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早飯後,李寶兒手裏捧著一份精美的禮物,心中充滿了期待和激動。
她即將去拜訪她的師父,中醫界的權威——劉中餘老先生。這位師父不僅是她的導師,更是她心中的榜樣和啟蒙者。
踏入劉老先生的院落,李寶兒感受到一股莊重而沉靜的氛圍,仿佛已經進入了一座修行者的殿堂。
她輕輕敲響了師父家的大門,片刻後,門打開了,劉老先生麵帶微笑地迎接她。
“師父,您好。”李寶兒恭敬地行了個禮,將手中的禮物遞了過去,“這是我帶來的一點心意,請您收下。”
劉老先生接過禮物,微笑點頭,“寶兒,你來了。你辛苦了。”他打開禮物,露出了驚喜的表情,“這是什麼?”
“這是我從一樓大廳改造中剩下的一塊紅木材料,我請木工師傅雕刻了一個匾額,以紀念這份師徒之情。師父,我想和您分享一些事情。”李寶兒說道。
“請說。”劉老先生示意她坐下,關切地看著她。
李寶兒坐在師父身邊,興奮地向他述說了在永州城買房的經過,以及醫館裝修的過程。
她描述了房子的位置和周圍環境,還細致地談及了裝修的風格和細節,以及準備好了開醫館的一些事情。
聽完李寶兒的敘述,劉老先生沉思片刻,然後微笑著說:“寶兒,你做得很好。你對中醫事業的熱愛和努力我十分欣賞。現在你已經準備好了開醫館,那我來為你取一個名字吧。”
\"師父,您怎麼知道我的想法的?我正準備請您起名字呢。\"李寶兒好奇的問道。
“因為我是你師父啊,當然知道你的所想啊。\"劉老先生笑著解釋道。
說完他閉上了眼睛,靜靜地凝神片刻,然後緩緩地睜開,目光如炬,“‘慧養堂’,如何?這個名字既傳承了中醫傳統,又寓意著智慧與養生之道。”
李寶兒聽後,心中一動,點頭稱是,“‘慧養堂’,好名字!師父,感謝您的指點和支持。”
兩人相視而笑,仿佛已經看到了‘慧養堂’開業時的繁榮景象。這次拜訪不僅是對師徒之間情誼的印證,更是對醫館開業的一份祝福和啟程。
在李寶兒迴家的時候,她路過有色麵店,已過了吃早飯的時辰,吃麵的顧客不多,推開門一看,徐鳳兒已經迴來了,正在麵店裏忙碌著。
等到人稍微少一些,李寶兒走上前,笑著說道:“鳳兒,有空嗎?我有件事要跟你說。”
徐鳳兒見到李寶兒,笑容滿麵地迎上來,“寶兒,你何時迴來的?有什麼好事啊?快說。”
李寶兒拉著她到角落,低聲說道:“鳳兒,我們全家準備去永州城生活了,我打算在那裏開一家中醫館。想問問你,你願意和我們一起去嗎?還是想繼續在這裏開麵館?”
徐鳳兒愣了一下,顯然對這個消息感到意外,“你們要去永州城?這麼突然啊!”
李寶兒點點頭,“是啊,我們覺得那裏機會更多,而且我一直想開一家自己的中醫館。隻是舍不得你,所以希望你能一起去。”
徐鳳兒沉默了一會兒,眼中閃過一絲猶豫,“我明白你的想法,也很高興你能想到我。不過,我看這裏的麵館經營得還不錯,而且我對永州城也不太了解……”
\"寶兒,那這裏的有色麵店你打算怎麼處理的?能轉給我嗎?\"
李寶兒理解地拍了拍她的手,“我明白你的擔心。無論你選擇留在這裏還是和我們一起去,我都支持你。隻是希望我們還能像現在這樣常常見麵。”
徐鳳兒笑了,輕輕歎了一口氣,“寶兒,謝謝你。讓我再想一想吧。永州城的生活聽起來確實很吸引人。”
李寶兒點頭,“好,你慢慢考慮,不急。我們還有一段時間才出發。”
兩人相視一笑,心中默契依舊。無論將來如何,她們的友情永遠不會改變。
隔天早上,李寶兒提著一隻竹籃,走在通往菜市場的石板路上。陽光灑在她身上,映得她的身影格外柔美。
到了菜市場,她熟門熟路地走向藥材攤,攤主正是她熟悉的四叔蕭成才。
“四叔,早上好!”李寶兒笑著打招唿。
蕭成才抬頭看到她,臉上露出溫暖的笑容,“寶兒,今天有什麼需要的嗎?好久沒有看到你了,最近是不是很忙啊?”
李寶兒從籃子裏拿出一張小紙條,“我需要一些藥材,麻煩你幫我看看有沒有。這是黃芪、黨參、當歸和枸杞。”
\"我已不在銅山鎮了,謹言在永州工作,吃飯不太方便,所以我也去了永州,打算在永州開設中醫館,您以後收到好的藥材,多給我留點。”
蕭成才仔細看了看紙條,點點頭,“這些都有,我給你稱些。”說完,他熟練地從各個裝藥材的陶罐裏舀出需要的份量,包好遞給李寶兒。
\"寶兒,你真了不起,小小年紀幹了我們大人都不敢想的事,那以後四叔再也不用擔心藥材賣不出去了。\"
“謝謝四叔。”李寶兒接過藥材,小心地放進籃子裏,付了一些銀兩給蕭成才。
她看了看四周,發現五嬸的攤位就在不遠處,於是決定去打聲招唿。
“五嬸!”她走過去,輕聲喊道。
五嬸正忙著整理攤位上的繡品,聽到聲音轉過頭來,見是李寶兒,便笑道:“寶兒,今天怎麼有空來市場?”
李寶兒走近,低聲說道:“五嬸,我們一家要去永州城了,特地過來跟您說一聲。”
五嬸微微一愣,隨即點頭道:“這樣啊,去永州城也好,那邊機會多。你們路上要小心,有什麼需要幫忙的,盡管跟五嬸說。”
李寶兒感激地笑了笑,“謝謝五嬸,我們會小心的。等我們安頓好了,一定會再來看您。”
“好,注意安全。”五嬸叮囑道。
李寶兒告別了五嬸,提著籃子轉身離開,心中滿是對新生活的期待。她知道,這次去永州城是一個新的開始,未來一定會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