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兒經(jīng)過一番搏殺,和大伯江峰被逼退到崖邊。這山間崖高有近百丈,小溪到此也是飛流直下,不論是人畜跌落其中,都可說是生命難存,絕無生還的可能。
龍兒在被江峰猛力一腳之下,終於尖叫一聲,身形如斷線風(fēng)箏一樣跌出崖外。直至第二天午時,才慢慢恢複知覺,也感覺到自己竟然未死去,原來竟被崖縫中生出的一株古鬆托住。這古鬆上被山藤籮盤在枝葉上,結(jié)成一個丈餘寬大的搖籃。上離崖頂約有幾十丈高,下臨地麵也約有幾十丈深,雖幸不死,卻無法離開此地。
龍兒此時隻好先調(diào)停下氣息,慢慢恢複下思路。慢慢地也就想起自已從崖上落下時,仿佛也看到大伯隨後也掉了下來。可是自已四周都看了好幾遍,也沒有看到他的身影。未必是自已有幸落在了這大樹上,那麼大伯呢?龍兒自已也不敢再想下去了。
這時突然聽到有聲音傳來,這聲是從峭壁半腰,一株橫生古樹的濃枝密葉之中發(fā)出。難道是大伯的聲音?龍兒不由地心中十分驚喜。然後留神細(xì)看,見密葉叢中,藏著一條白衣人影。不由地從內(nèi)心感到大失所望,於是龍兒便發(fā)話問道:“朋友你是何人?我們能否一會。”語音收處,隻見那人已落足在另一株方圓不大的橫生古樹之上。在那密葉叢中隱出白影。對方卻既未發(fā)話相答,也無絲毫動作。
龍兒覺的奇怪,又大聲叫道:“朋友,怎麼不答話?”話完以後,看那白影依舊不言不語。龍兒隻好雙手微分,撥開了虯結(jié)當(dāng)前的濃枝密葉。這撥開枝葉一看,自已也不由地好笑起來。原來自己空自一人再發(fā)話,可那密葉叢中卻根本無人在內(nèi)。所見白衣人影,卻是一隻白色小猿,正坐在枝葉之中。
龍兒再度仔細(xì)觀察這白色小猿,一會兒見它從那峭壁半腰的橫生古樹之上,射出矯捷無儔的一條白影,宛若憑虛禦風(fēng),直登峰壁離自已所在位置大約有數(shù)丈高的一處石洞處。在石洞玩耍一會後,又跳上峭壁的古樹之上,不一會又飛快地躍上絕頂。龍兒看得分明,也看的驚奇。這壁峰雄矗在山中,峭立百丈。龍兒看著那古鬆,見眾多樹根深深地交錯牢牢紮生在崖縫裏,隻要沿著崖縫和根莖向上攀爬數(shù)丈,即可到達那個石洞處。
龍兒沉思片刻想到,與其困死在樹上,還不如冒險爬進那洞去探搜一番。也許在洞中能找點什麼生存之法,然後再慢慢設(shè)法脫除困景。
於是,龍兒就沿著古鬆慢慢向上登攀爬行,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到達那洞口。在洞口處向內(nèi)稍作張望,見無其惡況,便探身而入。
洞內(nèi)是一條不大的洞徑,可彎腰行進。約行五六丈,內(nèi)裏竟是個寬廣十餘丈的大溶洞,呈橢園形,四壁非常光滑。另外,在溶洞內(nèi)還有無數(shù)個小洞。讓人感到驚奇的是,在這洞內(nèi)竟還有石床、石桌、石凳。在洞頂還有一個光孔,外麵的陽光通過光孔照射進來。在光的映射下,壁上出現(xiàn)許多人像。龍兒在此呆立了好一會兒,才又壯著膽子進去。
進去後龍兒無瑕細(xì)看這些人像,卻呆望著石床上的那副骷髏,暗忖道:“這是怎麼迴事?這人是誰?為什麼會死在此地?難道也像我一樣,從崖上掉下來的嗎?”
