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山頂議事
夏春走了。他前腳剛離,應邀開會的人才陸續出現。
第一個來的是陳雙,他是最早來三河寨的,在寨上職務很高,是魏良最重要的心腹。
他現在己把這兒當成了終生的家,並在這兒娶妻生子,生活過得相當安逸。比起十多年前,胖了許多。
“我發現這兒新來了住戶,”這是陳雙來到了後說的第一句話。
他剛才上山頂時,見有人進了後邊的院子,便跑到近前瞧了一下。
他知道,這兒以前是羅英住的。他們很熟悉,是一個道上的,後來羅英下山了,隨之兩個道姑住了進來。
但剛才分明進去的是一個男士。
“是的,山上人丁興旺,又添人口了。知道新來的是誰呢?”
“誰?”
“張信和方靜。”
“沒聽說過張信,但對於方靜這個名字,十分地耳熟,記不清怎麼迴事了。”
“真是貴人多忘事,難道你忘了前段時間我們去京城搶人的事了。”
陳雙一下子想起來了,用手拍了一下腦袋,說:“瞧我這記性,你一提醒,我馬上想起來了,這個姑娘不是跳井了嗎?”
“是跳井了,可是她沒死,被人救了上來。”
“跳水井都淹不死,命真大。誰這麼有福氣,唱了一出英雄救美的絕佳好戲?”
“就是那個張信。?”
“張信又是誰?”
“前幾天我們山頂闖進來一個不速之客,這記得不?”
“那還能不記得?幾天前發生的事,我印象特別深刻。當天我還參加了搜捕,可惜鬧騰了一夜,還是沒找到人,不知人怎麼跑的。”
“他從水井裏通過暗河到了洞裏,並且和洞裏的方靜碰到了一塊。意不意外,刺激不刺激?聽起來這象是編故事,實際上這是現實中真實發生的事。這個人就叫張信,來自京城,是皇上身邊的紅人。”
“原來是京裏來的,他來這裏幹什麼?”
“查案子吧,剛才不是提到了方靜嗎?他就是那個案子的偵辦人。順著線索,追到了這兒。”
“真是個牛人,竟然追到我們老窩裏來了,他一定是個經驗豐富的老捕。”
“說什麼呢?捕頭有這麼高的手段?他的身份大著哩,知道京裏有個街門叫東廠嗎?”
“聽說過,這裏麵的人都特別厲害,特別神秘,職權也特別大。屬於皇帝直管,見官大三級,是官員們的克星,聞之無不喪膽,是個不小的衙門。”
“看來你並不孤陋寡聞,告訴你,這個張信就是東廠的掌門人。”
“啊,這麼厲害的人跑到我們三河寨,難道僅僅是方靜的案子。”
“當然不全是,他來這兒,還有另一樁任務。這任務和我伯父有直接的關係。”
“老人家已經十多年沒離開過山洞了,怎麼還有人惦記?是那兒走漏了風聲,暴露了老人家。”
“你以為東廠是吃素的?他隻要想幹什麼事,幾乎就沒有不成功的,況且伯父這樣一個大活人。”
“也是。可是,老人家已經埋名十幾年了,他以前做過的壞事,早一筆勾銷了,現在為什麼又舊案重提,來訪問老人家呢。”
“他們並不是來為難我伯父的,事實上他們也沒那個精力做這件事。是因為我伯父手裏有一樣東西,特別珍貴,是他們特別需要的。”
“什麼東西,值得他千裏來追討?”
“是一張藏寶圖。”
“藏寶圖?”
“對,你可能是第一次聽說吧。”
“不,來這兒這麼多年,對老爺子的事,也聽聞了一些。聽說他手裏有一張藏寶圖,以前似信非信,現在來看,是真的了。”
“如果在以前,我絕對不會向你透露這件事。但從今天起,這張圖就脫離了我們的掌控,成為別人的東西了。因此現在也沒必要保守這個秘密了,我向你證實,這個藏寶圖是真實存在的,隻是己到了張信手裏。”
“便宜張信了。”
“沒辦法,這不是我的主意,我是按伯父的意思辦的。”
“老爺子的意思?我看老爺子整天呆在洞裏,基本上與外界沒有接觸,思想還停留在以前的那個年代,己跟不上社會前進的腳步,與社會嚴重脫節了。你沒告訴他,這個決定是錯誤的,應該收迴。”
“別胡說,伯父雖在洞裏,但政治敏感度,卻是一流的。對時事的把控,一點也不比我們差。他這樣做,絕對有他的道理,隻是我們做事,還達不到他那樣的思想高度。”
“唉,”見無法說服魏良,陳雙深深地歎了一口氣。
正在這時候,更多的人湧了進來。
包括陳雙的弟弟陳一,徐萬國,夏召喜等十幾個人,陸續走了進來。他們都是魏良的心腹,接到邀請後,來山頂議事的。
當陳貴進來後,魏良掃視了一下,所邀請的人,都到齊了,便說起今天邀大夥來的目的。
“我向大家通報一件事,最近,我就要離開三河寨了。”
“又有什麼重大的事,非要你出去,別人不可代替嗎?”徐萬國問。
“不,這次我可不是要臨時離開寨子,到外麵繞個圈再迴來,這次我怕是要永遠地離開這兒了,”
把自己接受伯父意見,要離開寨子的事說了一遍。
立刻,與會者炸了鍋,對於這個決定,大家都沒有一點心理準備,一時間議論紛紛,紛紛表示這個決定不可接受。
首先跳出來反對的是陳雙,作為第一心腹,他對於鞏固魏良的權利,立下了汗馬功勞。曾經手刃了好幾個本土派反對者,如果本土派東山再起,搞清算的話,第一個被報複的肯定是他。
“為什麼要離開這兒,我們在這兒生活的不是很好嗎?”
“表麵上看,是很好。但暗地裏,這兒並不平靜,尤其是我們與本土派的鬥爭,從來沒有停止過。雖然在我們的高壓下,本土派表示了屈服,但在他們心裏,對我們的仇恨,從沒鬆馳過。我們之間,遲早還有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