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媽呀!幹屍?”那位阿姨瞪圓了眼睛,嚇得夠嗆。
“真晦氣,快走遠點。”
“大家讓讓,請配合我們警方辦案。”
下車後的宋誌成大聲喊了一句,人們自動分出了條路讓出空間讓他們通過。
“出發(fā)吧!”
莊巖鎖好車往外走去,高挑的鼻梁,薄嘴唇以及淩厲的眼眉讓他看起來格外帥氣。
走進人群中開辟的小徑內,快速來到了核心位置——地上擺放著的一具幹屍。
“想必這位就是傳說中的莊巖警官了吧?真是聞名已久啊!”
正觀察情況的莊巖聽到背後傳來的招唿聲轉過頭去。
隻見對方穿著西裝革履,給人感覺非常幹練。
“你好,請問現場狀況是怎樣的?”莊巖掃視四周接著問。
“近期我們在這塊地施工,打算重新建設。
誰知開工過程中竟然找到了具屍體!”
章主管說著指了指前麵的幹屍。
它保存狀況還算良好。
“當時你們沒碰它吧?”莊巖追問道。
“沒碰沒碰,拆遷途中剛把牆鑿破半截,就看見這具屍體端坐著椅子裏頭。
牆壁雖然倒下,但並沒有人接近過死者。” 章主管迴複說。
“開始前沒做過檢查嗎?”莊巖不解道。
對此章主管表示非常生氣。
“明明有人告訴我們這兒早就清理過了才讓我們開工,誰料想會這樣...”
“那麼說明你們內部管理存在問題,希望你們能給出合理解釋。”莊巖話畢馬上讓人將剩餘未倒塌的部分完全拆除。
隨著“砰”幾聲響動之後,磚牆徹底被推平。
隻見屋內滿地灰塵,在中心位置放置了一把椅子,上麵則靜靜躺著早已幹癟多年的遺體。
這具幹屍看起來極其嚇人,皮膚完全幹癟,骨頭都露了出來。
整具幹屍呈現灰褐色,像是靠在椅子上躺著。
腳丫子光著,瘦巴巴的腳趾一覽無餘。
頭發(fā)也是黃黃的,幹燥得不行!
圍著看的人一見到屋裏的幹屍,立刻發(fā)出一陣尖叫。
現場所有人都感到一股從腳底往上湧來的寒氣。
仿佛這具幹屍還在注視著什麼。
“哇,這也太可怕了吧!”
“怎麼會有這種事?這兒好幾年都沒人住了啊!”
“這個屍體曬成這樣,肯定是好久以前就在這裏了!”
“天吶,希望警方趕緊查清楚,我是住在附近的人,現在心裏都直發(fā)毛!”
“我的媽呀,這就是傳說中的幹屍?真是又幹又癟的嚇死人了!”
周圍的人都在議論紛紛。
與此同時,跟著過來的記者們也開始了拍攝,“哢嚓哢嚓”聲不斷。
幾聲響動後,這具幹屍的樣子被記錄了下來。
莊巖馬上給張浩東山做了個手勢,示意他過去檢查屍體......
畢元鑫點了點頭,拿著工具箱穿過警戒線,徑直走了過去。
這時,莊巖環(huán)視四周,打量著圍觀的人群。
有些兇手在犯案後,可能會再度出現,觀看調查過程。
看了一圈後,莊巖沒發(fā)現可疑人物,接著繼續(xù)問章主管。
“你們是什麼時候發(fā)現這個屍體的?”
章主管想了想,開口說道。
“我們是今天上午九點左右開始工作的,但這具幹屍大概是在十點半發(fā)現的。”
章主管說。
莊巖點點頭,似乎陷入了思考。
突然,他的目光一亮,發(fā)現了亮光的來源!
那是一枚鑽石戒指!
就在幹屍坐過的椅子後麵,陽光下閃著光。
莊巖拿起戒指仔細查看,發(fā)現這戒指做工精細,上麵的鑽石也很大。
如果真是鑽石的話,少說得值幾百萬甚至更多!
這戒指是死者的嗎?
當莊巖蹲下來再次觀察時,他的目光被椅背上的某個痕跡吸引住了。
他立刻站起來,對宋誌成說:“這裏有一個指紋印跡!宋誌成,拿工具過來!”
“好!”
宋誌成一聽,迅速從工具包中取出一張用來提取指紋的貼紙,貼上去後輕輕一抹。
一枚清晰的指紋出現了!
“完美幹屍需要什麼條件呢?”
“老大,發(fā)現一枚指紋!”
宋誌成小心翼翼地將指紋貼放進隨身攜帶的工具夾裏。
莊巖湊上前看,發(fā)現這個指紋非常清晰,每個細節(jié)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隻要通過這枚指紋就能找到這個人!
“有什麼新發(fā)現嗎?”
莊巖走到畢元鑫身旁,看著那具幹屍問道。
“這具屍體應該是女性!”
“年紀約三十五到四十歲之間,身材矮小,瘦弱。”
畢元鑫轉向莊巖解釋道。
聽了分析後,莊巖覺得事情不像表麵上看起來這麼簡單。
眼前這具幹屍與之前見到的不同。
認真細看後,他發(fā)現其中的問題。
幹屍所有肌肉與骨骼的契合度都非常高,就像晾幹的肉一樣,肥瘦得當,沒有多餘的部分。
連屍體隱蔽處的組織都幹燥得很。
這就是特別之處!
通常的屍體自然風幹時內部會生長出綠菌。
但目前看來,這具屍體自然風幹的可能性很小。
很有可能是人為在特定條件下製造出來的。
“老大你也發(fā)現了,這具屍體的獨特之處就在於……整具幹屍都完美地保存下來了!”
畢元鑫麵色嚴肅地看著莊巖,說道。
“這種幹屍形成的條件是什麼?”
莊巖思索了一下,問道。
“要形成這樣的幹屍,需要恰當的溫度、濕度和一定的通風性。”
畢元鑫一邊取樣一邊答道。
“那麼這個地方具備這些條件嗎?”
莊巖看看四周,牆壁是磚瓦,地上全是倒塌的磚塊,原來的房屋結構已經難以辨認。
地麵隻是普通的泥土,沒有任何硬化材料,樓的高度大約兩米。
雖然高度適合,但這裏的通風情況就難說了。
他走到牆角,隨手撿起一塊石頭,在地上挖起來。
“你在幹什麼?”
宋誌成看到莊巖在地上挖掘,感到疑惑。
“土壤疏鬆,濕度很大!”
莊巖挖了幾下,捏起一小撮土搓了幾下。
土壤很快散開掉在地上,但他手上的泥土卻留下了些水分,再次揉搓才完全散開。
表層看似通風不錯,但實際上濕度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