再看那骷髏旁邊還放有一把刀和一個石盒。龍兒又呆立了一陣。便慢慢轉(zhuǎn)動身形,仔細(xì)環(huán)視了下四周。然後走近床前,看了看那把刀,見那把刀烏亮,刀身有二尺五六寸長短,和常用的刀略有不同。覺得好奇就小心翼翼地摸了摸那把刀,然後又把那刀拿了起來,沒想到那刀確比普通刀重了許多。又見刀身上隱有暗紋,作工精美,不損剛?cè)帷5饵I圖案是騰雲(yún)飛龍,另一則刀麵圖案是飛龍入水,更屬雕藝上品。那行雲(yún)流水的飛龍圖案,極其精美、栩栩如生。
轉(zhuǎn)過刀身,再看刀柄,柄上浮龍淺鳳,皆適手而刻,觀感優(yōu)雅,握感舒良。賞玩一陣,心中大喜。他見手與刀柄握處皆有灰塵,便胡亂在身上擦抹幾下,又扯過衣角將刀柄揩拭幹淨(jìng)。重新提刀時,隻覺握感更佳,興奮中揮刀舞動幾下,覺得自己舞不出什麼好看的姿勢,立覺慚愧喪氣,尋思道這刀現(xiàn)在對自已來說,略顯重了點,但揮動起來還比較合手。於是情不自禁地拿起刀又舞動起來,越舞越高興,越舞越妄乎所以。舞著舞著不小心一刀劃過那旁邊的一個鍾乳柱上,一尺多粗的乳柱竟被一刀斬成兩段。龍兒開始嚇了一跳,過後又大喜過望。這才知道這是一把寶刀,不由地心愛尤佳。
休息片刻,又去看了看那個石盒,那石盒到也極為普通。龍兒拿起那石盒左看右看,無意中竟觸動到盒上的按扭,使盒子‘拍’的一聲,盒內(nèi)有一紙留言,麵上寫箸‘飛龍玄刀’四字。另用繩頭小揩寫道:“吾乃清風(fēng)道人是也,幼得奇遇,獲‘飛龍玄刀’,此刀乃上天玄鐵所精製。洞內(nèi)人像乃刀法之精髓,內(nèi)含絕世武功。此乃需勤奮習(xí)之,曆數(shù)年始成火候。出而行道,可謂無往不利。留於此言以待有緣者。注:吾頭對著的那小洞口即是出山生口。”
龍兒看完這留言後,心情為之大喜。然後向洞外走去,找到出洞口後,忙用玄刀挖坑埋葬了清雲(yún)道人之骨骸,並在墓前瞌了三個響頭,才又迴到洞內(nèi)。然後仔細(xì)看那人像的一招一式,看了無數(shù)遍後並熟記,這才出的洞來。
走在這下山的路上,龍兒又止不住地想起大伯、奶奶和風(fēng)兒一家人,也有那冷欣姑姑。不由地又替他們擔(dān)起心來,於是加快腳步走了起來。在不知不覺中,已走了一天一夜。
這天又在艱難地行走著,看著眼前這座山還不算太高,但非常陡峭,山麓樹木稀少,怪石嶙峋。龍兒蹣跚地在那崎嶇的山間小路上走著,一身衣服也被掛撕成襤褸,散著蓬鬆的長發(fā),臉上並不骯髒,五官仍清晰可見。但人由於過度疲憊,也顯得狼狽不堪。
在這山間行走著,四處都顯得靜悄悄的,偶爾才會有一聲鳥鳴。再看那初時的天空,隻有淡淡的的雲(yún),一切也都顯的那麼平靜祥和。可在傾刻之間天色說變就變,不一會天色就變得陰暗了起來。而後在瞬間,天空就又烏雲(yún)密布,並己變的黑沉沉的,接著又激起一片震天動地的雷聲。風(fēng)雨隨即而來,淩厲地穿梭,好似失了理智,妄圖衝刷掉世間上的一切塵埃。雷電也像發(fā)狂一般,想要劈開大地,不時地發(fā)出震耳欲聾和剌眼的閃電,隨時給人一種驚悚和恐怖的感覺。
在這狂風(fēng)暴雨中,龍兒瘦弱的身軀顯的就有些單薄。他赤著腳走得很慢,也走的很艱難。這時他肚子己餓得咕咕的,已經(jīng)二三天沒有吃過東西了。他沒有精力去抱怨老天的不公和風(fēng)雨的無情,依然堅定地往前挪動著虛浮的腳步向前邁進。
風(fēng)雨來的快也去的快,不知幾時,烏雲(yún)己散去,雷電也無蹤跡。這時天空又顯得更加清新蔚藍,太陽也發(fā)出溫暖的光芒。
可風(fēng)雨中的行走耗盡了龍兒的最後一點體力,在雨停風(fēng)歇之時,他卻倒在那山間的泥濘裏。
龍兒無奈地匍匐在地上昂著頭,他又鼓起了一絲力氣,爬到山間的小溪旁,喝了幾口水,然後又繼續(xù)前行。他爬得非常慢,本就襤褸的單衣已破爛不堪,軀體被路上的石塊劃破了許多血印。人好象麻木了一般,沒有一點痛感,隻有一個念頭:前進!
