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迴:鄴城攻防戰
建安六年(公元201年)春,呂布攻陷了邯鄲,袁熙帶著烏桓騎兵,撤迴了幽州。
在攻陷邯鄲之前,呂布動員了大量的民夫,開鑿運河,將淇水引入白溝。拿下邯鄲以後,運河也順利開通,大量的運糧船,順流而下。
程昱帶著軍糧來到了前線,這些糧食,已經足夠呂布的大軍拿下鄴城所需了。
袁尚仍然駐守鄴城。
審配不斷在暗中觀察呂布大軍的動靜,在得知呂布已經修好了淇水到白溝的運河後,他說道:“呂布這一次是鐵了心要吞並冀州了,開通運河以後,邯鄲就再也保不住了。下一步,呂布就要攻打鄴城,拿下冀州全境了。”
在審配的建議之下,袁尚發布了討呂布檄文,讓武安的尹楷,在毛城集中兵馬,囤積軍糧。又讓沮授的兒子沮鵠擔任大將,前往邯鄲之野布陣,阻擋呂布大軍南下。
袁尚則是帶著軍隊,再次進攻平原的袁譚,他要在呂布拿下鄴城之前,吞並袁譚的勢力,隻有這樣,才有跟呂布一戰的資本。
呂布在接到袁譚派來的求救信之後,命令程昱接管軍務,帶著十萬河北降兵,進攻鄴城,他自己則親自帶領兩萬並州邊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下了毛城,斬殺了袁尚的大將尹楷。
“降者不殺!隻要歸順朝廷,不追究以往犯下的罪過!”
呂布的勸降令一下,所到之處,河北軍望風而降,他的勢力變得越發地強大。
另一邊,程昱帶著十萬河北降兵,與邯鄲之野的沮鵠大軍展開了激烈的大戰,終於是攻克了沮鵠的大營。
“向鄴城進軍!”
程昱帶著聲勢浩大的軍隊,如洪流一般,形成了規模巨大的攻城隊伍。
這場攻防戰,士兵們的鮮血染紅了護城河,燃燒的鬆明火把雨點般地投向城頭,攻城的隊伍金鼓齊鳴,殺聲震天。
經過十幾天晝夜不停地進攻,鄴城還是沒有被攻陷。
程昱決定挖掘地道,眼看已經挖掘到城門附近的時候,不想被審配識破,參與地道戰的三千士兵慘遭活埋。
審配不愧是當世名將,所謂的治世之良臣,亂世之棟梁,大概說的就是審配這樣有雄才大略的人物吧。
不過審配也遇到了一個大難題,袁尚的軍隊在進攻平原的時候,遭遇呂布的騎兵突襲,導致大敗。
如何讓袁尚的軍隊平安進入鄴城?
這成為了困擾審配的一個難題。
袁尚的軍隊暫時駐紮在陽平,等待鄴城的審配派兵來救援。
冀州主簿李孚向審配建議,道:“如果讓主公的軍隊進入鄴城,城內的屯糧很快就會消耗殆盡。眼下鄴城有十幾萬的老百姓,不如把他們趕出鄴城,讓他們向呂布投降,我們的軍隊緊隨百姓之後出城。到那個時候,我們點燃城內早就準備好的柴火,用巨大的火光向駐紮在陽平的主公發信號。通過裏應外合的計策,也許能夠殺出一條血路,讓主公順利進城。”
審配決定采用李孚的建議,並且說幹就幹,立刻著手準備工作。
等到一切都安排好以後,審配下令打開城門,將鄴城的十幾萬老百姓,趕出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