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彰大會圓滿落下帷幕,激昂的氣氛漸漸散去,可我的內心卻絲毫沒有放鬆。目光望向西南方向,那裏盤踞著一股強大的勢力——張獻忠的大西政權。在這民族危亡的關頭,為了實現民族大義,團結一切可團結的力量,徹底推翻滿清的殘暴統治,我毅然決定親自前往四川成都,與張獻忠進行麵對麵的商談,力求達成同盟,攜手抗清。
張獻忠,這位在明末農民起義中聲名遠揚的豪傑,出身貧寒,自幼便飽嚐生活的艱辛。早年投身起義浪潮,憑借著過人的勇猛與智慧,一路披荊斬棘,在四川地區建立起了自己的大西政權。其麾下軍隊紀律嚴明,作戰時悍不畏死,在西南地區擁有廣泛的影響力和龐大的兵力。然而,長久以來,他與其他抗清義軍聯係甚少,始終處於各自為戰的狀態。
我深知此次任務艱巨,帶著數名精銳親衛,踏上了前往成都的征程。一路上,山川險阻,道路崎嶇,烈日高懸時,酷熱難耐,汗水濕透了衣衫;夜幕降臨時,寒風瑟瑟,又讓人手腳冰涼。但心中那份堅定的信念,如同一盞明燈,支撐著我一刻也未曾停歇。終於,在曆經多日的艱苦跋涉後,我們抵達了成都城下。
城門口,戒備森嚴,守城士兵如臨大敵般將我們攔下。我不慌不忙,上前表明身份與來意。士兵們聽聞是民義軍的首領求見,不敢怠慢,急忙派人通報。
不多時,我們被帶到了張獻忠的營帳。營帳內,燭火搖曳,張獻忠身材魁梧,滿臉的絡腮胡彰顯著他的粗獷與豪邁,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中透著犀利與審視,上下打量著我,仿佛要將我看穿。
“你就是那民義軍的首領?”張獻忠開口了,聲音低沉而洪亮,帶著幾分質疑與好奇,“聽聞你在湖廣等地搞得風生水起,怎麼,跑到我這四川來,所為何事?”
我挺直了腰桿,目光堅定地看著他,說道:“張將軍,如今滿清肆虐,百姓深陷水火之中,山河破碎,生靈塗炭。我中華兒女,理當團結一心,共禦外敵。此次前來,正是為了與將軍商討聯合抗清之事,還我漢人河山,救百姓於倒懸。”
張獻忠冷笑一聲,眼中閃過一絲不屑:“聯合抗清?說得輕巧!你憑什麼讓我相信你有這個實力?又憑什麼讓我將麾下弟兄們的性命交到你手上?”
我知道,想要說服張獻忠並非易事,他生性多疑,又自恃實力強大。但我早有準備,不緊不慢地說道:“張將軍,我民義軍一路走來,曆經無數艱難險阻,從最初的星星之火,發展到如今控製湖北全境、江西約三分之二以及湖南近七成區域,靠的就是團結一心、英勇無畏的精神。我們與清軍多次交鋒,積累了豐富的作戰經驗,更重要的是,我們代表著廣大百姓的心聲,得到了民眾的衷心擁護。百姓是我們最堅實的後盾,他們為我們提供糧草、情報,甚至投身戰場,與我們並肩作戰。”
張獻忠聽了,微微皺眉,顯然我的話雖有一定觸動,但還不足以讓他下定決心。他沉思片刻,突然說道:“哼,空口無憑。若你真有本事,那就證明給我看。我這有三道難題,你若能一一破解,我便考慮與你合作。”
我心中一緊,但臉上卻不動聲色,點頭道:“願聞其詳。”
張獻忠狡黠一笑,說道:“第一道題,我這營帳外有一片密林,林中樹木繁多,你需在不砍伐樹木的前提下,讓這片密林為我所用,為我軍提供隱蔽與資源。”
我略作思考,說道:“張將軍,我們可以在林中搭建了望塔,利用樹木的高度優勢,觀察周邊動靜,提前預警敵軍來襲。同時,在樹木之間設置陷阱,既能防禦敵人,又能捕獲獵物,為軍隊提供食物。此外,還可以利用藤蔓等植物,搭建簡易的繩索通道,方便軍隊在林中快速穿梭。這樣,這片密林就能成為我們天然的防禦工事和資源寶庫。”
張獻忠聽了,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意外,但很快又恢複了那副冷峻的神情:“第一道題算你勉強過關。第二道題,我軍中近日士氣有些低落,你有何辦法能在短時間內提振士氣?”
