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暗中布子
張偉微微停頓了一下,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嚴,他繼續說道:“你要時刻等候我的命令,我要做到一聲令下,整個大周的土地上,最起碼半壁江山都能燃起你太平道的烽火狼煙。讓那熊熊烈火,燒遍每一寸山河,讓所有人都知曉太平道的威名。”
張角聽聞,身子猛地一顫,臉上滿是敬畏之色。他立刻雙膝跪地,重重地磕了一個頭,聲音洪亮且堅定地說道:“屬下遵命!定當竭盡全力,不負主公所托,將太平道的教義傳遍大周的每一個角落,待主公號令一響,必定讓太平道的旗幟在半壁江山上高高飄揚。”
待張角領命之後,張偉轉過身,對著身旁的甘寧使了個眼色。甘寧微微點頭,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警惕。兩人便一同朝著來時的暗道走去。這條暗道隱藏在十分隱蔽,隻有知道這裏的人才能發現。
經過一番小心翼翼的摸索,他們終於悄無聲息地返迴了宥陽。隨後,兩人又如同兩隻敏捷的獵豹一般,迅速而又隱蔽地迴到了盛家。
說起這太平道,那還得從張偉的一次不經意的聯想說起。張偉平日裏總是眉頭緊鎖,一直在苦苦思索著可以獻祭什麼給兵符帥印,從而能夠得到更多的軍隊,以實現自己心中的宏偉霸業。
有一天,張偉坐在房間裏,百無聊賴地看著自己身上的衣服。突然,他的腦海中靈光一閃,無意中就想起了曆史上那聲勢浩大的黃巾軍。畢竟在這個時代,黃色的衣服可是皇室專用,尋常百姓根本不敢染指。
張偉的眼中閃過一絲興奮的光芒,他立刻秘密下令讓錦衣衛製作了不少黃色的布料。這些布料被精心地製作成了黃巾軍的服飾。張偉將這些黃色布料獻祭給了兵符帥印,他便獲得了張角三兄弟,管亥四將和一眾黃巾力士,然而張偉並沒有立馬把他們召喚出來,而是準備把他們放到宥陽,那裏地方偏僻,不引人注目,等大周發現的時候,早就已經遲了。
雖然這些黃巾力士在打仗方麵的能力一般,在那刀光劍影、金戈鐵馬的戰場上,他們或許無法像那些久經沙場的精銳部隊一樣衝鋒陷陣、所向披靡。
但是張偉看重的可不是他們的打仗能力。張偉心中有著更為深遠的謀劃,他深知太平道在民間有著廣泛的影響力,就如同那深埋在地下的火種,一旦被點燃,便能引發燎原之勢。他想要利用太平道的教義去凝聚人心,去發動更多的百姓,為自己的大業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接下來那段閑適又充滿歡樂的日子裏,張偉如同融入了盛家這個熱鬧的大家庭一般,與盛淑蘭、盛明蘭、盛如蘭、盛品蘭這些性格各異卻都鮮活靈動的女子,還有盛長梧、盛長鬆這兩位頗具風采的盛家男兒,時常結伴外出遊玩。他們的足跡踏遍了宥陽周邊的青山綠水、繁華市井。每一次出遊,都像是一場充滿新奇與驚喜的冒險。
盛家姐妹宛如花叢中翩翩起舞的蝴蝶,歡聲笑語迴蕩在微風裏。盛如蘭性格直爽,一路上嘰嘰喳喳說個不停,看到路邊綻放的野花,便興奮地跑去采摘,編成花環戴在頭上,還非要給張偉也戴上一個;盛明蘭則安靜地跟在一旁,嘴角帶著淡淡的笑意,眼神中卻透著聰慧和沉穩,偶爾會輕聲說出一些關於花草的知識,讓眾人對她多了幾分欽佩;盛淑蘭溫柔嫻靜,總是細心地照顧著大家,準備著出遊所需的吃食和水囊。而盛長梧和盛長鬆這兄弟倆,則是負責向導的工作。
有一次乘船遊湖,波光粼粼的湖麵倒映著藍天白雲和他們歡快的身影。張偉站在船頭,感受著湖風的吹拂,心中充滿了愜意。盛品蘭在船上唱起了動聽的歌謠,歌聲婉轉悠揚,引得岸邊的鳥兒都紛紛駐足聆聽。大家在船上嬉戲玩鬧,打水仗、猜燈謎,歡聲笑語在湖麵上久久迴蕩。
然而,張偉心中卻有著更為深遠的謀劃。他趁著眾人在太湖邊上遊玩賞景,找了個無人注意的角落,施展了係統技能兵符帥印。
隻見一道奇異的光芒閃過,八百錦帆賊、三千東吳白衣精兵和呂蒙瞬間出現在眼前。這些士兵們身姿挺拔,眼神銳利,散發著一股令人敬畏的氣息。呂蒙身著一襲黑色長袍,頭戴戰盔,麵容剛毅,邁著沉穩的步伐走到張偉麵前,單膝跪地,沉聲問道“參見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