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家的幾位姑娘,容貌上皆有幾分相似之處。
雲(yún)知州隻一眼,便清晰辨認出來。三姑娘身為庶女,長相肖似淮南王,而蘇輕宛這對雙生姐妹花,眉眼間同樣帶著淮南王的影子。
剎那間,雲(yún)知州眼眶泛紅,忙不迭作揖行禮。按常理,以輩分論,該是蘇輕宛向他行禮,可如今蘇輕宛身為淮南郡主,已然是淮南當下最為尊貴的女子。
“小五,這些年你過得可好?”
雲(yún)知州的聲音微微哽咽。他與淮南王府情誼深厚,一來是因姻親關(guān)係,二來政務(wù)上的往來,讓他頻繁出入王府。三姑娘備受寵愛,自幼被養(yǎng)在王妃身邊,視如己出。雲(yún)知州在王府用膳的次數(shù),甚至比常年在外征戰(zhàn)的世子還要多,故而與府中女眷都極為親近。
“好,自我逃離淮南後,便一直住在西南王府,西南王待我極好!”蘇輕宛笑意盈盈,將雲(yún)知州迎進花廳。
晨風剛收拾出來的花廳,雖稍顯簡陋,倒也能妥當招待客人。
自淮南王平反之後,雲(yún)知州便滿心期盼著,是否有朝一日淮南王府的直係血脈能夠歸來。未曾想,今日竟真的盼到了。
他滿心疑問,很想問問蘇輕宛,除了她,王府裏是否還有其他人活著?當年變故來得太過突然,根本來不及營救,他隻能眼睜睜看著淮南王府轟然覆滅,那種無力感,至今仍刻在心頭,誰也無力迴天。
雲(yún)知州神情凝重,開口說道:“我得立刻修書一封,送往京都。郡主迴淮南,王府要恢複規(guī)製,隻是我擔心朝廷不會允許郡主輕易接管淮南。”
如今,這可是朝廷徹底接管淮南封地的絕佳時機。當年淮南一族被誅殺後,因淮南臨近西南,便直接歸西南管轄了。朝廷對淮南一貫采取放任的態(tài)度,西南那邊肯定也願意切割。可棘手的是,王府如今沒有男丁,隻剩下郡主一人。
“郡主可考慮招婿,誕下子嗣,這樣便能封世子,延續(xù)王府血脈。”雲(yún)知州腦筋一轉(zhuǎn),很快想出一條計策。
蘇輕宛聽聞,不禁莞爾一笑,說道:“這倒不必。長兄留有遺腹子,如今尚在人世。再過些時日,他便會歸來,我們淮南一脈……後繼有人。”
“長兄的兒子?”雲(yún)知州聽聞,瞬間失態(tài),手中的茶盞險些掉落,雙眸瞬間通紅,“當真?”
這消息,可比得知蘇輕宛還活著更令人振奮。直係傳承,而且是純正的直係血脈,世子的長子,簡直是老天開眼,眷顧淮南。
“天不絕淮南!”雲(yún)知州激動得險些跪下,對著天空磕頭,眼淚奪眶而出,哭得極為狼狽,“小五,你確定那是長兄的血脈嗎?”
蘇輕宛篤定地點點頭,“待你見到他,自然就會認出來。他長得與十七八歲時的兄長如出一轍。”念青早就隱隱猜到自己的身世,可真要完全接受,仍需一些時間。
他已修書給蘇輕宛,表明這段時間想遊曆天下,散散心。蘇輕宛也沒有勉強,她心裏清楚,念青最終定會歸來,這也是長公主的心願。長公主既然當不成女皇,便希望念青能迴到封地。有她在朝中坐鎮(zhèn),淮南恢複往日榮光,不過是時間問題。
雲(yún)知州此刻已迫不及待,想要即刻寫奏折,恢複淮南封地的規(guī)製。蘇輕宛卻顯得沉穩(wěn)許多,並不著急,打算等念青迴到淮南再說。
先一步一步試探,將淮南王小郡主尚在人世的消息,不動聲色地散播出去便好。她在迴淮南的途中,已寫信告知西南王,西南王會調(diào)遣一支護衛(wèi)隊過來。王府需要重新組建自己的護衛(wèi)隊,在新護衛(wèi)隊建成之前,她急需一支兵馬保護自身安全。
蘇輕宛心中早有盤算,雲(yún)知州見此,也不再多勸。他擔心蘇輕宛不了解如今淮南城的複雜情勢,便一五一十地詳細介紹起來。如今的淮南,與十幾年前相比,早已是天壤之別。好在,僅僅過去十二年,淮南昔日的底子夠厚,勉強撐了下來。
可若想要恢複往日的繁華盛景,還需假以時日。
淮南小郡主歸來的消息,如一陣風般,迅速傳遍了淮南城。當年與淮南王府有些關(guān)聯(lián)的親眷,紛紛遞上拜帖。
實際上,蘇輕宛如今的族人已所剩無幾,血脈相近的族人幾乎被屠戮殆盡,剩下的都是些血緣較為疏遠的。
蘇輕宛不卑不亢,對這些拜帖一一迴應(yīng),接待了前來拜訪的族人。她的長相,便是最有力的身份證明,再加上雲(yún)知州在一旁陪同,那些原本抱著看熱鬧心態(tài),或是想觀望形勢的族人,得知世子有血脈在世,且將來會接管淮南後,態(tài)度瞬間發(fā)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轉(zhuǎn)彎。
蘇輕宛對此並不在意,她眼下除了接待族人,便是全身心投入到修繕王府、翻新祖墳、修建祠堂等事務(wù)當中。
這些事情前前後後忙碌了半個月,王府也漸漸有了往日的煙火氣與人氣。謝家從江南調(diào)來了一批人手,其中既有伺候蘇輕宛的仆從,也有商隊、鏢局的人員,打算在淮南重新開展貿(mào)易活動。蘇輕宛還修書給西林永瑄,計劃重建淮南與西林之間的通商之路。
可想要打通這條商道,首要任務(wù)便是解決猖獗的馬匪問題。
這群馬匪可不好解決,雲(yún)知州說他無能,數(shù)年都不曾解決馬匪,不僅如此,馬匪越來越多,已盡萬人,盤踞在不同的山頭,隔三差五會來城中燒殺擄掠,無二不做,官府拿他們沒什麼辦法,城中護衛(wèi)隊太少,馬匪又很猖獗,隻能招安,硬碰硬是不行的。
“招安?”蘇輕宛搖了搖頭,“我們淮南的氣勢都是打出來的!”
“馬匪上萬人,怎麼打?”雲(yún)知州有些躊躇,蘇輕宛笑著說,“不急,能打的人,很快會到的。”
她在催念青了。
淮南第一仗,必然是未來的淮南王來打,這是念青積攢威嚴的最佳時機。
她等著念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