我目光炯炯,說道:“張將軍,士氣低落,根源在於士兵們看不到希望與目標。我們可以召開一場誓師大會,向士兵們講述我們抗清的偉大意義,展示我們的實力與決心。同時,對表現英勇的士兵進行表彰,給予他們物質與精神上的獎勵。此外,還可以組織一些小規模的軍事演練,讓士兵們在實戰中提升自信,感受勝利的喜悅。最重要的是,要讓士兵們知道,他們不是獨自在戰鬥,我們民義軍與各地抗清力量都是一家人,我們有著共同的目標,那就是推翻滿清統治,讓百姓過上好日子。當他們明白自己所做的一切是為了國家、為了民族,士氣自然會高漲起來。”
張獻忠聽後,陷入了沉思,臉上的表情變得有些複雜。許久,他抬起頭,說道:“這第二道題,你答得還算有些道理。接下來是第三道題,也是最難的一道題。我有一批珍貴的物資,需要在不被清軍發現的情況下,從成都運往川北,你有何妙計?”
這道題確實棘手,我在心中暗自思索。片刻後,我說道:“張將軍,我們可以偽裝成普通的商隊,將物資藏在普通的貨物之中。同時,安排一部分士兵扮作商人,一部分扮作護衛,沿著偏僻的小路前行。為了確保萬無一失,我們還可以提前派出偵察兵,摸清清軍的巡邏路線和據點分布,避開他們的耳目。另外,在沿途設置一些聯絡點,以便及時傳遞消息,應對突發情況。如果遇到清軍盤查,就讓扮作商人的士兵巧妙應對,用提前準備好的假文書和說辭蒙混過關。”
張獻忠聽了我的迴答,沉默了良久。營帳內的氣氛緊張得仿佛能擰出水來,所有人都屏住唿吸,等待著他的決定。終於,張獻忠哈哈大笑起來:“好!好!好!你果然有兩下子。這三道題,你都答得漂亮。看來,你這民義軍的首領,並非浪得虛名。”
我心中一喜,但仍保持著沉穩,說道:“張將軍過獎了。如今滿清勢力強大,我們隻有團結起來,才能有更大的勝算。我相信,隻要我們攜手共進,定能將滿清趕出中原,恢複我漢人天下。”
張獻忠看著我,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欣賞與認同,但很快又變得嚴肅起來:“不過,想要我加入你們,我還有幾個疑慮。首先,我擔心加入你們之後,我的弟兄們會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失去原有的自主權。其次,我對你們的訓練方式和政治思想改造並不了解,我不想讓我的弟兄們變得不像自己。”
我認真地聽著他的疑慮,誠懇地說道:“張將軍,您放心。我們民義軍是一個大家庭,所有的弟兄都是平等的。加入我們之後,您的弟兄們不僅不會受到不公平待遇,還會得到更好的發展機會。在訓練方麵,我們會根據您弟兄們的特點,製定個性化的訓練方案,提升他們的戰鬥力。同時,我們的政治思想改造,並非是要改變他們的本質,而是要讓他們明白我們抗清的意義和使命,激發他們內心的愛國情懷和責任感。我們會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講述曆史上的英雄事跡,講述滿清的殘暴行徑,讓他們明白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守護家園、守護親人。我們的目標是讓每一位弟兄都成為有理想、有擔當、有戰鬥力的戰士,為了國家和民族的未來而戰。”
張獻忠聽了我的解釋,陷入了沉思。這時,他的一位謀士走上前,在他耳邊低語了幾句。張獻忠微微點頭,然後說道:“這樣吧,我先派一部分弟兄加入你們,看看你們的實際情況。如果真如你所說,我再考慮讓全軍加入。”
我心中明白,這已經是張獻忠做出的最大讓步了。我欣然答應道:“好,張將軍。我相信,您的弟兄們加入我們之後,一定會感受到我們的誠意和實力。”
就這樣,張獻忠挑選了五千名精銳士兵,交由我帶迴。我將這五千名士兵編入了民義軍的第五軍,任命張獻忠的心腹將領李定國為第五軍副軍長,協助軍長進行管理和訓練。
