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葷素不忌的宋江
“你等要投芒碭山落草?”宋江一臉懵的看著眼前三位好漢。
這三人一個個長得都是威武雄壯,身高八尺左右,隻是麵容古怪,不似漢人。
“俺等兄弟在興仁府曾頭市,之前見宋頭領麾下多是快意好漢,俺兄弟特來相投!”為首的七尺漢子,麵色微紅,年方三十出頭,“俺曾塗自幼時隨父居於極北苦寒之地,靠狩獵采集為生,精通馬術,慣使一桿鋼槍!”
身長八尺,黑臉長須的漢子直接嗡聲抱拳道:“俺乃曾密!俺武藝雖不如大哥三弟,但俺力大無窮,能使一柄重五十餘斤的雁翎刀。”
“某家曾索,見過宋頭領!”曾索一副紫紅麵皮,身長不滿七尺,年方二十左右。雖身材矮小,但手中一柄三股托天叉,在馬上使得也是精熟。
三人先是展示過武藝之後,曾塗又道:“俺在興仁府時,便聽哥哥仗義疏財,義氣無比的名號,實在是如雷貫耳,今日歸在哥哥帳下,還望莫要嫌棄!”
“曾氏兄弟來投,咱自是歡喜,”宋江見三人演練武藝,笑的合不攏嘴,直接拉住大哥曾塗之手,“賢昆仲且在芒碭山上坐一把交椅!”
鐵扇子宋清在一邊看在眼中,眉頭一皺,突然問道:“我之前也聽聞曾頭市五虎之名,你三兄弟上山,那老父親和兩位幼弟如何安置?”
“老父親還有家中生意操持,四弟在別處讀書,小弟在父親膝下盡孝!”
“日後你等事發,豈非連累家人?”宋清笑道,“何不一道請上山來,逍遙快活?”
“家父……”
曾塗還要再說,結果曾密一步跨出,指著宋清便道:“你這書生,看著斯文,如何心腸如此歹毒,俺兄弟三人上山,為的是公明哥哥,家父不願趟這渾水,咋地!你還要生拉硬拽不成?來來來,且和俺走上幾個迴合,看俺手中五十斤雁翎刀答不答應你!”
宋江見狀,連忙上前拉住曾密的手臂,勸說道:“賢弟莫要衝動,宋清兄弟也是一番好意,並無他意。”
他轉頭看向宋清,微微搖頭示意他不要再繼續追問此事。
宋清也明白此時不宜再爭辯,便微微拱手,說道:“是小弟考慮不周,還望曾氏兄弟莫要怪罪。”
曾塗也趕忙上前拉住曾密,說道:“二弟不可無禮,宋清兄弟也是關心咱們家人。”
曾密聽了兄長的話,心中的怒火稍稍平息,但仍氣鼓鼓地瞪了宋清一眼,將手中的雁翎刀插迴刀鞘。
“好了好了,此事就到此為止。曾氏兄弟既已上山,以後大家便是一家人,切不可傷了和氣。”宋江笑著說道,試圖緩和緊張的氣氛。
宋江房內,燭火搖曳,映照出一片昏黃的光影。
宋清手中折扇輕搖,眉頭微蹙,他的眼睛左右看著,見無異狀,才一臉嚴肅地低聲說道:“哥哥,這三人實在可疑!”
“如今整個芒碭山,誰人不可疑?”宋江無奈地苦笑著,臉上寫滿了疲憊與滄桑,“兄弟,你哥哥我的腦袋價值十萬貫,官升三級,如今哥哥連睡覺,都要睜著一隻眼睛!”
宋江微微歎了口氣,聲音中滿是無奈與感慨。
身為芒碭山的首領,他深知自己所處的境地,樹大招風,不得不時刻保持警惕。
“那為何哥哥還收留他們三人!”宋清不解地問道,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急切,他不明白宋江為何要留下這三個來曆不明的人。
“曾頭市在興仁府,哥哥當年做押司時也是知道,可謂是兵強馬壯!”宋江微微皺眉,眼神中透露出思索的神情,“其能讓兄弟三人來投咱芒碭山,所求定然不是什麼兄弟義氣!應是為了之後招安為官!他們曾家,可是異族出身,在大宋做個番兵都沒人要!”
宋清聽了宋江的話,微微點頭,心中也開始明白哥哥的用意。
“哥哥是想利用他們,為咱們兄弟手中刀?”
“不錯,他們既然有招安為官的想法,那我們便可以借此機會,與朝廷談判。”宋江眼神堅定,說道,“而且,曾頭市勢力不小,且做的是販馬生意,若能將他們拉攏過來,對咱們兄弟也有好處。”
“可是,哥哥,他們畢竟是異族,萬一……”宋清還是有些擔心,欲言又止,“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我明白你的擔心,兄弟。”宋江拍了拍宋清的肩膀,安慰道,“但咱們也不能因噎廢食。若是他們真心投靠我們,那自然是再好不過;若是他們有二心,哥哥也有應對之策。”
宋清聽了宋江的話,心中的擔憂稍微減輕了一些,他點了點頭,說道:“哥哥心裏有成算就好!”
“好,你先去休息吧,此事我會密切關注的。”宋江說道,臉上露出一絲疲憊。
宋清微微拱手,說道:“哥哥也早些休息,莫要太過勞累。”
說罷,宋清便轉身離開了房間。
宋江望著宋清漸行漸遠的背影,不禁暗自歎了口氣。
剛才那番說辭,實則是為了安撫自家兄弟那顆懸著的心罷了。
在宋江心底,招安之事看似近在眼前,實則遙不可及。
即便真的實現了招安,往後自己又該如何活下來,這無疑是一個棘手的難題。
那高俅依舊穩坐太尉之位,每每午夜夢迴,宋江從噩夢中驚醒,皆是一身冷汗淋漓,高俅那陰鷙的麵容仿佛就在眼前。
此刻的宋江,內心十分矛盾,既急切地渴求著招安,渴望能借此擺脫草寇的身份,步入仕途,可又深深懼怕著招安,擔憂招安之後,自己的生死操於他人之手。
正是出於這種複雜的心態,他幾乎是不顧一切地想盡辦法充實芒碭山的自身實力。
莫說是心懷叵測的曾家三兄弟,哪怕是那些覬覦他的人頭、企圖領賞的江湖豪客,他都來者不拒。
在宋江看來,隻要芒碭山的勢力足夠龐大,體量足夠驚人,鬧出的動靜足夠轟動,朝廷自然會注意到他們。
而一旦朝廷關注到了,招安封官之事便順理成章了。
隻要得了官職,自己便能在一定程度上比現在安穩,不用再整日提心吊膽,擔心朝廷的懸賞。
正當宋江思緒萬千之時。
“公明哥哥,”丁得孫在門外輕聲敲門,壓低聲音說道,“公明哥哥,最近有一趟花石綱要來!咱們,下不下手?”
“花石綱?”房內宋江聽聞此言,一個翻滾便從床下迅速滾了出來。他急忙拍淨身上的塵土,匆匆披上衣服,輕手輕腳地走到門邊,倚著門縫,同樣低聲問道:“消息可準?”
“絕對準確!”丁得孫語氣篤定地說道,“押運之人,小人也打聽到了,小人追隨張將軍時,曾在東京汴梁聽聞過那人名號!”
“何人?”宋江隔著門,迫不及待地追問道。
“青麵獸,楊誌!”丁得孫一字一頓地說道,聲音不大,但卻格外清晰。