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京畿地區糧倉裏是屯放了不少的糧食,可這些糧食還要堤防大明北方受災,留做賑災應急之用。
所以薛虹便同正德帝、戶部尚書單守才商議,不如到金陵去嚐試采買所需的糧草。
此番作戰與以往不同,大明已經開辟出穩定的海運航線。南北運輸損耗大大降低。江南四省又商業發達,水運暢通。
以往籌措糧食,買到的是十石,真正能運到戰場上的能剩下一石都得燒高香。
如今運輸損耗大大降低,朝廷的財政負擔自然就不會那麼大。
況且本朝產糧最多的省份就是江南省,也就是南直隸。其次便是山東、江西兩個省份。
理論上來說,北方耕地麵積廣,糧食產量應該集中在北方才是。但就現在這個天災密集程度,這些年北方能不被天災活生生折磨死,都幸虧南方的同胞支援著。
還有黃河這個母親河,逮到機會猛猛肘擊華夏這個親兒子!之前一個決堤就淹沒三分之一的河南耕地。主打一個隻有強者才配做她的兒子。
北方這幾個省份:北直隸不用說,官員、貴族聚集地,多的是不用繳稅的土地。而且人口密集,還要儲存些糧食以備特殊情況。
陝西,更不用提,傳奇耐災王,水瘟旱蝗車輪戰,能抗住就不錯了,他不和朝廷要賑災糧食就偷著樂吧,你還敢找他籌措軍糧?
山西,比陝西強不少,但依舊淒慘,也是傳奇耐災王。
河南,剛被親媽肘擊過沒幾年,至今未恢複元氣。
遼東,那群小櫻花正開荒呢,地還沒種多少,哪來的糧食。薛虹不能去和山裏的小動物要糧食吧?
整個北方,不傷筋動骨的情況下,還能拿出來糧食就剩下一個山東了。
可籌措軍糧這種事也不能逮著一隻羊薅羊毛啊,萬一薅成葛優怎麼辦。
最後薛虹決定還是老辦法,下一趟江南……
……
恰是四月好時節,春風和煦,正值夜色,如涼似水,朦朧月色如夢似幻。
金陵鬆鶴樓上,絲竹之音不絕於耳,燈火通明,歌舞正盛。
薛虹坐在上位,眉眼帶笑端著酒杯微微坐直身子。
“諸位。本官也不是第一次同大家打交道了,來意便直言了。
本官這次到金陵來是希望各位能夠幫助朝廷籌措糧草軍需,以及借用諸位麾下的商隊船隻將糧草送至浙江處,再以海船運送北上。
至於這價格嘛……可以比市麵的價格高出三分!
薛蟠作為金陵富商的一員,皇家現任名義白手套皇商,自然也坐在席位中。
薛蟠端起酒杯第一個表態:“虹……薛大人這話就不對了。我們也是大明的子民,如今朝廷需要我們幫忙,哪裏還能掙朝廷的銀子呢?”
薛虹眼底微亮,心中暗道:還行,提前排練好的沒掉鏈子,關鍵時刻沒望詞。
薛虹收迴目光,繼續開口:“唉?薛蟠兄弟此言差矣。
這也是聖上體恤諸位行商不易,加之此前水災之時籌措災糧有功。
若是朝廷願意,大可以一道聖旨降下,強征糧草?扇绱诵惺,到底於民間有損,是故聖上不忍去用。
今日虹便厚著麵皮,仗著與諸位還算有過幾分交情,請諸位幫本官這個忙,如何?”
大白話:告訴你們嗷,別給臉不要臉。那我要是帶聖旨過來,直接明搶你們是不是也得忍著?
我現在就是客氣客氣,千萬別讓我不客氣!
對於薛虹的弦外之音,在場富商自然都是聽的懂的,而且也樂於配合薛虹。
因為薛虹說的可不是威脅,而是事實。金陵甄家剛倒下可沒幾年,墳頭土還是新的呢。
“大人這是什麼話,我等作為大明的百姓,怎敢不盡心盡力?”
“此話在理啊,陛下仁慈,天恩浩蕩,我等感激不盡吶!”