迴到黃石後,我親自安排這五千名士兵的訓練和政治思想改造工作。在訓練場上,我與士兵們一同訓練,向他們展示我們先進的戰術和訓練方法。同時,我還安排了經驗豐富的教官,對他們進行一對一的指導,幫助他們盡快適應新的訓練方式。
在政治思想改造方麵,我組織了一係列的講座和培訓,向士兵們講述滿清的殘暴統治,以及我們抗清的偉大意義。我還邀請了一些在控製區受益的百姓,來到軍營,向士兵們講述他們的親身經曆,讓士兵們深刻體會到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百姓的幸福。
起初,這五千名士兵對新的訓練方式和政治思想改造有些抵觸。他們小聲議論著,覺得這些新東西太麻煩,不如自己以前的方式簡單直接。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逐漸發現,這些訓練方法確實能夠提升他們的戰鬥力,而政治思想改造也讓他們對自己的使命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他們開始積極主動地參與訓練和學習,與其他民義軍士兵之間的關係也越來越融洽。
幾個月後,張獻忠派來了使者,前來視察這五千名士兵的情況。使者看到士兵們在訓練場上生龍活虎,精神麵貌煥然一新,心中大為震驚。迴到成都後,使者將所見所聞詳細地匯報給了張獻忠。
張獻忠聽了使者的匯報,心中的疑慮徹底消除。他決定,將麾下的全部十萬大軍都加入民義軍。按照現代化的軍事編製建製,這十萬大軍被整編成兩個軍,張獻忠被任命為民義軍陸軍第二軍軍長,並負責西南地區的軍事指揮工作。
張獻忠的加入,在抗清義軍中引起了巨大的反響。消息如同一股強勁的東風,迅速傳遍了大江南北。其他大大小小的義軍得知此事後,紛紛開始重新審視民義軍。他們看到張獻忠的大西軍在加入民義軍後,不僅保留了自身特色,還在訓練和思想上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實力愈發強大。
一時間,各地義軍紛紛派出代表前來接洽。來自陝西的一支義軍首領王猛,帶著自己的核心幕僚,長途跋涉來到黃石。他緊緊握著我的手,激動地說:“早就聽聞民義軍的大名,如今看到張獻忠將軍的部隊加入後如此煥然一新,我們也渴望能成為其中一員,一起為抗清大業出一份力!” 還有來自廣東山區的一支小規模義軍,雖然人數不多,但作戰十分靈活。他們的首領李虎表示:“我們力量微薄,但也一直在堅持抗清。現在有了民義軍這個主心骨,我們願意聽從調遣,跟著大家一起把滿清趕出中原!”
隨著這些義軍的陸續加入,民義軍的規模迅速壯大。我們根據各支義軍的特點和優勢,將他們合理地編入不同的部隊。同時,為了讓新加入的義軍能夠快速融入,我們安排了經驗豐富的老兵與他們結成對子,傳授作戰經驗和訓練技巧。在政治思想教育方麵,我們也加大了投入,讓每一位新成員都深刻理解抗清的意義和使命。
在這個過程中,民義軍內部的文化交流也變得豐富多彩。不同地區的義軍帶來了各自獨特的風俗和傳統,大家相互學習,相互融合,形成了一種更加包容、團結的氛圍。這種團結一心的力量,讓民義軍成為了一股不可阻擋的洪流。
隨著張獻忠勢力的加入以及眾多其他義軍的匯聚,民義軍的抗清事業迎來了新的高潮。我們與各地的抗清力量緊密合作,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合力,向著滿清統治發起了更加猛烈的衝擊。在這場波瀾壯闊的抗清鬥爭中,民義軍將繼續書寫屬於自己的傳奇,為實現國家的獨立和民族的複興而不懈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