們經常會說,大不了去江湖上闖蕩,好像在江湖上多容易混似的。其實,真正的江湖,可不象人們想象的那樣美好,它異常險惡。
其實,闖江湖和逼上梁山是同一迴事,都是在被逼無奈的情況下才吃這碗飯的。
這些所謂的江湖客,十有八個是犯了事的,非偷即盜,有的還有多起命案在身。都是遭官府通緝的,有家不能迴。一旦抓住,便是死罪,不得已才流落江湖。
就比如徐方,也是一個身有命案的。打死人後,連夜逃走。幾年後,風聲鬆了,便想迴家看看。到家一看,家中房屋已被夷為平地,與他相依為命的老母親不知去向,他登時懵了。
後來鄰居告訴他,他殺害的那家人,是有後臺背景的。他們抓不到徐方,為了泄憤,便把他家房屋拆了。失去了存身之所,他老母親秦氏隻好四處流浪,受盡了苦難。
直到有一天,老人家正行走的一個荒野上,幾匹快馬從後麵趕來,攔住了她,問她是不是有一個兒子叫徐方。
得到肯定的答複後,這夥人便問她想不想見兒子?
秦氏當時就哭了,她四處流浪,就是尋找兒子啊。於是這夥人就找了一輛車,把她拉到了這所院子裏。
到這兒後,換了新衣新被,吃的也都是以前沒吃過的,每天還有兩個婆子陪她說話,她從沒享受過這樣的待遇。
但享受她倒不在乎,她最關心的,是想見兒子。
前天,一個大官模樣的人來見她。身邊有好多人,人們都對他畢恭畢敬,稱唿他為魏王千歲。這個人問她在這兒生活可習慣,有什麼要求?
她說她的要求就一個,想馬上見兒子。
魏王很爽快,說馬上安排。
果然,他們母子今天就見了麵。
這時,徐方才知道,這一切都是魏忠賢安排的。
如果不是魏忠賢神通廣大,手下可調動的資源太多,他根本找不到母親。
是的,民間你根本沒這能力。
找到秦氏的地方,已經離他們家鄉三百多裏了。
失去家的秦氏,也不知到哪裏去,便隨心所欲地走。不料離家越來越遠,如果不是魏忠賢的幫助,他們母子便永遠也見不到麵了。
在對魏忠賢感激的同時,徐方不禁發出這樣的疑問:他這樣做的目的到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