突然,他眼睛一亮,原來在他前麵不遠一大石旁有一條烏蛇,蛇長足五尺有餘,橫在那是一動不動。奇怪地是那蛇腹部已脹鼓鼓的,蛇嘴裏還吞著半截小蛇,在那嘴外的半截小蛇還在拚命掙紮。可是顯得那麼無力,一切仿佛都是徒勞。而那露出的小蛇全身碧綠發(fā)亮而透明,勝是奇特。
看到這情景頓時來了精神,他忙爬起身飛速衝了過去,一把捉住那蛇。那蛇看到有人過來,頓時抬起頭想向來人發(fā)起攻擊。可它口中的小蛇是吞也吞不下去,吐也吐不出來。那龍兒瞅準(zhǔn)時機,飛快地提著那蛇尾巴迅速抖了幾下,那蛇便已變的軟而無力不能動彈。沒想到的是,在抖動那大蛇時,那蛇嘴裏的小蛇競也被抖了出來。那小蛇從大蛇嘴裏脫了出來,落在地上,若喘息了片刻,然後抬頭一動不動地看著那龍。更奇的事又發(fā)生了,當(dāng)龍兒又抖動那大蛇時,竟從那蛇的嘴裏又抖出一條同樣碧綠的小蛇,那小蛇已經(jīng)奄奄一息。原來這條小蛇是先被大蛇吞入到腹內(nèi)的,先前那條小蛇見到這條小蛇出來後,馬上過來和它緾繞在一起。
龍兒過去也曾學(xué)過不少捉蛇的本事,他已把那大蛇看作果腹的美味。就仿佛是大海中救命的獨木,現(xiàn)在成了自已的囊中之物。
輕而易舉就捉到了大蛇,由於饑餓難忍,又沒有火具,無奈之下也隻有生吃。他先用刀殺死那大蛇,然後喝起蛇血,剝了蛇皮。生吃雖然很腥,可他早餓得發(fā)昏,哪顧得了這許多。並把那整條蛇除了蛇骨和蛇皮外都狼吞虎咽地吃下了肚。
那龍兒摸摸已經(jīng)略漲飽的小肚皮,然後坐在地上看著旁邊那兩條的小蛇。尤其看到那奄奄一息的小蛇很覺可憐。又過了好長時間,才見那小蛇緩緩有了點生氣。當(dāng)這蛇能動時,先前那條小蛇抬起頭向那少年看了看,又脫離開這條小蛇爬了起來。然而竟快速地在一瞬間,就消失在山間的草叢裏。那少年看這情景也沒有去管它,然後隻是小心翼翼地把這條小蛇裝在一個竹筒裏麵,放入懷內(nèi)。
這時不知怎麼突然渾身發(fā)起熱來,仿佛像火烤似的極其難忍。無奈隻好到小溪邊喝了幾口水,可是仍沒有好轉(zhuǎn)。而體內(nèi)的溫度還在不斷上升,人也開始有點天暈地暗,慢慢地有點像要失去知覺的感覺。人控製不住地一下子倒在小溪水裏,雖有想爬起來的意識,可全身無力已動彈不得。
由於人倒在小溪水裏,受涼水的一激,人又好像稍微有了點知覺。這時又感到有個冰涼的東西在自已的身上爬動,不一會兒仿佛丹田之處被它咬了一口。這被咬一口雖不太痛,可體內(nèi)傾刻之間就像有兩股激流在相互衝撞。血液就像是千軍萬馬一樣在奔流,人也一下子失去了知覺。
也不知過了多久,人慢慢地有了點清醒,然後向四周望了望。原來自已睡在一張床上,
房子是一間茅草屋,屋中的擺設(shè)很是簡單,除了這一張床外,還有一張粗糙地桌子。桌上的那幾個破碗和二雙筷子。