“薛大人所需多少糧草隻管開口,我等定鼎力相助!”
薛蟠也跟著舉起酒杯,似乎想說點什麼,愣了一會憋出來四個字:“俺也一樣!”
薛虹帶頭站起身來:“如此,本官就多謝各位義商的配合了,諸位,本官敬大家一杯。”
“豈敢,豈敢!”
“應該是我等先敬大人才是!
……
是夜時分,金陵薛府後院,一名眉目靈動,身姿豐韻的女子正在翻看著賬本。
“嗯?這裏空了一筆二百兩的銀子,去了哪裏?”
“迴小姐的話,這筆銀子是揚州胡家皮襖鋪子的欠銀,至今尚未迴款!
薛寶釵將這筆的空缺記下,隨後又捧起另外一本賬冊查看起來。
待將基本賬冊一一看遍後,又指出裏麵對不上的地方,讓下人一一去查證。
薛寶釵本為寶慶公主伴讀,可前些年因為顯露了一些才能,得到了尹皇後的賞識。
隨著寶慶公主的年齡增大,薛寶釵的伴讀生涯也隨之結束。
薛寶釵婉拒了京中的求娶者,轉而迴到了金陵,成為了薛家家業的實際掌控人。
薛蟠隻不過是明麵上的掌控人罷了。
薛寶釵之所以能真正的掌控薛家的家業,主要還是因為尹皇後的賞識。
這幾年中,在薛寶釵的操持,以及金陵官府的配合下,薛家的商業名聲大噪。隱隱有了江南地界富商之首的意思。
在薛寶釵掌權期間,積極配合朝廷的各種政策,也時常捐贈一些米麥絹布之類的物品給受災的地區。
偶爾拿出一部分銀子,用來救濟金陵城周遭鰥寡孤獨之人。
幾年的時間裏,金陵薛家的名聲也水漲船高,甚至還混出了個義商的名頭。
偏偏地位越高,在薛寶釵控製下的薛家越低調,金陵之人紛紛尊稱薛寶釵為薛娘子,稱賢稱頌者不絕如縷。
當然,薛寶釵的行為也引來了一些老頑固、腐儒的批判。甚至就連一些女子也對薛寶釵的行為不恥。
但受過薛寶釵恩惠的百姓可不會答應,紛紛自發的為其出聲。
薛寶釵對外麵的流言蜚語一概不理會,隻一味的做自己該做之事。
久而久之,原本攻訐之人,也漸漸變為敬佩。
就連那些羞與為伍的女子,也開始羨慕、尊敬起了薛寶釵。
“小姐,咱們家二爺迴來了。”
薛寶釵麵色一喜,將賬冊收好後,捏著帕子便往前廳趕去。
待到前廳,便看見薛蟠懊惱的拍著自己的腦袋:“哎呀!妹子,你說我這腦袋,出門的時候背的還好好的。怎麼一喝酒就開始望詞了呢?幸虧沒耽誤薛虹大哥的正事!”
薛寶釵見到薛蟠這副憨樣不由得捂嘴笑了起來,過了一會兒才道:“哥哥,我讓你同薛大人打聽的事情可探明了?”
薛蟠眼神瞬間變的清澈,滿頭問號:“唉?妹子你讓我問什麼來著?”
“就是遠洋貿易的事情!這麼重要的事,兄長你居然忘了?”
薛蟠自顧自喝了口茶水,不以為意:“急什麼,反正薛虹大哥這次迴來還要迴族裏一趟,短時間不會迴京的!
薛寶釵坐在薛蟠對麵解釋道:“經商之事一不先,步步先。
海貿利潤牽扯甚大,若能早做準備,就可以獲取更大的利潤。
況且咱們家能保持現狀,也是仰仗宮裏。隻有咱們家展現的價值越發,日子才能過得越好。
皇商雖然沾了個皇字,可到底還是個商。
以後若是想讓薛家的後輩更上一層樓,咱們兄妹就得抓住眼前的機會才是!
(沈陽升溫降溫和過山車一樣,作者又趴窩了。再多欠一個四更。我這賬是越欠越多了。
大家不妨猜猜,寶釵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