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數月時光裏,張無忌宛如眾星捧月般地陪伴著王月敏、楊瑤、周芷若以及小昭這幾位佳人左右。
他對每一個女子都關懷備至,可謂是雨露均沾,讓她們皆能感受到他那深沉而又溫柔的愛意。
同時,張無忌也不忘與自己的兒女共享天倫之樂。
他時常牽著張芳華那稚嫩的小手,漫步於明王府那繁花似錦、綠草如茵的美麗花園之中。
時而與女兒一同追逐翩翩起舞的彩蝶,時而停下來欣賞那嬌豔欲滴的花朵;有時則將兒子張昊高高舉起,放在自己寬闊的肩膀之上,父子倆歡快的笑聲迴蕩在整個花園上空。
這裏,沒有江湖的血雨腥風,隻有濃濃的親情與溫馨的氛圍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其樂融融的美好畫麵。
然而,快樂的時光宛如白駒過隙般轉瞬即逝。
張無忌和眾女沉浸在平靜而愉悅的生活之中時,一名龍武衛士兵神色匆匆地踏入了王府大門。
他一路小跑著來到大堂前,單膝跪地抱拳行禮道:“啟稟明王殿下,大事不妙!張士誠派遣其麾下大將呂珍率領整整五萬水軍,氣勢洶洶地前來攻打我鎮江府城!”
聽聞此訊,張無忌劍眉微蹙,眼中閃過一絲凝重之色。
他稍作思索後,果斷下令道:“來人,速速召集本王的文武大臣們前來議事廳共商對策!”
命令一經傳出,王府內頓時忙碌起來。
不多時,楊逍、周顛、劉伯溫、李善長、胡惟庸、朱元璋、徐達、常遇春、湯和等一眾文臣武將便紛紛趕到了王府大廳。
眾人齊聚一堂,氣氛顯得有些緊張壓抑。
張無忌環視一圈在座之人,沉聲道:“諸位愛卿,如今張士誠竟敢主動發兵攻打我鎮江之地,實在是欺人太甚!咱們尚未對周軍發起攻勢,沒想到他們竟先下手為強了。”
話音未落,性急如火的周顛便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高聲嚷道:“明王,事已至此,還有何可猶豫的?正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咱們直接出兵迎敵便是!”
隻見劉伯溫微微向前邁出一步,然後恭敬地彎下腰去,雙手抱拳,深深地行了一個禮。
他抬起頭來,目光堅定而明亮地看向麵前的張無忌,鄭重其事地說道:“明王,微臣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想到了一條計策。
我們可以首先集中力量去剪斷那張士誠軍隊的兩翼。
待成功斬斷這兩翼之後,緊接著便能夠從北方、西方以及南方三個方向對平江形成嚴密的合圍之勢。
如此一來,便能有效地貫徹那圍困平江,直擊其腹心要害的戰略方針!”
說完這番話,劉伯溫再次向明王深深一躬,表示自己對此計的信心與決心。
張無忌聞言,目光閃爍,顯然對劉伯溫的計謀頗感興趣。
他緩緩點頭,示意劉伯溫繼續講下去。
劉伯溫見狀,心中稍安,繼續道:“此外,我們還可利用鎮江府城的地勢之利,布置重重防線,以逸待勞。在城外布置疑兵,讓敵人摸不清我們的虛實,同時暗中調集精銳,準備突襲。
至於水軍,我們雖不如張士誠,但可借助江麵狹窄之處,設下埋伏,以火攻為主,輔以弓箭,定能重創其水軍。”
一番話說得條理清晰,邏輯嚴密,眾人聽後皆是眼前一亮,紛紛點頭稱是。
楊逍更是撫掌大笑,讚道:“劉伯溫真乃吾等之智囊也!此計若成,張士誠必敗無疑!”
周顛雖然性情急躁,但此刻也被劉伯溫的計謀所折服,他撓撓頭,憨笑道:“嘿嘿,還是劉先生有辦法,俺周顛就跟著明王和諸位兄弟,一起殺他個片甲不留!”
李善長與胡惟庸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看到了讚許之色。
劉伯溫此計若能順利實施,不僅能解鎮江之危,更有可能一舉擊潰張士誠的主力,為日後的統一大業奠定堅實基礎。
朱元璋則默默不語,心中卻在盤算著如何利用這次機會,進一步鞏固自己在明軍中的地位。
張無忌雖然仁德,但絕非軟弱可欺之輩。
若此次能助張無忌大敗張士誠,自己必將在明軍中樹立更高的威望。
徐達、常遇春、湯和等武將更是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他們早已渴望在戰場上建功立業,此刻有了劉伯溫的計謀,更是信心滿滿。
張無忌看著眾人,心中湧起一股豪情。
他站起身來,大手一揮,朗聲道:“好!就依劉伯溫之計行事!諸位愛卿,即刻迴去準備,明日一早,我們便出兵迎敵!”
眾人齊聲應諾,紛紛起身告退。
一時間,王府大廳內又恢複了往日的忙碌與喧囂。
張無忌單獨留下了徐達,“徐大哥,請你先行一步,率領五萬大軍前往鎮江增援。”
徐達:“末將領命,一定不負明王所托!”
徐達領命之後,不敢有絲毫懈怠,即刻點齊五萬精兵,浩浩蕩蕩地向著鎮江府城進發。
他深知此戰的重要性,不僅關乎鎮江的安危,更關乎整個明軍的士氣與未來的戰略走向。
一路上,徐達嚴令三軍,務必保持紀律嚴明,不得有誤。
大軍行進間,旌旗招展,戰鼓雷動,士氣如虹。
不日,徐達率部抵達鎮江,與守城將士會合。
他立即組織將士們加固城防,布置防線,同時派出斥候,嚴密監視敵軍動向。
另一邊,張士誠麾下大將呂珍,率領五萬水軍,乘風破浪,氣勢洶洶地逼近鎮江。
他原以為明軍會畏懼其水軍的威勢,不戰而潰,卻沒想到徐達早已嚴陣以待。
兩軍對峙於龍潭江畔,一場大戰一觸即發。
呂珍見明軍防備森嚴,心中不禁有些惱怒。
他下令水軍發動猛攻,試圖以強大的攻勢突破明軍的防線。
然而,徐達卻早已料到呂珍會有此一舉。
他利用鎮江府城的地勢之利,在江麵狹窄之處設下重重埋伏。
當呂珍的水軍駛入埋伏圈時,明軍突然發難,火箭、火球如雨點般傾瀉而下。
一時間,江麵上火光衝天,喊殺聲震天動地。
呂珍的水軍被燒得措手不及,紛紛落水,亂作一團。
徐達見狀,立即下令明軍水軍出擊,與敵展開激戰。
他親自率領一支精銳,駕駛戰船,直衝呂珍的旗艦。
兩船相交,徐達躍上敵艦,手執長槍,所向披靡。
呂珍見狀大驚,急忙揮刀迎戰。
然而,他哪裏是徐達的對手。
幾個迴合下來,便被徐達一槍刺中肩膀,跌落船艙。
明軍將士見狀,士氣大振,紛紛奮勇殺敵。
經過一番激戰,呂珍的水軍被徹底擊潰,殘兵敗將紛紛投降。
徐達乘勝追擊,率領明軍一路掩殺,直逼平江城下。
張士誠得知呂珍大敗,驚恐萬分,急忙調集兵力,企圖固守平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