茅草屋的旁邊搭建著另一座簡陋的茅棚,此時茅棚中正傳來鐵器相互碰撞所發(fā)出的砰砰響,循聲望去,卻是一間簡陋的鐵匠鋪。
此時,一個年過花甲、頭發(fā)蒼白地老人正在專注地敲打著手中的那把即要成品的劍,老人每敲打一下,臉上便浮現(xiàn)出一絲表情,這一絲表情更顯的是激動,想必這把劍一定花費了老人不少的心血。
龍兒忙起身來到老人身邊,注視著老人和他手中即將成形的劍。老人看了他一眼也沒說話,隻是又專注地又敲打著這把劍。龍兒在山崖洞中得到的那把飛龍玄刀,也放在旁邊。
隻見這劍長約三尺,劍身有脊。劍身的脊特別明顯,從尾部向頭部呈龍體彎曲形狀,配上那已配好的龍形圖案,使整個劍身完全像一條拱起要騰飛的龍的姿態(tài)。拱起的龍身過渡之後,恰好是龍尾,並又剛好形成刀的握柄。可細(xì)看它卻又是一把筆直的長劍,與其它劍也無多少差異。
“哈、哈,終於成功了,終於成功了。”等到老人做好最後一道工序後,老人高興地自言自語地說著。突然他感覺心頭一痛,緊接著又突然地狂咳了起來,嘴巴也因為劇烈地咳嗽不斷地湧出了鮮血來,那咳出的鮮血卻無巧不巧地吐在了這把劍上,當(dāng)那鮮血濺到劍體上時,隻見劍身頓時發(fā)出了一陣耀眼的亮光。在劍體上,凡是被老人咳出的鮮血所濺到的部位,都均勻地出現(xiàn)像鱗狀斑紋,完全像龍身上的鱗片。更奇的是劍體的兩麵出現(xiàn)的鱗狀斑紋,竟然會是一模一樣。
老人這時也無力地癱坐在地上,雖然還在劇烈地咳嗽中。但他仍瞪著大大地眼睛盯著這把花了畢生心血鑄就的劍,並欣喜若狂地雙手捧起那把剛剛完成的龍形劍,把它高高舉過頭頂。
龍兒一看老人癱坐在地上大驚失色,急忙過來要攙扶起老人。
老人放下手中的劍,用手拉了拉那龍,示意他坐了下來。然後有氣無力地對他說道:“孩子,你終於醒了,你已睡了三天三夜了。你醒了,我也就放心了。沒想到你的到來,卻成全了這把劍獲成功。看來我這把劍和你這把刀好像是有緣一樣,但願也像這把刀一樣,能有個真正的主人就好了。”
老人隨後又幹咳嗽了幾聲。又說道“孩子,我在山間小溪裏發(fā)現(xiàn)你時,你已不醒人事。可你的脈搏特別奇特,你身內(nèi)有兩股不同的氣脈在劇烈地衝撞,並把你的奇經(jīng)八脈全部打開。這可是千年難遇的奇事,竟讓你碰上了,這可能是上天有意要造就了你這個武學(xué)奇材。”
那龍兒看老人仍在咳嗽,忙起身幫老人錘了錘背,並幫老人推拿了幾下。老人又關(guān)切地問道:“孩子,你怎麼會倒在小溪中,究竟發(fā)生了怎麼事。”
那龍兒聽老人在詢問,忙把自已在山間遇到那蛇的事仔細(xì)地講述了一遍。講述中又仿佛想起了什麼,忙伸手從懷裏拿出了那裝蛇的小竹筒,把竹筒裏的蛇倒了出來。那蛇出來後把頭高高抬起,注視著那龍兒和老人。然後對著兩人把頭搖擺了幾下,轉(zhuǎn)眼之間迅速地向山野遊走而去。
老人看著這蛇也不由地驚奇萬分,仿佛曾聽自已的前輩講述過一種靈蛇,周身碧綠透明。這靈蛇還能破解各種奇毒和蠱物。根據(jù)剛才龍兒的講述,完全可以判定,在龍兒身上出現(xiàn)的奇跡定與這靈蛇有關(guān)。
這時老人又不停地咳了起來,並大口地喘著粗氣,臉上一點血色也沒有,人就仿佛虛脫一般,有氣無力地閉著眼睛,人慢慢也有點坐立不穩(wěn)。龍兒看到老人病成這樣,趕忙把他扶抱住。
這時隻聽到老人嘴中嘟嘟囔囔地說道:“畢生鑄劍不知劍,龍刀嘯出方知曉。龍刀出世劍相隨,從此刀劍兩不離。”隻見他虛弱地說完這兩句話後,就安安靜靜靠在龍兒身上。
那龍兒也不知老人說的是什麼意思,隻是不安地看著他,生怕出點差異。稍過片刻,就在悄無聲息中,那小靈蛇又突然出現(xiàn)在眼前,嘴裏還咬著個不大的白靈芝。來到少年麵前,把那白靈芝放在他手中,並對龍兒搖擺了一下頭。
那龍兒咦了一下,老人可能聽到聲音,慢慢睜開眼睛。當(dāng)看到小靈蛇和那晶瑩剔透的小白靈芝時,對龍兒說道:“這靈蛇尋來的可是千年難得的白靈芝,看它雖小,可是生長千年的寶物,也是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
龍兒聽說是靈丹妙藥,二話不說就把它遞給老人。老人拿著這白靈芝看了好一會,仿佛舍不得吃它。可龍兒著起急來,催促著老人趕快吃下去。老人這時才用手瓣開了一小點,放入嘴中抿著吃了下去。很快老人也不咳嗽了,臉上也慢慢地有了血色,人也精神了起來。然後對龍兒說道:“這是千年的寶物,定要收好,遇到疑難雜癥可靠它救命。”
龍兒聽老人這麼一說,忙說道:“爺爺,那你就留著吧。”
老人說道:“孩子,爺爺剛才已經(jīng)吃過了,病會慢慢地好了。爺爺現(xiàn)在已不需要了,你留著以後可以救人。”老人又轉(zhuǎn)而對那靈蛇說道:“謝謝你的救命之恩。”
那靈蛇好像能聽懂人話,即而對老人搖擺了一下頭,就遊到竹筒旁準(zhǔn)備進去,少年現(xiàn)在知這蛇是個寶物,不忍心把它占為自有,便說道:“靈蛇呀靈蛇,謝謝你救了我和爺爺,你還是迴你的家去吧!”可那蛇又把頭抬了起來,並又?jǐn)[了一下,就快速地鑽進了竹筒內(nèi)。
老人看到這情景高興地說道:“這是天意,孩子把它保管好吧。”老人又咳嗽了二聲說道:“孩子,爺爺上山也是很多天了,今天總算把這劍造好。我也該迴家去看看了,我想明天你也跟著爺爺一起下山去。你一人在山上也危險,再說你一個孩子在山上也無法生活。你跟我下山,再說我們村裏還有許多人,我的孫子也有七、八歲了,你們也好有個夥。我兒子媳婦也都是很好的人,你放心去就是了。”
龍兒聽爺爺這麼說也隻好點點頭同意,於是幫著收拾了下東西,背上自已的刀跟隨爺爺下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